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7)
- 2023(6008)
- 2022(5022)
- 2021(4477)
- 2020(3725)
- 2019(8413)
- 2018(8283)
- 2017(16144)
- 2016(8710)
- 2015(9966)
- 2014(10082)
- 2013(10159)
- 2012(10126)
- 2011(9311)
- 2010(9859)
- 2009(9716)
- 2008(9585)
- 2007(9225)
- 2006(8622)
- 2005(8173)
- 学科
- 济(63420)
- 经济(63376)
- 管理(26699)
- 业(23362)
- 方法(19157)
- 企(19053)
- 企业(19053)
- 数学(16170)
- 地方(16155)
- 数学方法(15976)
- 中国(13236)
- 学(12550)
- 地方经济(12259)
- 财(11155)
- 业经(10874)
- 农(10853)
- 制(9153)
- 融(8268)
- 金融(8267)
- 理论(8104)
- 农业(7851)
- 经济学(7514)
- 体(7503)
- 银(7329)
- 银行(7314)
- 和(7229)
- 行(7016)
- 环境(6854)
- 策(6825)
- 贸(6692)
- 机构
- 大学(146575)
- 学院(144327)
- 济(70285)
- 经济(68972)
- 研究(53793)
- 管理(48814)
- 中国(41481)
- 理学(40366)
- 理学院(39860)
- 管理学(39127)
- 管理学院(38851)
- 财(32998)
- 京(31152)
- 科学(30602)
- 所(28110)
- 财经(25515)
- 研究所(24913)
- 经济学(23809)
- 江(23270)
- 中心(23156)
- 经(22897)
- 经济学院(20954)
- 农(20566)
- 北京(20199)
- 范(19982)
- 师范(19835)
- 财经大学(18434)
- 州(18392)
- 院(18333)
- 业大(17209)
- 基金
- 项目(81128)
- 科学(63651)
- 研究(59663)
- 基金(59550)
- 家(51390)
- 国家(50975)
- 科学基金(43027)
- 社会(40442)
- 社会科(38280)
- 社会科学(38269)
- 省(30117)
- 基金项目(30067)
- 教育(27006)
- 资助(25459)
- 自然(25395)
- 划(25177)
- 自然科(24779)
- 自然科学(24775)
- 自然科学基金(24344)
- 编号(22595)
- 成果(20482)
- 发(18485)
- 重点(18481)
- 部(18315)
- 国家社会(17455)
- 课题(16520)
- 教育部(16115)
- 性(15620)
- 济(15598)
- 人文(15540)
共检索到24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诚颖
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何诚颖一、发展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缺陷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还很低,占相当比重的第三世界人口仍然生活在营养不良,就业不足,教育水平低下,卫生保健条件恶劣的状况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资来改变这种状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安 张望
首先,在Romer(1986)、Lucas(1988)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四部门模型,将政府支出分为教育支出与生产建设支出,以分析政府支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得出了政府支出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效力的发挥取决于各要素之间比例是否合适的结论。然后,利用1978~2006年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促进作用,政府支出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因此认为,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只是单纯地依赖教育体系供给,缺乏"干中学"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业转移、人力资本和中部经济增长的假定假设,利用安徽省1990-2006年的时序数据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对每个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取决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与理论分析不同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高中和大学程度人力资本的贡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力资本 中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笪凤媛 郑长德 涂裕春
笔者在Aghion等(1999)包含资本的多部门模型基础上扩展内生增长模型,尝试将制度、内生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检验制度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长期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也取决于资本积累和家庭偏好。正增长率的长期稳态均衡只有当制度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出现,且当均衡存在时,制度质量的改进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和垂直创新活动的期望收益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此外,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也能够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本文旨在为我国重启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质量 资本积累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伟华 景瑞琴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收入分布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代谦 别朝霞
本文在一个两国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发达国家FDI产业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问题。本文分析表明,发达国家FDI产业的选择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越强,发达国家则倾向于将更多更先进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因此,普及和改善教育、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吸引FDI、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政策。
关键词:
FDI 人力资本 内生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向俊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1978~199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1994~1998年呈现上升趋势,1999~2003年出现缓慢下降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导致人均物质资本上升,但这种人均物质资本和资本-产出比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具有可持续的增长;物质资本积累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但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关键词:
资本-产出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多重困难。本文以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视角,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积累在西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的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积累 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郭晓峰
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多种关联机制。一方面,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卢卡斯途径)的途径,而且可以通过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尼尔森—菲尔普斯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在中国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更突出,且高级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尼尔森-菲尔普斯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由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本驱动,即初等教育驱动着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中等教育则驱动着中国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虽然物质资本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阶段性转变中并未显著变化,但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非常大。因而,延续人口红利和转变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洪涛
将公共支出纳入人力资本的积累函数,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公共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1978-2008年中国各项公共支出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中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支出的最优配置比例,依赖于各项支出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公共支出中的最优配置不是一成不变,从工业化初期到中等收入国家,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应从初期的公共设施建设支出逐步向教育和医疗支出倾斜;中国1994年的分税制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公共事业私有化改制导致了政府教育和医疗支出减少和经济建设性支出强化,这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
关键词:
公共支出结构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枫
物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典型化事实。但目前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或是沿着新古典增长的路线、或是沿着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献不多,本文将尝试把资本驱动与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于增长模型中来,考虑资本驱动与技术进步的内在联系,并从这个角度尝试解释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佳峰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2000年中国县级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而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但前者贡献更大。此外,中国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在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上,存在四种聚集模式,分别是H-H类型、L-L类型、H-L类型和L-H类型,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