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0)
- 2023(6674)
- 2022(5492)
- 2021(4707)
- 2020(3759)
- 2019(8471)
- 2018(8085)
- 2017(15255)
- 2016(8404)
- 2015(9365)
- 2014(9489)
- 2013(9575)
- 2012(9472)
- 2011(8840)
- 2010(9401)
- 2009(8999)
- 2008(8787)
- 2007(8237)
- 2006(7813)
- 2005(7328)
- 学科
- 济(61762)
- 经济(61722)
- 管理(24485)
- 业(20397)
- 方法(17793)
- 地方(16565)
- 企(15599)
- 企业(15599)
- 数学(15082)
- 数学方法(14942)
- 中国(12998)
- 学(12950)
- 地方经济(12373)
- 农(10841)
- 业经(10793)
- 财(9577)
- 农业(8064)
- 制(7857)
- 环境(7547)
- 融(7471)
- 金融(7470)
- 经济学(7443)
- 理论(7348)
- 和(6989)
- 贸(6922)
- 贸易(6913)
- 发(6764)
- 体(6623)
- 易(6578)
- 银(6510)
- 机构
- 大学(143489)
- 学院(140717)
- 济(68757)
- 经济(67581)
- 研究(55117)
- 管理(47101)
- 中国(40319)
- 理学(39467)
- 理学院(38914)
- 管理学(38228)
- 管理学院(37956)
- 科学(31849)
- 财(31329)
- 京(30284)
- 所(28849)
- 研究所(25939)
- 财经(24660)
- 经济学(23341)
- 江(22847)
- 中心(22732)
- 经(22161)
- 农(21702)
- 范(20784)
- 师范(20639)
- 经济学院(20607)
- 北京(19356)
- 院(19086)
- 财经大学(17886)
- 州(17692)
- 业大(17623)
- 基金
- 项目(83368)
- 科学(65770)
- 研究(61171)
- 基金(61152)
- 家(53461)
- 国家(53055)
- 科学基金(44442)
- 社会(41521)
- 社会科(39413)
- 社会科学(39400)
- 省(31347)
- 基金项目(31059)
- 教育(27714)
- 划(26435)
- 自然(26315)
- 自然科(25658)
- 自然科学(25649)
- 资助(25267)
- 自然科学基金(25192)
- 编号(22988)
- 成果(20660)
- 发(19690)
- 重点(19598)
- 部(18838)
- 国家社会(18129)
- 课题(17259)
- 发展(16308)
- 教育部(16305)
- 展(16047)
- 创(15998)
共检索到22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武堂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速度 ,更要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收入差距的合理程度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问题 ,作者提出了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劳动生产率 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平 周政
论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赵平周政一、经济增长比较的困惑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之一,实际增长率是度量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世界银行在评价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往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为评判指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在“九五”时期至2010年,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的两种方法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除了与自身的历史水平相比之外,更多地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衡量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总是要进行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并尽量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在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不快;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同,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却很不一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英芳
经济增长质量与人口效应,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现实性很强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追求经济增长时,必须充分重视人口效应,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形成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良性经济循环,加速经济发展。当前深入研究与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健
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毛健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是指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武义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经济效益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去年有2/3的国有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重经济增长速度、轻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投入。长期以来,以“速度”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潜
一、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总量控制的使命,是谋求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平衡。为实行总量控制,必须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而在当前还需要协调它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际经验证明,如何协调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实行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组织经济运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剑
一、引言目前,人们普遍认识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具有相互联系,但对三者间具体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却不甚清楚。尤其是对质量与技术进步、质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使我们准以透彻地描述质量提高如何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不搞清,我们就很难明确提高质量的现实意义和提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就很难让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抛砖引玉,对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二、几个基本概念 1.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中关于质量的定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代价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采用PS收敛模型就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及其动态转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但是存在5个收敛俱乐部,且各收敛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对转移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指标体系 PS俱乐部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思
文章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稳定性、持续性与开放性五个方面来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2—2018年30个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及其五个维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但近几年中西部地区提质增速较快,将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经济结构与稳定性。经济增长效率与持续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三大地区持续性指数的差距逐渐增加,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域间的不协调不平衡性。经济增长结构指数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开放性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三大地区该指数差距逐渐缩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庆明
制度及其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活动提供激励实现的。好的制度能驱使人们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事,不好的制度则驱使人们做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事。能够驱使人们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事的好的根本性制度主要由保障产权、通过自愿的契约性协议自由转让产权、信守诺言等构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洪义
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我们能注意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有些部门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其状况反映和决定了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及其发展前景.我们称这些部门为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史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群,并给以特殊的对待重点发展和扶植.在这方面日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