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6)
2023(8594)
2022(7236)
2021(6308)
2020(4963)
2019(11191)
2018(10980)
2017(20735)
2016(11078)
2015(12464)
2014(12545)
2013(12767)
2012(12565)
2011(11995)
2010(12476)
2009(11778)
2008(11506)
2007(10628)
2006(10139)
2005(9670)
作者
(35098)
(29468)
(29459)
(27892)
(19031)
(14001)
(13175)
(11359)
(11184)
(10689)
(10403)
(9719)
(9712)
(9602)
(9358)
(9079)
(8664)
(8427)
(8416)
(8014)
(7817)
(7326)
(7212)
(6960)
(6787)
(6714)
(6459)
(6317)
(6024)
(5751)
学科
(76832)
经济(76778)
管理(29095)
(28214)
地方(24130)
中国(21048)
方法(20025)
(19875)
企业(19875)
(17167)
数学(16830)
数学方法(16728)
业经(15987)
地方经济(15470)
(13670)
农业(12327)
(11962)
(11583)
金融(11582)
(10722)
银行(10711)
(10659)
(10546)
环境(10523)
(9939)
贸易(9928)
(9777)
(9430)
(8808)
发展(8722)
机构
学院(178709)
大学(177411)
(86921)
经济(85291)
研究(71659)
管理(60805)
中国(54611)
理学(49793)
理学院(49148)
管理学(48494)
管理学院(48155)
科学(40827)
(39235)
(37864)
(37551)
研究所(33420)
中心(30424)
(29440)
(29181)
财经(29019)
经济学(28166)
(26209)
(26038)
师范(26013)
北京(25897)
(24850)
经济学院(24812)
(23659)
业大(22743)
农业(22464)
基金
项目(103696)
科学(81372)
研究(79061)
基金(73279)
(63399)
国家(62821)
科学基金(52512)
社会(52460)
社会科(49821)
社会科学(49808)
(41124)
基金项目(37173)
教育(34812)
(33899)
编号(31173)
资助(30359)
(30135)
自然(29821)
自然科(29055)
自然科学(29049)
自然科学基金(28516)
成果(26564)
发展(25193)
(24776)
重点(23998)
课题(23484)
(22662)
国家社会(22180)
(20934)
(19912)
期刊
(114976)
经济(114976)
研究(65964)
中国(41994)
(29076)
(28032)
学报(25951)
管理(25936)
科学(24654)
教育(21135)
(20667)
金融(20667)
大学(20077)
农业(19860)
经济研究(19216)
学学(18748)
业经(17367)
技术(17119)
财经(16588)
问题(14807)
(14610)
技术经济(11493)
(11274)
世界(11245)
(10339)
国际(10256)
经济问题(9603)
商业(9132)
现代(8876)
改革(8837)
共检索到30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 ,就是它的每种流量的输入量 ,都必须大于输出量。从价值角度来看 ,其正常进行的条件 ,则是每种不同性质的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 ,必须大于耗费的价值 ,同时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存量不低于某个最低水平 ,不同性质的价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邦根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二是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地增加资本积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保持两大部类和各部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分配的公平程度,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以防止和减轻经济危机。这些内容,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军,孟宪宇  
本文在环发关系以及环境问题产生机理认识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容量的相对有限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再生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林业是环境再生产的主导部门,林业的发展必须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曾钰婷   贺立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是防范返贫风险,关键要义是培育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劳动力再生产角度分析指出,精准脱贫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劳动力再生产数量与质量根本性提升的过程,亦是脱贫人口由满足生存需要走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升过程。脱贫人口由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一般扩大再生产到高质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性跨越,即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构筑,要求劳动力的持续提升与劳动条件的持续改善以及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然而,现实中脱贫人口不仅容易触发返贫风险,而且可能陷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导致脱贫而不富,劳动力与劳动条件的低水平均衡束缚了脱贫人口内生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促进脱贫人口由精准脱贫向共同富裕迈进,应当基于“生产—交换—分配”三大关系,构建“制度—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具体路径,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韧性、有效性与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启胜  
生态经济再生产是一个以生态循环为基础的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整体循环过程,借助于“合成与分解”和“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整体转换机制来实现。它要求遵循等量和等价交换的生态经济原则实现物质能量变换,通过强化生态经济转换机制提高整体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智士才  
对市场主体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属外部性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建立,需要依靠政府综合采取产权约束、法规约束、财政税收约束等手段干预、制约和引导。而这需要人首先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念,经济增长依重智力资源的观念以及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观念等等。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统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 ,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 ,有利的地理位置 ,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转换之际的最重要命题,提到包括学术界同事在内的世人面前。本文以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基本支撑点在于,寻求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谋求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  
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 ,探讨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可持续性特征 ,并对我国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现状进行了评价 ,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主要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快速的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渴求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尤为如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而且对增长目标的渴求还表现得十分强烈。我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已迈过了几个关键阶段,经济学家们所期望的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Self-Sustainedgrowth)机制已开始形成。笔者借用H·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 ,以环境生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陈士福  
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既有正向推动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在提高环境容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各国共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又造成了人与自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剧烈对抗。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枇杷木  徐智俊  
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人类的永存来说,是急需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虽然两者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口号下,人们正在摸索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发展”之口号只是一种理念的表达,由于这一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论依据,所以,至今对它的摸索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中,没有超越理念来研究和寻找每个问题的解决对策。有时,即使有一些临时性的对策,但是,因这些对策缺乏理论的依据,也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本文中,想对上述口号的理念进行分析,并使之理论化。笔者认为应该在建立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一套既可保护环境同时又可促进经济发展的理想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