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4)
- 2023(9091)
- 2022(7722)
- 2021(6779)
- 2020(5373)
- 2019(12128)
- 2018(12009)
- 2017(23207)
- 2016(12318)
- 2015(13666)
- 2014(13838)
- 2013(14038)
- 2012(13754)
- 2011(12755)
- 2010(13337)
- 2009(12588)
- 2008(12267)
- 2007(11479)
- 2006(10933)
- 2005(10271)
- 学科
- 济(79749)
- 经济(79598)
- 管理(31365)
- 业(30491)
- 地方(24549)
- 企(23210)
- 企业(23210)
- 中国(22914)
- 方法(21959)
- 农(18780)
- 业经(18176)
- 数学(16650)
- 数学方法(16542)
- 地方经济(15597)
- 学(14504)
- 农业(13185)
- 财(11939)
- 发(11905)
- 融(11873)
- 金融(11871)
- 制(11749)
- 和(11652)
- 理论(11342)
- 银(11191)
- 银行(11178)
- 行(10947)
- 贸(10453)
- 贸易(10442)
- 环境(10247)
- 易(9935)
- 机构
- 学院(190837)
- 大学(189915)
- 济(90752)
- 经济(89023)
- 研究(74808)
- 管理(65740)
- 中国(56965)
- 理学(54007)
- 理学院(53285)
- 管理学(52560)
- 管理学院(52175)
- 科学(41938)
- 财(41727)
- 京(41518)
- 所(38586)
- 研究所(34180)
- 中心(31984)
- 财经(31723)
- 江(31228)
- 经济学(29254)
- 范(28656)
- 农(28630)
- 经(28461)
- 师范(28460)
- 北京(27346)
- 院(25963)
- 经济学院(25809)
- 州(25049)
- 财经大学(22881)
- 师范大学(22765)
- 基金
- 项目(110535)
- 科学(87281)
- 研究(85706)
- 基金(78598)
- 家(66954)
- 国家(66298)
- 社会(58591)
- 科学基金(56060)
- 社会科(54460)
- 社会科学(54442)
- 省(43604)
- 基金项目(40172)
- 教育(38175)
- 划(35895)
- 编号(34332)
- 资助(32021)
- 自然(31227)
- 发(30881)
- 自然科(30426)
- 自然科学(30422)
- 成果(30106)
- 自然科学基金(29889)
- 发展(25862)
- 课题(25510)
- 重点(25437)
- 展(25420)
- 部(24524)
- 国家社会(24061)
- 性(22082)
- 创(22070)
- 期刊
- 济(120902)
- 经济(120902)
- 研究(71091)
- 中国(45556)
- 财(32130)
- 农(28857)
- 管理(27693)
- 学报(26683)
- 科学(25810)
- 教育(24087)
- 融(22023)
- 金融(22023)
- 大学(20906)
- 经济研究(20105)
- 学学(19403)
- 农业(19349)
- 业经(18265)
- 财经(18144)
- 技术(17245)
- 经(15885)
- 问题(15504)
- 贸(11752)
- 世界(11561)
- 技术经济(11451)
- 国际(10600)
- 经济问题(9941)
- 商业(9619)
- 经济管理(9515)
- 改革(9412)
- 革(9412)
共检索到325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义平
本文研究了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认为失衡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失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失衡的原因在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主义、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混淆和政府与市场功能的错位。本文的结论是应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校正失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事业 失衡 校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时智 葛幼松
本文以1996年到2005年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为鉴,拟对江苏省城市和区域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发展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通过SPSS分析软件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信息化、高等教育及公共资源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这些关系的内在含义和规律,以期对江苏省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区域差异 江苏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国印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教会世人如何开发和生产,也教会世人怎样消费和享受,把人类带向以扩大物质享受为根本导向的物欲横流的社会。膨胀化的物欲与非对称性的科技进步之间的互动,在极大地推动物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社会陷入“经济—环境”怪圈之中:经济增长异化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对立面”—生态环境危机。我国近年来全面承袭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因而也陷入“经济—环境”怪圈之中,这样的严峻形势警示国人: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征 杨剑波
滨海新区设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取得举世瞩目成绩。2012年滨海新区GDP占天津全市GDP总量比例56%,发挥了明显带动作用。其GDP和人均GDP在中国六个国家级新区GDP排名中均列第一。未来仍处于增长极初期的聚极阶段。经预测,滨海新区未来劳动力将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职业教育研究 内涵 价值 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美娟
由于历史发展初始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产生的负面效应等,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为目标,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和周边国际环境影响五个方面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运用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的评估。
关键词:
发展失衡 预警指标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太杰,李汉铃
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学发展中不变的主要研究命题,其基本内涵是总供给的长期增加,一般可归纳为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数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质量衡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方式。本文通过论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综合指数构建方法及其评价,并与美国相关指数进行比较,从而弥补国民生产总值或其他货币指标的不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渝政 唐廷英
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早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他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观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 ,乃至为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现代化 发展 发展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立忠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是同步的,在一定阶段是不同步的,往往存在“滞后”现象。分析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掘中国科技进步事业的优势,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同步性 不同步性 矛盾性 长远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小艳 吴淑凤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曾经在工业时代有效指导过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发展实践的增长极理论,呈现出历史的局限性。结合时代的前沿发展来拓展传统的增长极理论,必将带来与此相应的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建。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社会发展模式 拓展 重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邬沧萍
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努力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增进整个民族的健康和福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丝毫不能放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对人口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口的多少和人口的增长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可以促进或延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结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向利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对发展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全面,由片面到完整的持续演进过程。“任何理论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函数。”探索人类发展观念的变化轨迹,对于我们在变革、丰富与发展传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和重塑体现新经济时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共享式增长是一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共享式增长强调消除部分"不能分享者"的"分享"问题,它是一种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共享式增长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和均衡增长。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中的失衡、人力资本投资的体制失衡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偏离了共享式增长。实现我国共享式增长一是要制度创新;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共享式增长的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强化市场型政府,实施第二次分权让利。
关键词:
共享式增长 制度创新 强化市场型政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首先通过改变分配关系,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激励竞争和提高效率,使经济活跃起来。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以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反映的经济增长阶段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失衡(如地区、城乡、行业和收入分配失衡等)开始显现并逐渐扩大,解决这些失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提出,中国应该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逐渐过渡到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从宏观管理上看,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社会综合管理的结合则是这种科学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衡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雪松 陆旸 汪红驹 冯明 娄峰 张彬斌 李双双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四新经济"蓬勃发展,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各方面风险管控有力。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基于人口结构的变化预测未来潜在增长率。不断降低的总和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都将对供给侧生产要素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最终会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本文在情景预测中考虑了产能利用率和不能增加有效生产能力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实际利用资本存量的影响。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不仅规模显著增加,而且结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更高水平开放为牵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十三五"末期的国内外环境,按照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目标要求,"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应该涵盖以下六个方面:创新驱动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市场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绿色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基于这些主要目标和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预测,参考国家中长期相关专项规划,并要留有余地,本文对"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的选择及其目标设定给出了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