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9)
2023(10995)
2022(9222)
2021(8269)
2020(6566)
2019(14829)
2018(14637)
2017(27337)
2016(14905)
2015(16813)
2014(16855)
2013(16868)
2012(16638)
2011(15692)
2010(16381)
2009(15457)
2008(15426)
2007(14454)
2006(13417)
2005(12669)
作者
(47375)
(39860)
(39645)
(37667)
(25717)
(19062)
(17694)
(15215)
(15124)
(14520)
(13985)
(13357)
(13188)
(13083)
(12712)
(12183)
(11713)
(11543)
(11537)
(11242)
(10491)
(9872)
(9730)
(9332)
(9065)
(8995)
(8894)
(8631)
(8154)
(7907)
学科
(88607)
经济(88520)
管理(40344)
(37105)
(28360)
企业(28360)
方法(26085)
地方(25481)
中国(24818)
数学(21578)
数学方法(21304)
(20296)
(18713)
业经(18553)
地方经济(15923)
(14299)
(14249)
(14131)
金融(14130)
农业(14113)
(13374)
银行(13350)
(13124)
(13051)
(12973)
贸易(12961)
环境(12586)
(12369)
理论(11892)
(11081)
机构
大学(237426)
学院(236403)
(105116)
经济(102963)
研究(91711)
管理(80052)
中国(69508)
理学(66413)
理学院(65472)
管理学(64222)
管理学院(63777)
科学(55148)
(52246)
(48497)
(48476)
研究所(43457)
(39869)
中心(39652)
(38849)
财经(37457)
(35592)
师范(35265)
北京(34034)
经济学(34031)
(33682)
(32114)
业大(31451)
(31054)
农业(30764)
经济学院(30190)
基金
项目(141460)
科学(110763)
研究(104610)
基金(101079)
(88331)
国家(87550)
科学基金(73259)
社会(68129)
社会科(64529)
社会科学(64511)
(55310)
基金项目(51933)
教育(47141)
(46533)
自然(44093)
自然科(43049)
自然科学(43035)
自然科学基金(42255)
资助(41684)
编号(41092)
(36833)
成果(35878)
重点(32756)
(30970)
课题(30629)
发展(30049)
(29542)
国家社会(28709)
(28290)
创新(26619)
期刊
(136187)
经济(136187)
研究(82397)
中国(54320)
学报(39049)
(38742)
(36387)
科学(35667)
管理(33374)
大学(29648)
教育(29577)
学学(27647)
(26221)
金融(26221)
农业(26213)
经济研究(22147)
技术(21181)
财经(20897)
业经(20347)
(18301)
问题(17479)
(14269)
技术经济(13517)
世界(13333)
(13275)
国际(13108)
图书(12021)
统计(11605)
(11478)
商业(11270)
共检索到392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秀云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基本出发点。《建议》指出:"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夏桂年  
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生产要素的获取和产品的销售,对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与作用。正因为这样,自资本主义诞生以后,许多国家均把占有更多的殖民地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基本外部条件。为此,一些经济较为先进的国家曾采用炮舰政策,对弱小民族和弱小国家实行武力兼并,迫使这些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礼祥  周欢  
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传媒产业通过产业形态和载体形态双轨式路径,不仅直接贡献GDP,还能创造出可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对于经济发展,中国传媒产业具有制度演进、市场调节、三农服务、国际营销等功能。而要更好地实现其功能,中国传媒产业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速行业技术改造、加深人力资本开发、加大国际接轨步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蒲艳萍  黄怡  
本文通过对1978-2005年我国资本—劳动比、资本—产出比的实证分析显示,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资本加速深化过程。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资本深化对就业具有挤出与补偿的双重效应,一方面资本深化降低了就业的增长率,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另一方面资本深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通过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就业产生间接补偿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学芬  姚世斌  杨小杰  
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必然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包括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而由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他们在循环经济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本文认为只有政府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探讨政府在实现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巩固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自铎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及其防范(下)孙自铎三、对策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行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对这种发展极战略的全面评价也尚为时过早。但同样的原因,对现已出现的回波效应也不能熟视无睹。要知道我国内陆省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7...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自铎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回波效应及其防范(上)孙自铎一、特点在改革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实行的是一种均衡增长战略,对落后的内陆地区采取重点投入。如在1950-1985年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占全国总量的59.6%,绝对数高达5500多亿元。在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进铭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国家财政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而且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中国经济转轨进程;政府管理成本(行政管理费)急剧增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腐败难以根治,等等。因而,我们应该加快政府改革的步伐,实现由经济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论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局部经济圈”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近十几年来,东亚经济迅猛增长,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在相邻的局部地区内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许多以地方经济交流为主体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笑言  
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空间数据,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潜在机遇。然而,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技术的普及和使用门槛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创新研发、人才培养以及跨领域合作,推动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蓉  
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新税制,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空前广泛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产生什么影响,又将带来什么新问题和矛盾,是当前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块的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任立君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取决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运用,其中税收杠杆作用的发挥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突出。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税收政策运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市场经济下税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王文韬  
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刻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缓释效应及其实现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缓释效应,选择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存在。渠道检验显示:缓释效应主要通过金融摩擦渠道和投资渠道进行传导。进一步检验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产业结构的地区的缓释效应存在差异,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作用效果相对更大,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影响更强。为此,应重视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发挥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缓释功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明春  
一、不平衡的客观性和平衡协调的必要性关于经济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客观性,以及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说明,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要素秉赋及历史基础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等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等多方面,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2. 区域经济组织能力、效率和发展中竞争能力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都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转换的效率,从而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