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7)
2023(8142)
2022(6824)
2021(6000)
2020(4726)
2019(10574)
2018(10418)
2017(19578)
2016(10371)
2015(11642)
2014(11820)
2013(12034)
2012(11850)
2011(11286)
2010(11783)
2009(11209)
2008(10916)
2007(10116)
2006(9703)
2005(9297)
作者
(32554)
(27204)
(27048)
(25857)
(17661)
(12940)
(12215)
(10474)
(10376)
(9956)
(9669)
(9094)
(8982)
(8975)
(8617)
(8329)
(8022)
(7846)
(7828)
(7346)
(7272)
(6747)
(6592)
(6466)
(6256)
(6203)
(6008)
(5860)
(5573)
(5344)
学科
(72483)
经济(72428)
管理(27083)
(25571)
地方(23650)
中国(20585)
(18798)
企业(18798)
方法(17409)
(15324)
地方经济(15264)
业经(15086)
数学(14311)
数学方法(14231)
(13024)
(11330)
金融(11329)
(11319)
农业(10953)
(10550)
银行(10542)
(10536)
(10385)
环境(9679)
(9510)
(9215)
贸易(9204)
(8720)
(8520)
理论(8339)
机构
学院(166999)
大学(166020)
(80350)
经济(78782)
研究(66598)
管理(56218)
中国(51188)
理学(45687)
理学院(45057)
管理学(44482)
管理学院(44146)
科学(37388)
(36710)
(36274)
(34687)
研究所(30682)
中心(28340)
(27633)
财经(27548)
经济学(26048)
(25345)
师范(25165)
(24657)
(24603)
北京(24549)
(23118)
经济学院(22888)
(22491)
科学院(20371)
师范大学(20149)
基金
项目(94308)
科学(74024)
研究(73300)
基金(66145)
(56369)
国家(55819)
社会(48473)
科学基金(46878)
社会科(45968)
社会科学(45956)
(37479)
基金项目(33618)
教育(32429)
(30814)
编号(29224)
(27777)
资助(27185)
自然(25959)
成果(25632)
自然科(25278)
自然科学(25273)
自然科学基金(24808)
发展(23328)
(22928)
课题(22193)
重点(21785)
(20582)
国家社会(20191)
(18898)
(18676)
期刊
(109252)
经济(109252)
研究(63322)
中国(40372)
(27190)
(24701)
管理(24606)
学报(22922)
科学(22200)
教育(21111)
(20430)
金融(20430)
经济研究(18114)
大学(17907)
农业(16658)
学学(16601)
业经(16510)
财经(15919)
技术(15729)
(13988)
问题(13978)
(10643)
世界(10430)
技术经济(10319)
国际(9763)
经济问题(9038)
商业(8806)
改革(8588)
(8588)
经济管理(8479)
共检索到289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经济人概念无论在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自利性动机、理性行为和最大化倾向似乎与通行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一致,甚至明显相悖。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发生了动摇,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根据?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经济人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协调关系,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经济学上的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规律,因此,对人性有什么样的假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对人性的高度概括,是经济学的逻辑前提,被称为经济学的"阿基米德基点"。但传统经济学对它做了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理解,仅仅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静态的、孤立的个人选择,导致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对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解释力的疲弱。新古典经济学的症结就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过于单一,没有看到人性是丰富的,并且是在历史中演进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实现新的转向,从研究既定制度前提下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转向对人类的合作与冲突机制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昭示着经济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鞠耀绩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其目的在于协调不同时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有效转化和供需均衡,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人生存、健康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思想产生了许多经济学理论,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马尔萨斯“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伦理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两大生产相互适应发展”理论的奠基等,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公理和震撼世界的里程碑性研究被公认为: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信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形成时最好的前提假设。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分析视角在不断变化,由此推动了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与经济学分析离不开人的要求相一致。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今中国,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认为,如同传统经济学把经济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一样,人的发展经济学应在正确理解人与经济学关系的基础上,找准对人的发展分析的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俊超  
在经济史中,劳动分工和交易带来了激励问题。从“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到假设条件的逐步放宽,激励理论按照这一逻辑顺序不断得到深入和发展。这一发展和创新表现为:从激励理论发展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机制设计;从单纯的物质激励发展为“经济人”行为扩充的多样化需求的激励;从既定制度条件下的激励发展为引入制度内生变量的产权激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淑云  吴秀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长征  刘毅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 ,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 ,有利的地理位置 ,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智士才  
对市场主体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属外部性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建立,需要依靠政府综合采取产权约束、法规约束、财政税收约束等手段干预、制约和引导。而这需要人首先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念,经济增长依重智力资源的观念以及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观念等等。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统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 ,就是它的每种流量的输入量 ,都必须大于输出量。从价值角度来看 ,其正常进行的条件 ,则是每种不同性质的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 ,必须大于耗费的价值 ,同时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存量不低于某个最低水平 ,不同性质的价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转换之际的最重要命题,提到包括学术界同事在内的世人面前。本文以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基本支撑点在于,寻求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谋求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 ,以环境生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