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0)
2023(9672)
2022(8020)
2021(7379)
2020(6305)
2019(14201)
2018(14324)
2017(27350)
2016(14717)
2015(16871)
2014(16802)
2013(16757)
2012(15632)
2011(14452)
2010(15267)
2009(14235)
2008(14051)
2007(13140)
2006(11960)
2005(10755)
作者
(45621)
(38420)
(37975)
(36361)
(24466)
(18179)
(17186)
(14667)
(14629)
(13827)
(13627)
(12986)
(12738)
(12400)
(12014)
(11838)
(11211)
(11182)
(11076)
(10665)
(9938)
(9467)
(9425)
(9079)
(8772)
(8736)
(8506)
(7972)
(7738)
(7560)
学科
(85854)
经济(85700)
管理(40161)
(34471)
方法(33386)
(29909)
企业(29909)
数学(27643)
数学方法(27033)
地方(19065)
(18818)
中国(18420)
业经(17464)
(16725)
理论(14829)
(13401)
地方经济(13082)
(12933)
(11988)
农业(10896)
环境(10062)
(10021)
金融(10018)
(9793)
贸易(9785)
(9434)
银行(9406)
(9345)
(9316)
经济学(9091)
机构
大学(230744)
学院(228646)
(97523)
经济(95480)
管理(82266)
研究(81928)
理学(69926)
理学院(69014)
管理学(67287)
管理学院(66869)
中国(60733)
科学(50870)
(48944)
(44466)
(42786)
研究所(38812)
(35998)
(35877)
中心(35604)
财经(35181)
(32612)
师范(32338)
业大(31749)
(31633)
北京(31184)
经济学(30882)
(28748)
(28215)
农业(27945)
经济学院(27235)
基金
项目(144679)
科学(113652)
基金(104948)
研究(103530)
(92463)
国家(91759)
科学基金(77467)
社会(67895)
社会科(63305)
社会科学(63275)
(55923)
基金项目(54220)
自然(49654)
自然科(48516)
自然科学(48498)
教育(48468)
(47917)
自然科学基金(47596)
资助(44073)
编号(40955)
成果(34749)
重点(33693)
(31856)
(31536)
课题(29532)
(28800)
国家社会(27803)
科研(27501)
教育部(27251)
创新(27047)
期刊
(118531)
经济(118531)
研究(72597)
中国(45316)
学报(38010)
科学(35349)
(34424)
(33241)
管理(32530)
大学(28976)
学学(27345)
教育(26200)
农业(22284)
技术(21366)
财经(19407)
经济研究(19360)
(18701)
金融(18701)
(16827)
业经(16168)
问题(14912)
统计(14265)
技术经济(13222)
(12370)
(11640)
(11639)
决策(11442)
(10869)
世界(10764)
图书(10453)
共检索到35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强  
社会治理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实施,社会实施是客观存在并且发挥效用的一种法律实施方式,它是经济法实施的一种,是指社会团体或个人联合为了实现经济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措施。经济法社会实施的产生主要源于社会结构变迁所带来的法律制度创新,它具有现代法的法律实施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性、社会性以及自治性三个方面,并已形成以维护社会利益为目的的社会合作的基本模式,包含了行业自治、公益诉讼和集体行动三种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鹏程  刘璨  
经济法责任在形式上表现为由若干法律责任元素遵循行政责任在先、民事责任居中、刑事责任在后,市场主体责任在先、主管机关责任在后这一基本规律形成的链条,体现着经济法先规制市场失灵,再控制政府失灵这一事实逻辑和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轨迹。经济法责任链有长有短,链条中所包括的责任元素有多有少,这取决于经济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在实质上,经济法责任链是经济违法行为外部性在法律责任上的体现,是社会责任本位对经济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社会整体经济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忻怡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社会本位思想是经济法产生的基础,体现于经济法的本质性原则,决定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法从始至终体现着社会本位思想,并且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少芳  
高职经济法课程为财经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可引入情景化教学模式这一进步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组织实施、教学空间布置、教学素材准备、教师能力认定和学生成绩考评六个方面,对高职经济法课程进行系统重构,力图通过克服传统课程弊端促进专业学生经济法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大洪  
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最具经济性的经济法无疑更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对经济法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永平  何宏华  
项目化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大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由于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致使有的教师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分析项目化教学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策略和要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凯  俞佳  
经济法主体法律制度中有关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的规定、有关企业的规定影响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质量法等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具有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和优惠刺激等方面的作用。但目前这三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完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秋  
文章在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核心内容的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创立—具体程序的操作—学习成果的交流与评价"步骤及案例,展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的应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浩斌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来源于"刺激-回应"的历史实践。具体而言,基于中国传统的价值理性的自觉乡土想象与基于西方工具理性的自为物化幻影之间的矛盾关联和价值张力,构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一基本问题决定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多重模式化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瑶  范锐敏  
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法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经济法有助于社会主体的权责平衡;经济法创建市场和国家诚信、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静  王凌  
全纳教育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 ,也是 2 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全纳教育的实施模式、策略、实践特征分别进行简述 ,以期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会军  陈学东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客户资源的特征 1、分布空间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实现“地球村”的愿望越来越现实。对于企业和客户,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发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交通运输业和电讯业的发展已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客户的购买行为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企业产品的对象越来越全球化,客户的分布也自然全球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季萍  
随着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人类对理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马克思.韦伯首先将理性分为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并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认识重心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代经济法肩负着促进市场发展、克服政府失灵、克服市场失灵的重担,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公众对法治的呼唤尤为强烈,这种对秩序的呼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形式理性的呼唤。因而在这种形势下给我国现代经济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形式理性为核心并与实质理性形成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中国经济模式取得伟大成就,也引起巨大争议,近期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论断甚为流行,成为美方启动贸易争端的说辞之一。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政府干预、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低效、浪费甚至腐败,是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侵蚀,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伤害,从技术上和伦理上都是不可取的。在中国,政府干预无处不在,国有企业占据大多数基础行业的领导地位和主要市场份额,国有资本规模庞大,但中国经济却实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持续高速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