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5)
2023(9695)
2022(8252)
2021(7534)
2020(6215)
2019(13839)
2018(13564)
2017(26462)
2016(13793)
2015(15331)
2014(15330)
2013(15285)
2012(14247)
2011(13000)
2010(13054)
2009(12214)
2008(11878)
2007(10653)
2006(9499)
2005(8669)
作者
(39738)
(33338)
(33305)
(31649)
(21417)
(16011)
(15100)
(12779)
(12625)
(11975)
(11600)
(11203)
(10993)
(10454)
(10378)
(10065)
(9698)
(9645)
(9601)
(9429)
(8475)
(8008)
(7947)
(7850)
(7564)
(7459)
(7260)
(6951)
(6671)
(6540)
学科
(77482)
经济(77409)
管理(41477)
(36746)
(30040)
企业(30040)
方法(24921)
数学(21178)
数学方法(20961)
地方(20009)
中国(16807)
(16347)
(15372)
业经(15229)
(15103)
地方经济(13093)
(12421)
农业(10978)
(10667)
金融(10664)
理论(10327)
(10125)
银行(10117)
(10076)
贸易(10070)
环境(9751)
(9728)
(9697)
(9641)
(9452)
机构
大学(206704)
学院(206648)
(92742)
经济(90984)
管理(74393)
研究(71418)
理学(63363)
理学院(62565)
管理学(61550)
管理学院(61141)
中国(53898)
(43547)
(42601)
科学(41619)
(35460)
财经(34646)
中心(32078)
研究所(31785)
(31519)
(31219)
经济学(30272)
(29687)
(28893)
师范(28695)
经济学院(26938)
业大(26554)
北京(26523)
(25491)
财经大学(25476)
(25359)
基金
项目(131117)
科学(103890)
研究(97808)
基金(96097)
(83036)
国家(82167)
科学基金(70729)
社会(65221)
社会科(61816)
社会科学(61797)
基金项目(50741)
(50619)
教育(43922)
自然(43304)
自然科(42251)
自然科学(42241)
(42081)
自然科学基金(41485)
编号(38272)
资助(38259)
成果(31786)
重点(29383)
(29329)
(29055)
国家社会(27708)
(26933)
课题(26768)
(26354)
教育部(25485)
人文(25244)
期刊
(112748)
经济(112748)
研究(68320)
中国(38271)
(35372)
学报(31037)
管理(28802)
科学(28348)
(27448)
大学(23972)
学学(22595)
(19918)
金融(19918)
教育(19758)
财经(19244)
经济研究(18949)
农业(18232)
技术(16977)
(16838)
业经(16546)
问题(14783)
技术经济(11362)
(11314)
商业(9762)
世界(9721)
(9659)
现代(9527)
国际(9448)
(9423)
统计(9303)
共检索到31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蓉  石柏林  
完善经济法诉讼制度对实现经济法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经济审判庭的撤销和传统诉讼制度的不足,使经济法可诉性在司法实践上陷入了盲区。经济法法律规范中亦存在大量经济法不可诉性的情形。基于此,为完善经济法的可诉性,在程序上建立经济特别程序,实体上明确规定经济诉权,建立经济法责任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强胜  
尽管学界对经济法众说纷纭,但普遍承认经济法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认为:政策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政策对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实施等方面都有决定意义。同时认为,经济法也是法,其政策性是与整个法秩序一致的,否则经济法就失去了法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红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旨在促进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经济基本法。本文以经济法干预方式为进路对该法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建议从合理界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放宽成员资格限制、健全民主表决机制、具体细化扶持措施、完善相关立法等角度完善该法,以期真正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实现立法初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大洪  
现代社会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和融合的态势,导致本世纪法经济学的兴起。它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在内的经济理论方法和价值观研究分析评判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给人以全新的启迪,对最具经济性的经济法无疑更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对经济法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经济法的目的是关系到经济法正当性以及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法产生之初的经济法目的目的,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法目的的意义和发现经济法目的的方法,最后提出我国经济法的目的及其顺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伯琦  
WTO规则 ,对中国的经济法是一个严峻挑战。按照WTO规则和我国的承诺 ,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清理、修改、制定、完善我国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经济法体系 ,同时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保障措施 ,保护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匡美龄  
经济法自身具有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职能表明其天然具有利益分配的功能,而经济法所遵循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社会本位的原则也要求其必须进行利益分配。在我国目前已有的再分配机制中仍存在着诸如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以及财税法中的诸多问题。从宏观上建立起综合再分配机制,从微观上可以采取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方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方法调节收入再分配;从税法角度可以增加税率累进幅度,减少不合理税种,调节税收种类以及扩大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等措施使收入分配处于一个较为均衡的水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霍中文  
市场缺陷范围决定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市场缺陷的实质是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表现 :市场配置在微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有序竞争 ,在中观经济领域不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 ,不能实现地区、部门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领域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就是政府弥补上述市场缺陷的全部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秋林  薛江武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要确认和规范国家对于特定社会关系的干预,关键是看这类社会关系是否"需要"国家干预。本文从经济法产生的物质条件和法律的思想准备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经济法具有再分配功能的论断,同时,把经济法的这种再分配功能与其他部门法作了比较研究,确定了经济法具体再分配的范围,这一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振生  
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协调经济之法”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法不仅是“干预经济、协调经济之法” ,而且重要的是“干预政府之法”。政府要成功地干预好经济 ,必须首先受到法律的干预 ,即依法界定政府的权力和职责 ;明确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方式。所以 ,“适当干预政府”是经济法的核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连专  
经济法是国家规范经济主体与政府组织行为的制度与规则。本文以经济法的内在精神为切入点,对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法哲学基础进行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忻怡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社会本位思想是经济法产生的基础,体现于经济法的本质性原则,决定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法从始至终体现着社会本位思想,并且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是划分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边界的主要标准之一。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管理关系,国际经济交易关系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有调整前者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受到国际法约束的国际经济管理法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