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2)
2023(5603)
2022(4593)
2021(3785)
2019(6676)
2018(6270)
2017(12035)
2016(6432)
2015(7142)
2014(7251)
2013(7384)
2012(7274)
2011(6740)
2010(7165)
2009(6983)
2008(6568)
2007(6257)
2006(5985)
2005(5682)
2004(5279)
作者
(19989)
(17007)
(16683)
(16175)
(10865)
(7908)
(7550)
(6418)
(6401)
(6198)
(6080)
(5681)
(5593)
(5446)
(5406)
(5210)
(4883)
(4875)
(4872)
(4511)
(4338)
(4098)
(4061)
(4030)
(3931)
(3918)
(3618)
(3391)
(3387)
(3277)
学科
(55295)
经济(55270)
管理(20021)
(15945)
地方(15560)
方法(14641)
数学(12581)
数学方法(12521)
(12146)
企业(12146)
地方经济(12047)
中国(11243)
(9673)
业经(9221)
(8468)
(8007)
经济学(6794)
农业(6474)
(6467)
环境(6296)
(6072)
金融(6071)
(5862)
(5754)
理论(5741)
(5641)
(5607)
贸易(5598)
产业(5432)
(5318)
机构
大学(109756)
学院(108497)
(58456)
经济(57520)
研究(41601)
管理(36717)
中国(30944)
理学(30396)
理学院(30030)
管理学(29668)
管理学院(29449)
(26189)
(22577)
科学(21758)
(20947)
财经(20492)
经济学(20193)
研究所(18497)
(18377)
经济学院(17757)
(17423)
中心(17305)
(15195)
师范(15130)
财经大学(14743)
北京(14616)
(14376)
(13632)
(13245)
科学院(12380)
基金
项目(61038)
科学(48394)
研究(46835)
基金(44620)
(37923)
国家(37627)
社会(33012)
科学基金(32058)
社会科(31441)
社会科学(31432)
(22985)
基金项目(22295)
教育(20978)
(18610)
资助(18447)
编号(17659)
自然(17383)
自然科(16936)
自然科学(16934)
自然科学基金(16630)
成果(15644)
(15029)
国家社会(14559)
重点(14105)
(13983)
(13906)
经济(13859)
课题(13190)
发展(12975)
(12774)
期刊
(75859)
经济(75859)
研究(42768)
中国(21622)
(21363)
管理(15783)
学报(14659)
经济研究(13444)
科学(13365)
财经(12700)
(12291)
大学(11659)
(11185)
教育(10977)
学学(10973)
(10457)
金融(10457)
技术(10002)
问题(9785)
业经(9013)
农业(7970)
技术经济(7724)
(7453)
世界(6900)
统计(6684)
国际(6459)
经济问题(6152)
经济管理(5606)
改革(5462)
(5462)
共检索到18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在“九五”时期至2010年,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的两种方法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除了与自身的历史水平相比之外,更多地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衡量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总是要进行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并尽量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在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不快;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同,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却很不一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一、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位置:一个新的景气上升期的开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首先,我们对我国这一轮8年的经济增长率波动(1991—1998年)和未来中短期内(比如说8年左右)经济的总体速度格局作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忠秋  
本文运用1986-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发展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协调度不高。其中,速度不协调影响最大,质量其次,四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宇  
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广泛关注,然而理论和实证研究目前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该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按照文献所强调的传导机制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经济达到稳态前的转移动态过程中增长速度的考察,另一类是对与持续增长相关的增长质量的考察。通过区分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本文对实证研究的矛盾结论提出了一个数据质量和研究方法之外的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虎  
在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经济的增长速度方面,我们党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等许多重大问题,形成了非常深刻与独到的认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平  周政  
论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赵平周政一、经济增长比较的困惑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之一,实际增长率是度量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世界银行在评价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时,往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为评判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英芳  
经济增长质量与人口效应,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现实性很强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追求经济增长时,必须充分重视人口效应,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形成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良性经济循环,加速经济发展。当前深入研究与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人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健  
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毛健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是指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武堂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速度 ,更要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收入差距的合理程度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问题 ,作者提出了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杰  刘建党  梁植军  
文章选用新的中国省域治理质量综合指数,观察加入WTO以来良好治理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治理质量与人均实际GDP增速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良好治理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或中西部地区),良好治理的高速度增长效应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阶段(或东部地区),良好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效应更加突出。良好治理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不仅影响人均实际GDP的短期增速,也影响人均实际GDP的长期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仅对西部地区人均GDP长期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积累对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长期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大力提升省域治理水平,积极推进创新型省区市建设,促进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尚春明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效益、质量科技进步的一点思考●尚春明经济增长速度、效益、质量这三项指标宏观上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状态,微观上能反映一个企业生产与经营情况的好坏。速度说明了经济发展的快慢,效益描述了投入产出的情况,质量则反映了不同的投入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炳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7.6%,这是自2008年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第二次下降到8%以下,个别省区的经济速度甚至下降到7%以下。从市场信息反馈来看,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一种悲观看法,认为现在的局势又回到了2008年的状况。对待目前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或趋势,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就经济增速下行问题进行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璐  
文章选择2001-2016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使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整体及区域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以此作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从财政分权的支出角度和收入角度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中国经济受外部影响较大,在2009年和2012年受到外部冲击出现两次较大回调,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第二,财政分权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增长质量的影响较大;第三,对外开放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最后针对文章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潜  
一、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总量控制的使命,是谋求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平衡。为实行总量控制,必须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而在当前还需要协调它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际经验证明,如何协调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实行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组织经济运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