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5)
2023(6687)
2022(5572)
2021(4867)
2020(4070)
2019(8968)
2018(9041)
2017(17132)
2016(9470)
2015(10727)
2014(11102)
2013(10937)
2012(10527)
2011(9826)
2010(10201)
2009(9854)
2008(9358)
2007(8857)
2006(8260)
2005(7689)
作者
(29391)
(24700)
(24535)
(23469)
(15759)
(11563)
(11137)
(9595)
(9433)
(8887)
(8694)
(8300)
(8146)
(8048)
(8002)
(7540)
(7199)
(7150)
(7003)
(6645)
(6630)
(6142)
(5979)
(5913)
(5641)
(5581)
(5384)
(5293)
(5044)
(4886)
学科
(62417)
经济(62354)
管理(26800)
(21360)
方法(17269)
地方(17066)
(16777)
企业(16777)
数学(14519)
数学方法(14428)
中国(13730)
(13515)
地方经济(12527)
(11631)
业经(11007)
(10629)
(10117)
(9237)
理论(8604)
(8372)
金融(8364)
农业(8029)
(7697)
银行(7680)
经济学(7632)
(7439)
(7319)
环境(7315)
(6723)
(6340)
机构
大学(148535)
学院(148249)
(70138)
经济(68715)
研究(56640)
管理(49506)
中国(42617)
理学(40773)
理学院(40262)
管理学(39586)
管理学院(39296)
(32972)
科学(32287)
(31786)
(29594)
研究所(26338)
财经(25180)
(24587)
中心(24224)
(23582)
经济学(23047)
(22567)
(20669)
师范(20466)
北京(20410)
经济学院(20247)
(19818)
(19107)
业大(18913)
财经大学(18102)
基金
项目(86587)
科学(67142)
研究(65291)
基金(61455)
(53242)
国家(52789)
科学基金(43959)
社会(42664)
社会科(40336)
社会科学(40323)
(34030)
基金项目(31092)
教育(29613)
(27940)
编号(26011)
资助(25572)
自然(25432)
自然科(24784)
自然科学(24775)
自然科学基金(24315)
成果(23123)
(20247)
重点(19892)
课题(19607)
(19069)
国家社会(18049)
(16974)
发展(16803)
(16772)
(16564)
期刊
(92202)
经济(92202)
研究(53521)
中国(32883)
(27312)
学报(24003)
(22140)
管理(20802)
科学(20610)
大学(18249)
教育(17390)
学学(17243)
经济研究(15621)
财经(15087)
(14625)
金融(14625)
农业(14285)
技术(14039)
(13225)
业经(12361)
问题(11848)
技术经济(9099)
(8693)
世界(8257)
统计(8032)
国际(7666)
经济问题(7569)
改革(7050)
(7050)
(6933)
共检索到24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梅村   龚祖英  
当前论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往往偏重经济增长中的直接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经济增长的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的取得和提高仅仅是手段;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为了保证人的身心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不但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还应当是整体效益的增加。整体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静娟  
目前用于评价国民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将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各项不同性质的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解决了多指标的综合问题。但这两种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一、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时,其评价结论有时是不一致的一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学华  
社会整体效益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虽然经济法学界在研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分歧很大,但是不同学者总结出的基本原则中大多都有关于效益或效率的基本原则,只是在具体用语上有所差别。社会整体效益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效益”及“效率”的语言学和经济学分析,因为“效益”及“效率”最早来源于经济学中。社会整体效益原则对经济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基本原则在国有企业法、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法中的具体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雍忠诚  
作者对目前农业投入效益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受财力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业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投入渠道不够宽,增加投入办法不多;农业投入使用不够合理;资金运筹不够科学。因此,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坚持分级管理,密切部门协作,加强投入资金的综合运筹;进一步调整资金的分配使用结构,向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倾斜;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赛自威  张先治  黄忠河  
论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赛自威,张先治,黄忠河一、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直存在着盲目追求速度、产值、而忽视经济效益提高的倾向,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从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众所周知,测算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的索洛余值法所得结果是指:扣除劳动和资金投入增长的作用外,所有其它因素作用的总和,即广义科技进步。它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知识的进步、资源的重新配置、规模经济、政策因素、管理水平等。其中有的因素属于科技进步,有的因素与科技进步无关。因此。后来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如何分解所谓“残差”的工作。结构效益,在这里是指,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它是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化的体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结构效益的贡献份额往往比较大。测算结构效益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农贵新  何静  
本文认为 ,投资与消费效益均衡决定经济增长。效益均衡决定经济增长是指效益均衡决定国民经济增长率。其主要因素有 :利率、财政收支、对外贸易、资本流动、人员流动、消费和投资结构。因此 ,作者认为效益均衡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含义包括银行改革、节约消费、灵活财政、关税倾斜、资本流向、旅游经济、灵活汇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树根  杨经玉  
一、规模经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外贸企业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进展不大,组织结构小型化、分散化,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竞争过度,普遍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如果说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外贸体制沿着“放开经营”方向改革的结果,那么,现在外贸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走规模经营道路的转折关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延军  金浩  
经济增长质量一般指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过程中,其过程、途径、方式等方面的优劣程度。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在分析经济增长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技术,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三个方面对河北省经济运行状况作了详细评价,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建议和措施,对保证河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雍忠诚  
一、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是加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政策因素决定之后,农业投入的作用更为突出,是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桂凡  
效益是管理的目的与结果。自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产生以来,由于管理的主要目的被明确的表述为“在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的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雇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因此,“经济效益”就成为了管理活动的主要价值指向。这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价值指向的管理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其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就是“效率至上”和“利润至上”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要突破以经济或效率为主旨的“片面效益观”的束缚,并树立起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整体效益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向平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效益研究揭示出职业技术教育除了产生个体更高的工资收入、大幅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带来经济普遍增长等经济性效益之外,还能够产生员工个体对工作更高的满意度、较低的旷工率以及整个社会降低的犯罪率等非经济性效益,而且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交互促进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此,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就需要制定与市场竞争策略协调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