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6)
- 2023(3748)
- 2022(3110)
- 2021(2557)
- 2019(4617)
- 2018(4546)
- 2017(8756)
- 2016(4531)
- 2015(5179)
- 2014(5319)
- 2013(5478)
- 2012(5509)
- 2011(5450)
- 2010(5817)
- 2009(5746)
- 2008(5445)
- 2007(5252)
- 2006(5113)
- 2005(4867)
- 2004(4535)
- 学科
- 济(49237)
- 经济(49213)
- 地方(14308)
- 管理(13805)
- 方法(11730)
- 地方经济(11531)
- 数学(9929)
- 数学方法(9896)
- 业(9436)
- 中国(8750)
- 学(8613)
- 业经(7800)
- 企(7738)
- 企业(7738)
- 经济学(6374)
- 农(5637)
- 制(5433)
- 环境(5420)
- 融(5391)
- 金融(5390)
- 体(5044)
- 和(4967)
- 发(4928)
- 理论(4846)
- 财(4841)
- 产业(4662)
- 银(4380)
- 银行(4380)
- 行(4290)
- 资源(4264)
- 机构
- 大学(86400)
- 学院(84971)
- 济(48144)
- 经济(47378)
- 研究(33218)
- 管理(27605)
- 中国(24548)
- 理学(22519)
- 理学院(22224)
- 管理学(21976)
- 管理学院(21796)
- 财(20718)
- 京(17624)
- 科学(17104)
- 所(16983)
- 经济学(16974)
- 财经(16337)
- 研究所(14975)
- 经济学院(14800)
- 经(14567)
- 江(13588)
- 中心(13374)
- 范(12321)
- 师范(12290)
- 财经大学(11697)
- 北京(11590)
- 院(10955)
- 州(10771)
- 社会(10733)
- 科学院(10325)
- 基金
- 项目(44370)
- 科学(35093)
- 研究(34600)
- 基金(32473)
- 家(27068)
- 国家(26838)
- 社会(24988)
- 社会科(23743)
- 社会科学(23735)
- 科学基金(22693)
- 省(16468)
- 基金项目(16123)
- 教育(15075)
- 资助(13542)
- 划(13265)
- 编号(12781)
- 济(11820)
- 经济(11721)
- 成果(11719)
- 自然(11432)
- 发(11262)
- 自然科(11114)
- 自然科学(11112)
- 国家社会(10976)
- 自然科学基金(10905)
- 重点(10159)
- 部(10139)
- 发展(9984)
- 展(9850)
- 课题(9680)
共检索到145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保明 袁明哲
文章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权利的交换活动十分普遍,而经济权利的交换是经济资源最优配置的必然要来。但经济资源的最优利用对经济权利的交换必具的要求:一是其交换比例应由资产权利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二是必须依据契约或法律来实现;三是必须保证资产权利供给者有效地行使监控权;四是交换中应具有激励机制。由此种种,作者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真正出路是政府退出经济权利交换过程,把国有资产的权利还给全民,让每个公民直接与企业进行经济权利的交换,直接对企业行使资产权利供给者的权利。只有如此才能使经济权利的交换按市场规律进行,经济资源得以最佳利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考察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从研究经济权利入手,因为经济主体正是凭借其经济权利从事经济活动和索取收益的。经济权利产生于商品经济关系中,是商品所有权规律的表现,具有平等性。经济权利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约束。必须借助一定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相对称,使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权利平等
关键词:
权力,经济权利,权责对称关系,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巫继学
比之改革前,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分配关系的什么变化,从而对于经济权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迄今为止,似乎尚不见有人从总体上、深层地对此作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探幽钩玄。我以为,探索分配关系的嬗变,也许会加强深化改革理论思路的严整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中文
市场经济是推动个人经济权利进步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推动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是因为市场经济与个人经济权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经济的分工与交换、独立的主体利益和自由选择三个特征从不同的方面推动着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小丁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的劳动就业由传统的统配形式转向市场形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拟就市场劳动交换的经济属性问题,从理论上概括地加以分析,提出一些粗浅意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勇 黄志勇
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实施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目前的制度设计未能以法律形式在物权上明确界定经济适用房的权利边界与限制。未来应以立法形式对经济适用房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以及经济适用房在民商事领域中的具体权利边界与限制予以明确定位,给经济适用房购买人一个确定的权利预期。而相关制度的设计应考虑其他法律的规定并做到与其他法律规定相互衔接与协调。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权利边界 定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军民
笔者认为,财产权利的本质是利益,它具有排他性、收益成本性、可转让性三个基本特征,因而,财产权利是一种可以依赖配置原理而得到公正、有效的利用的资源。财产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同样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权利配置分为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静态权利配置决定了权利的基本结构,其效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动态权利配置是实现权利配置目标的手段。
关键词:
