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865)
2022(3341)
2021(3308)
2020(2891)
2019(6705)
2018(7105)
2017(13005)
2016(7544)
2015(8191)
2014(8253)
2013(8075)
2012(7515)
2011(6963)
2010(7337)
2009(7247)
2008(7716)
2007(6866)
2006(6717)
2005(6265)
2004(5626)
作者
(21904)
(18467)
(18038)
(17986)
(11985)
(8800)
(8337)
(7123)
(6916)
(6781)
(6742)
(6385)
(6368)
(6301)
(6247)
(5681)
(5550)
(5320)
(5296)
(5175)
(5127)
(4589)
(4539)
(4531)
(4363)
(4336)
(4191)
(3934)
(3793)
(3678)
学科
(25930)
经济(25885)
(21644)
税收(20202)
(20034)
管理(18872)
(16168)
(14637)
企业(14637)
(11790)
(9419)
方法(8903)
(8428)
中国(7903)
(7118)
数学(6861)
数学方法(6702)
理论(6647)
(6498)
业经(6133)
体制(6077)
财政(5936)
教育(5567)
(5482)
金融(5481)
(5426)
银行(5408)
(5182)
(5130)
(5105)
机构
大学(111224)
学院(107671)
研究(42467)
(40437)
经济(39519)
管理(33656)
中国(31882)
(29355)
理学(27603)
理学院(27164)
科学(26610)
管理学(26415)
管理学院(26189)
(24779)
(23576)
研究所(20872)
财经(20668)
(19262)
(18489)
(17818)
(17549)
师范(17376)
中心(16955)
北京(16479)
财经大学(15000)
(14856)
(14710)
(14690)
师范大学(14260)
农业(13708)
基金
项目(60830)
科学(46921)
研究(45757)
基金(43317)
(38866)
国家(38553)
科学基金(31153)
社会(27402)
社会科(25781)
社会科学(25771)
(22290)
基金项目(21641)
教育(21536)
(20390)
自然(19438)
自然科(18947)
自然科学(18938)
成果(18836)
编号(18791)
自然科学基金(18586)
资助(18231)
重点(14601)
课题(14111)
(13780)
(13474)
(12833)
(12102)
国家社会(11676)
教育部(11643)
项目编号(11628)
期刊
(51531)
经济(51531)
研究(45634)
中国(24886)
(23526)
学报(20180)
教育(18555)
科学(16779)
(15769)
(15337)
(15097)
大学(14664)
税务(13621)
学学(13323)
管理(12719)
财经(10999)
(10587)
金融(10587)
农业(10019)
(9410)
经济研究(8157)
技术(7853)
问题(6751)
国际(6290)
(6153)
业经(6104)
(5748)
图书(5699)
改革(5352)
(5352)
共检索到18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卢剑灵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组成部分,并在税收征管中居核心地位。要推进我国纳税评估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快纳税评估机构设置和完善纳税评估法制建设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昉  
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同样遵循经济学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依此认识框架可以判断,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倒退,也不是处于停滞状态,而是在发展阶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着"高处摘果子"的攻坚困难。在分析下一步改革特点的情况下,本文提出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设计,以法律为依据推进改革。改革的关键领域和突破口是结束城乡分割体制,创造人力资本积累和涌流的制度环境,重塑作为公共品供给者的政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康  
今天我谈谈怎么认识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的财税配套改革问题。一首先说说怎么认识财政。"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分配体系,是以政府体系为主体处理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涉及的是公共事务和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大到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等,都要以财政作为后盾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五丰  韩金玮  
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应基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定位,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积累模式,从长期来看宜采用部分积累模式,但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宜采用现收现付式,待新制度运作成熟后向部分积累式过渡。开征社会保障税需要注意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与财政预算制度的配套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俊坤  吴晓峰  
“以税还贷”政策的实施、金融法制的不健全及金融监管工作的不力,严重阻碍了税收改革的步伐;金融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滞后、金融业营业税率的提高、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内外有别以及对金融企业自由拓展业务的限制,也给金融改革带来了阻力。建议通过协调与配套改革,改变当前两者相互掣肘的现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高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投资日益成为各国振兴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强有力的杠杆;而一国科技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条件下,尤其需要发挥财政税收体制与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综合配套改革具备先行先试性、综合性和配套性三个特征。由于它是一种整体性的制度变迁,其路径既不能延续以往的政府强制性改革路径,更不能跨越到完全的诱致性改革而放弃政府的引导,而应该是政府引导下的诱致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探索一个依托于内生制度创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康  
尽管直接税最易引发"税收厌恶",但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来看,需要推进直接税方面的深刻的税制改革,这是中国税改的一个历史性考验。在经济运行中,以直接税为主的制度框架,其调控功能是逆周期的,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它的社会分配功能是抽肥补瘦。而当前中国的直接税体系尚不健全,其调控与分配功能也远未充分发挥。在直接税制度改革进程中,必须澄清税收万能论、税收无用论、税制自然演变论、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论等理论和认识误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十一五”时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很薄弱、收入差距过大、分配秩序紊乱等问题,创造改革的新环境,着力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缺失,是确保改革整体顺利推进的制度基础,也是加快薄弱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配套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青  
现行资源税的制度设计不利于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立足于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税需要全面扩大征税范围,进一步提高税负水平、拉开税率档次、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调整税收优惠。同时通盘考虑相关税费的配套改革,认真清理各种针对资源的专门税费,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琳  
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第一,围绕优化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适当减轻宏观税负水平,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必须规范非税收收入,坚持向"税收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恩专  凌岚  
以关税减让作为“入门费”来取得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是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一国际多边贸易组织的基本条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现存的财政收入结构下.要保证贸易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财源。为此关键要协调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去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所谓经济"过热",是从物质生产系统的角度看的,它是指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已经不能支持当时的增长速度。经济"过热"从货币角度看,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即"通货膨胀"。在1992年7、8月间,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明显迹象,这大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短线部门"如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梁季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里程碑意义和历史性贡献是在于"三位一体"地规范政府企业、中央地方、公权公民关系,从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决非所谓"重启集权时代"之举。分税制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坚持深化分税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使之在统一市场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全覆盖。完整、准确地理解分税制应澄清几个重要认识:(1)分税制的逻辑起点,是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取向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和从立法机关(我国为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所获得的收支权。(2)政府事权范围对政府收入规模(广义宏观税负)起着大前提的作用。(3)所以,事权划分是深化分税制改革中制度设计和全程优化的始发基础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垂龙  
新汇制实行以来的表现显示,弹性已逐步凸现,但随之而来的是外汇风险问题。滞后的中国金融尚存在不少影响新汇率制有效运行的因素,汇率机制改革推出后,对我国一系列金融相关领域提出了配套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迫切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