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3)
2023(4506)
2022(3776)
2021(3174)
2019(5919)
2018(5823)
2017(11194)
2016(5873)
2015(6726)
2014(6943)
2013(7162)
2012(7060)
2011(6735)
2010(7234)
2009(7059)
2008(6811)
2007(6421)
2006(6154)
2005(5874)
2004(5479)
作者
(19007)
(15930)
(15674)
(15304)
(10395)
(7426)
(7178)
(6115)
(5989)
(5830)
(5772)
(5431)
(5308)
(5223)
(5051)
(4879)
(4631)
(4597)
(4471)
(4362)
(4148)
(3877)
(3855)
(3805)
(3775)
(3679)
(3452)
(3265)
(3193)
(3126)
学科
(54385)
经济(54354)
管理(18218)
地方(15319)
方法(14034)
(12786)
地方经济(11926)
数学(11923)
数学方法(11820)
(10706)
企业(10706)
中国(10311)
(9741)
业经(8957)
(7142)
(7000)
(6993)
经济学(6743)
(6462)
金融(6461)
(6071)
环境(5985)
理论(5764)
(5687)
银行(5685)
(5578)
(5491)
(5406)
产业(5378)
(4892)
机构
大学(105346)
学院(103545)
(54828)
经济(53846)
研究(39365)
管理(33991)
中国(30103)
理学(27608)
理学院(27248)
管理学(26813)
管理学院(26602)
(24913)
(21927)
科学(20861)
(20234)
财经(19277)
经济学(18911)
研究所(17725)
(17201)
(17016)
经济学院(16518)
中心(16417)
(15565)
师范(15488)
北京(14387)
财经大学(13823)
(13325)
(13233)
师范大学(12380)
社会(12164)
基金
项目(55132)
科学(43262)
研究(42768)
基金(39926)
(33497)
国家(33230)
社会(29928)
社会科(28430)
社会科学(28420)
科学基金(27998)
(20626)
基金项目(19976)
教育(19028)
资助(16864)
(16730)
编号(16136)
成果(14729)
自然(14635)
自然科(14239)
自然科学(14236)
自然科学基金(13961)
(13443)
国家社会(13006)
(12926)
经济(12818)
(12600)
重点(12562)
课题(12122)
发展(11705)
(11551)
期刊
(73878)
经济(73878)
研究(41064)
中国(20632)
(20258)
管理(15070)
学报(14111)
科学(12700)
经济研究(12590)
财经(12370)
(11570)
金融(11570)
大学(11239)
(10973)
(10865)
学学(10483)
教育(9912)
技术(9637)
问题(9500)
业经(8587)
技术经济(7498)
(7341)
农业(6829)
世界(6578)
国际(6505)
统计(6495)
经济问题(6022)
改革(5545)
(5545)
(5487)
共检索到17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中文  
市场缺陷范围决定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市场缺陷的实质是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表现 :市场配置在微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有序竞争 ,在中观经济领域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 ,不能实现地区、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就是政府弥补上述市场缺陷的全部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论价格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兼述价格立法建议《价格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课题组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社会属性我国正在起草《价格法》。价格法调整的对象是价格关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什么是价格.价格的社会属性是什么,经济理论界却未作深入地研究。不解决这个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宏观经济所要管的是关系全局、影响“大循环”的几个主要指标。 (一)影响全局的价值指标,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在全民所有制中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国家每年集资多少,企业用于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留多少,职工个人按照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原则分多少,外汇的基本平衡等。 (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使用价值指标,如基本能源的生产和分配,基本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其他特殊紧缺的物资(包括进口商品中的大宗货物)。 (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资源的使用要控制,如重要矿产、大的水利资源、土地的征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乃新  杨耀荣  
现有主要经济法理论,是从主体维度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考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产生的现代性,要求从时间维度的“传统现代部门法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界定其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的。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经济法就可以真正从调整对象上与传统部门法区别开来,进而彰显经济法蕴含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屈振辉  
调整对象是经济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它理应与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理应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重要路径。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经济法学在以法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法时,却多是从西方经济学出发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路径。本文在研究中国经济法学界对该问题以往各种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关系应当是特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而且对经济法的这种界定能很好地将整个经济法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容在内。笔者也相信这种研究能对中国经济法学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大洪  
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最具经济性的经济法无疑更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对经济法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文龙  
法律调整方法是法律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调整方法是由经济协调方法、经济强制方法和经济激励方法三者并合构成的动态系统。我们必须借助经济基本法对三者进行最优配置,才能实现最佳整合功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辉  
国家经济调节权是随着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产生而产生、区别于行政权的一种国家权力形态。该权力的行使应遵守调节法定、调节民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从国际经济调节原则,其具体的行使方式将随着市场缺陷具体类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社会民众经济权力对该权力的制约是一种根本性的制约,要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维护社会民众的基本经济权利和建立相应的社会民众参与机制、监督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曾军平  
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应局限在市场机制存在不公平性(公平由可逆性检验有效来定义)的领域(即市场失灵领域)。而市场失灵只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税收对于经济的调节应以公平的可提升性为前提。由于税收只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之一,真正需要政府利用税收来干预的市场失灵,应该是税收调节具有相对优势的方面。鉴于市场失灵的根源在于市场在解决利益冲突的局限,税收对经济的调节需要针对市场失灵所对应的利益冲突而加以展开。至于解决矛盾的税收政策的具体确定,由于税收等调节政策是基于市场不公而得以提出的,解决矛盾冲突的税收政策应该是公平的,是在"无知的面纱"背后所选择的政策类型。由于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守印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活动范围的科学界定无论对财政、经济、政治体制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既不能按照所谓"小政府"论办事,也不能不顾经济承受能力按照某种事实上的"大政府"论办事,而应当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工规律,将公共经济活动范围界定于八个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要既明确质的规定性,把握好量的界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衣仁翠  
文章认为,国家调节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因为国家调节科学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职能,主张国家以引导和促进方式来管理国民经济。国家调节是经济法核心范畴构成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有利于把经济法和民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区分开来,也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建构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范畴体系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衣仁翠  
文章认为,国家调节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因为国家调节科学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职能,主张国家以引导和促进方式来管理国民经济。国家调节是经济法核心范畴构成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有利于把经济法和民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区分开来,也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建构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范畴体系的基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子健  
经济法上的技术性规范,是一种将假定条件与行为模式中涉及的技术性事项加以数据化,以确保经济法律、法规顺利运行的独立规范类型,具体包括标准、准则、指南与规划4类。在立法层面,特定的技术性规范产生调制效果,辅助单行经济法律、法规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的依据;在执法层面,为执法主体参照做出决定;在司法层面,为法院参照以补充发挥调制职能。经济法中的技术性规范属于经济法渊源,效力应等同于规章。独立的技术性规范与单行经济法律、法规形成了二元规范结构,其构建应遵循法定、公平与效率3项基本原则。针对现阶段经济法中技术性规范存在的法治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技术性规范的经济法律、法规依据,制定主体与制定程序,推动经济技术性规范向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的转化,从而确保技术性规范在经济法治环境下的有效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