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7)
2023(15726)
2022(12796)
2021(11377)
2020(9482)
2019(20798)
2018(20441)
2017(38662)
2016(21132)
2015(22987)
2014(23040)
2013(22373)
2012(20669)
2011(18807)
2010(18880)
2009(17582)
2008(17117)
2007(15594)
2006(14036)
2005(12937)
作者
(64407)
(53950)
(53609)
(51103)
(34228)
(25800)
(24079)
(20908)
(20498)
(18992)
(18736)
(17856)
(17761)
(17223)
(16924)
(16568)
(15953)
(15685)
(15618)
(15371)
(13649)
(13595)
(13206)
(12455)
(12315)
(11994)
(11949)
(11626)
(10886)
(10707)
学科
(103428)
经济(103328)
管理(57723)
(52555)
(40723)
企业(40723)
方法(35235)
数学(30341)
数学方法(30050)
中国(27390)
(25372)
地方(24833)
(23929)
(21681)
业经(21293)
(18437)
农业(17550)
(15405)
金融(15396)
(15285)
贸易(15276)
地方经济(15240)
(15125)
银行(15068)
(14751)
(14744)
环境(14515)
(14445)
理论(14396)
(12932)
机构
大学(308435)
学院(306595)
(131777)
经济(129196)
研究(114898)
管理(108109)
理学(92535)
理学院(91354)
管理学(89561)
管理学院(88996)
中国(84763)
科学(71919)
(65592)
(60171)
(60123)
(59980)
研究所(54870)
中心(50166)
业大(48654)
财经(47558)
(47384)
农业(47206)
(43190)
经济学(42094)
(41629)
师范(41084)
北京(41012)
(40994)
经济学院(37584)
(37379)
基金
项目(204671)
科学(160326)
基金(149139)
研究(143527)
(134144)
国家(133054)
科学基金(111434)
社会(94132)
社会科(89230)
社会科学(89204)
(79953)
基金项目(77994)
自然(71458)
自然科(69838)
自然科学(69810)
自然科学基金(68568)
(67842)
教育(64932)
资助(59562)
编号(54879)
重点(47471)
(45652)
成果(45179)
(44244)
(42061)
国家社会(40603)
课题(39929)
创新(39563)
科研(39083)
计划(38631)
期刊
(152255)
经济(152255)
研究(95135)
中国(63759)
学报(59251)
(54941)
科学(50440)
(47016)
大学(43636)
学学(41436)
管理(41169)
农业(36330)
教育(32303)
(28608)
金融(28608)
经济研究(26363)
财经(25571)
技术(24751)
业经(22696)
(22241)
问题(20113)
(19327)
(16712)
(15870)
技术经济(15631)
业大(14953)
统计(14426)
科技(14275)
国际(13987)
世界(13950)
共检索到470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执中  
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区域性一体化趋势有了惊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世界舆论界的热切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它对大多数国家都有着切身的利益。它将引起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 本文拟就区域性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做些探讨。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王美今  
我国市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增多已成为一个重要现象。为什么有些省区选择市场分割,而有些却致力于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上的迥异行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解释?我们从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假设出发,构造一个地方官员晋升博弈模型,证明了,为了政治晋升最大化,地方官员选择地方市场分割还是区域一体化因条件而异。实证分析支持模型的预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雷  李坤望  
本文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增长效应——对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成员国人均收入的收敛趋势的检验,本文发现不同的一体化组织的成员结构对其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各不相同。“北-北”模式的区域组织,其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收敛趋势;“南-南”型区域组织建立之后,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发散趋势;而“南-北”型一体化组织对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分析各类一体化组织的增长效应, 还有助于预测不同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前景,并对一体化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丹  马红梅  杜宇晨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欠发达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对此,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要注重政府职能、交通体系、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互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郭素梅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建立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联立方程,检验1995~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本植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其组织形式——区域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动力和源泉。如何参与并借助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集团的力量开展有效的国际竞争,已成为世界上一切国家,不论是人国还是小国在发展对外经贸关系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决策内容。而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有何利弊?如何权衡?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具备什么佯的条件等问题,又是决策和实践过程中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本文拟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雄飞  
城乡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事关城乡建设速度,对于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城乡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发展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城乡商贸流通业一体化细分维度来看,信息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与商流一体化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城乡商贸流通业一体化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据此,提出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科技创新及增强政府引导效能的建议,以期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所裨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张捷  
本文主要验证以本国持有的外国资产、本国的对外负债、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各自占GDP的比重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收集了72个国家1980—2005年的数据后,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系统GMM的估计结果表明:(1)在衡量金融一体化的四个指标中,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三个指标均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2)对外直接投资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3)金融一体化程度高的发展中国家比金融一体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一体化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正  黄文军  
选取两岸贸易量、投资、往来人数三个指标来考察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运用1992年到2010年间的数据,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显著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对大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统计上也不显著。结论表明,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邓亚波  刘玲杉  裴文婷  
选取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Panel-IV),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信贷规模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中部地区信贷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信贷的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银行业,以银行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实施差异化和结构化的信贷政策,可以改善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乐  李郇  杜志威  隆容君  
区域一体化是减少市场分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阶段,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选用2000—2013年区县尺度的人均GDP数据,探讨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格局,发现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是由中心到外围,具体按照"长沙市区→长沙县(市)→株洲、湘潭市区"依次增长;进一步从政府行为变迁的视角,分析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增长由中心到外围依次推进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从竞争到竞合,经济开发区的兴建由长沙市区向外围拓展,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由地区内部发展到政区间协同发展,是促进一体化经济由中心到外围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萍  刘家树  
从生产函数和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建立理论和计量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探讨安徽省及其临近三大城市在2010—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追赶型省域城市创新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增长,承受临近省域大都市的显著性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规模、FDI和财政科技拨款促进城市创新经济集聚增长,而电信网络有多样化溢出效用。为促进城市创新经济稳健增长,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结构、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适度提升城市规模和质量、积极发挥政府财政引导作用和构筑城市创新经济错位发展,是较为合理的政策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建平  
近几年来,对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不少,其中苏联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突变和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的确为我们从事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增加了新内容、新特征,甚至改变了原来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明确几个概念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出现,为我们对区域性经济一体化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丰富了内容,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某些概念上的混乱,从而使有些方面的论证弄得似是而非,或者把不同的现象硬塞到一个框内归之为同一。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几个概念,看来是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