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1)
2023(8632)
2022(7372)
2021(6526)
2020(5578)
2019(12613)
2018(12772)
2017(24069)
2016(13008)
2015(14453)
2014(14715)
2013(14486)
2012(13572)
2011(12685)
2010(13217)
2009(12962)
2008(12774)
2007(11647)
2006(10974)
2005(10428)
作者
(37119)
(31261)
(31229)
(29969)
(20100)
(14678)
(14157)
(11919)
(11914)
(11356)
(11026)
(10551)
(10344)
(10317)
(10022)
(9529)
(9172)
(8966)
(8945)
(8615)
(8320)
(7589)
(7543)
(7303)
(7146)
(7062)
(7016)
(6645)
(6239)
(6035)
学科
(76043)
经济(75949)
管理(44350)
(36529)
(32856)
企业(32856)
方法(22981)
数学(19277)
数学方法(19146)
(18686)
地方(17890)
(17807)
中国(17473)
业经(15682)
(14327)
(13447)
(13339)
地方经济(12628)
(11833)
金融(11830)
(11473)
银行(11462)
体制(11388)
(11049)
理论(10334)
环境(10040)
(9437)
财务(9413)
财务管理(9388)
(9318)
机构
大学(201680)
学院(198475)
(94518)
经济(92695)
研究(71803)
管理(71309)
理学(59716)
理学院(58993)
管理学(58227)
管理学院(57811)
中国(54883)
(48296)
(41806)
科学(37902)
财经(36546)
(35904)
(32811)
(32081)
研究所(31504)
经济学(31147)
中心(30605)
经济学院(27374)
(27089)
北京(27041)
师范(26928)
财经大学(26707)
(25053)
(24792)
(24497)
业大(21982)
基金
项目(116456)
科学(92906)
研究(89783)
基金(85648)
(72526)
国家(71880)
科学基金(61992)
社会(60992)
社会科(57782)
社会科学(57768)
基金项目(44018)
(43891)
教育(41945)
(36493)
自然(35945)
自然科(35065)
自然科学(35055)
资助(34886)
编号(34849)
自然科学基金(34463)
成果(31211)
(27936)
(27379)
重点(26511)
课题(25864)
国家社会(25852)
(25541)
教育部(24654)
(24064)
(23905)
期刊
(120769)
经济(120769)
研究(73380)
中国(44830)
(39918)
管理(31316)
学报(26218)
科学(25309)
教育(24295)
(23225)
(22364)
金融(22364)
大学(21465)
财经(21351)
学学(19969)
经济研究(19927)
(18566)
技术(17706)
业经(15888)
问题(15268)
农业(14390)
(11863)
技术经济(11330)
世界(10752)
国际(10448)
改革(10122)
(10122)
经济问题(9506)
经济管理(9477)
现代(9223)
共检索到32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宁一非  
对经济人与所有制尤其是公有制及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迄今,流行着两种相反的观点,但是都存在问题。本着理论的彻底性和现实的客观性,从这两种相对的观点出发进行探讨———突出分析经济人范畴的层次、构成及自利性与所有制尤其是公有制的关系,却可以得出,经济人是不能被否定的,公有制也不能被经济人否定,两者之间存在相反相成(通)的联系,可以同时共存与发展。承认、运用和进一步探讨经济人与所有制的关系,对公有制改革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丽  马程程  张森林  
"混合所有制经济"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地位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基于非公有制经济视角,还有许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如思想顾虑较多、自身素质相对低下,投资主体权利不平等、政策和制度保障不力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太基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我国现实公有制有着重大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前者与商品经济的排斥性,而后者却与之发生必然联系,具有兼容性。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兼容不是局部的,而是方位的。理论上确立这一命题,是实战中有效解决利益矛盾、按劳分配、宏观调节等一系列难题的必要前提。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兼容理论的确立,使我们有理由彻底纠正用限制或否定商品经济以巩固公有制的思想和行为;有必要对“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理论和对策进行反思。当前,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不在于改革国有制的形式,而在于彻底转变旧体制酿造的政府经济职能,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永明  
1990年前后,原苏联和东欧各国先后发生了剧变,在这个大背景下,1990年出版了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纳的新著:《通向自由经济之路》。科尔纳承认他过去的著作都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实证分析,却没有给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尔烈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同时也突破了西方经济学长期广为流行的观点,因而也是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学术界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形成、现实意义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学术界主要围绕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党管国有企业的现实意义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对策展开研究。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主要关注民营企业历史发展的成就、内部治理变革和外部环境建构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公有制+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思想桎梏,而且在实践上是历史性的制度创新。要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公有制基础上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一提起公有制,人们总要联想到按劳分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经写入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而“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实现”也已成为大多数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思维定式。但是,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看,按劳分配都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唯一分配原则,它的存在也不是直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本文所要着力阐明的就是这样一种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制度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或结合。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并存的二重属性,并表现在产权结构的直接社会性与局部性、计划与市场、等量劳动互换与等价交换、劳动力的主人地位与商品属性、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等具体方面。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英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王义基本观点,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根本经济制度。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公有制如何有效地实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更是我们深化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现有的实证研究发现公有制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学术界部分同志因此得出公有制经济效率低下的推论,文章着重从理论和研究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推论的误区。(1)应全面理解作为整体的公有制经济的效率;(2)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效率理论来解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差异;(3)分析目前实证研究中的样本偏差;(4)讨论对有大量价格扭曲和外部效应的国有企业采用传统度量指标的局限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晓亮  
本文认为,对于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研究,只有放在宏观经济背景下,放在新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中来,才能把相关的理论问题说清楚。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一朵鲜花,要用生产力标准来看待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股份制本身是中性的,既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成为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其具体形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集体所有制是一个产权主体不清晰的概念,改革严重滞后,还不能说它是民营经济;发展私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实现藏富于民的重要手段,重在落实政策;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经济制度应修改为“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公司不仅具备企业的一般本质,而且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本质。公司不同于自然人企业,它采取两权分离的形式,其股权能够标准化并借助资本市场得以高速地流动。两权分离使得公司的经营者专业化、专家化,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股权在资本市场的高速流动使得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其结果就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公司股权的多元化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的相互制衡性使得公司的所有权特征被逐渐淡化,公司是一个所有的所有者进行投资的平台,它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必须向公司制企业转换,由于这种向公司制企业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公...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国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其实质是公有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长期以来,理论界过分强调了个人所有制的公有制性质,而对于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够重视,并因此在实践中造成了一些偏差,这就需要在维护公有制的前提下,探索实现个人所有权的形式。而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必须真正让劳动者享有所有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一)个人所有制与公共所有制共生、共存人类社会曾经历过一个漫长(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的无所有权从而无所有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是散处各地且游动不居的部落群体.这些游动群体除到处寻找即时消费的野生植物果实和野生动物而外,一无所有.所有权从而所有制产生于定居氏族社会的晚期.此时,定居氏族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工具逐步改进从而生产力逐步发展,以致产生了一定的财富剩余.对剩余财富的分配——分别占有导致了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仅的共生.当然,"两权"的共生伴随着氏族大家庭分化为若干个体家庭(生产工具的改进使个体家庭成为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