权利 财产权利 权利配置 法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敏
经济权利是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工经济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认识偏差及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缺乏组织保障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经济权利常受侵害。农民工经济权利宪政保障必须系统构建,即构建维护农民工经济权利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系统环境。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权利 宪政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德阔
文章从经济人类学的实体主义视角探讨徽商的三种经济交换形式,指出徽商原始资本积累主要靠市场交换获得,一旦富裕后,互惠和再分配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嵌合在封建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不了封建商人的性质。从而说明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分析不应用现在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而应从社会文化内在逻辑去剖析,方能认识其真正的本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京平
经济运行中的权利差异刘京平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中央政府不仅掌握着所有与经济运行有关的经济权利,同时也掌握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各类经济单位在经济运行中的行为只是利用中央调拨的经济资源,完成中央下达的计划指标。如果严格地寻找各类经济单位之间的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乃新
从近现代的大量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法,不同于过去个体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及其附属存在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已存在的私法、公法,经济法是个体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生产(合作生产),以及各自为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转变为争夺利润的竞争性交换的产物。研究经济法权利,必须自我突破传统私权论,以及突破传统公权论和私法公法法域论的束缚,并从中看出经济法与人们不因合作而丧失其所创造的得益、不因竞争而丧失他们创造利益的实现,以及国家只能采取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等方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创造全社会的增量利益而得益等相关,因此,经济法权利是以劳动力权为其基本权利范畴的现代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小红 董玉虎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经济权利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农民经济权利得不到保障,就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农民的经济权利保障。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权利 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焱
民航运输业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型产业,民航运输业的法权基础是航权。一国的航权既是该国主权的有机组成,也是该国民航业的产权基础。国际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依赖于国与国之间的航权交换。航权交换活动使国际航线网络的构建成为可能。该文首先对航权的表现形式和航权经济的产业属性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目前我国在航权交换和航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尽管我国历来重视航权交换与合作,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航权经济发展,但依然存在国际民航运输发展政策系统性和前瞻性不足、航权发展欠缺平衡性、航权相关资源短缺以及枢纽机场建设瓶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就我国加快航权经济发展提出建议,要推进航权交换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有效发挥航权在支持服务国家区域开发开放战略中的作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航空自由化,依托自贸区建设助力航权经济发展,以更好适应我国国际民航运输市场发展需求,早日实现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中国民航梦"。
关键词:
民航运输 航权交换 航权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焱
民航运输业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型产业,民航运输业的法权基础是航权。一国的航权既是该国主权的有机组成,也是该国民航业的产权基础。国际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依赖于国与国之间的航权交换。航权交换活动使国际航线网络的构建成为可能。该文首先对航权的表现形式和航权经济的产业属性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对目前我国在航权交换和航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尽管我国历来重视航权交换与合作,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航权经济发展,但依然存在国际民航运输发展政策系统性和前瞻性不足、航权发展欠缺平衡性、航权相关资源短缺以及枢纽机场建设瓶颈等问题
关键词:
民航运输 航权交换 航权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观兵
农民的贫穷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环节造成的。在交易过程中,农民交易主体地位、交易商品控制能力、交易保障体系等交易权的缺失是造成其贫穷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而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等方法,是提高农民市场交易地位、保障其市场交易权的基本手段,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交换权利 农民 交易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