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19)
- 2022(1839)
- 2021(1726)
- 2020(1529)
- 2019(3220)
- 2018(3295)
- 2017(6566)
- 2016(3646)
- 2015(4009)
- 2014(3940)
- 2013(4282)
- 2012(3946)
- 2011(3609)
- 2010(3638)
- 2009(3896)
- 2008(4027)
- 2007(3860)
- 2006(3759)
- 2005(3619)
- 2004(3435)
- 学科
- 税(21570)
- 税收(20130)
- 收(19966)
- 济(11514)
- 管理(11493)
- 经济(11491)
- 业(9635)
- 财(9110)
- 企(8987)
- 企业(8987)
- 财政(4777)
- 中国(4118)
- 学(4113)
- 政(3981)
- 制(3970)
- 务(3929)
- 财务(3922)
- 财务管理(3916)
- 理论(3890)
- 法(3742)
- 企业财务(3720)
- 教育(3386)
- 和(3367)
- 方法(3327)
- 业经(2822)
- 农(2778)
- 体(2757)
- 收入(2752)
- 策(2549)
- 银(2383)
- 机构
- 大学(56039)
- 学院(54082)
- 济(19711)
- 财(19477)
- 经济(19228)
- 研究(17602)
- 管理(16296)
- 中国(14438)
- 财经(13119)
- 理学(12912)
- 理学院(12709)
- 管理学(12522)
- 管理学院(12393)
- 京(11806)
- 经(11626)
- 税(11136)
- 江(10203)
- 科学(10151)
- 所(9530)
- 财经大学(9310)
- 务(9258)
- 税务(8577)
- 范(8413)
- 师范(8355)
- 北京(8025)
- 州(7950)
- 研究所(7812)
- 省(7447)
- 局(7361)
- 中心(7036)
共检索到99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炎
目前的纳税人概念是我国财政学领域多年来按照"国家分配论"界定税收的产物,是税收法律领域长期按照"权力关系说"定性税收法律关系的结果。在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建设法治国家、推进强制型税务行政到服务型税务行政的转变、日益重视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今天,这一概念已经不合时宜,应予修改和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翁武耀
在立法上,增值税是对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进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销售方作为纳税人,虽然法律形式和地位不限,但应当满足实施经营活动的实质要件,才能符合量能课税原则。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增值税法对此也予以了明确。有鉴于此,在我国增值税法中有必要设置纳税人专门条款,引入经营活动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经常性、营利性、独立性三项积极特征对其进行界定。同时,对纳税人的外延,删除“单位和个人”的表述,明确规定“不管何种法律形式和地位”,覆盖信托等特殊组织。作为例外,对于特定交易,在立法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不满足实施经营活动的实质要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嘉 刘为民
纳税人知情权作为宪法意义上公民知情权的具体实现途径和重要方式,应当在税收征管程序中详细规定,这也符合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立法惯例。我国当前《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知情权的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操作性。对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立法完善,需要结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规定,并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在纳税人申请信息公开程序、税收征管程序事先公告程序、纳税人信息提供异议程序、纳税人知情权救济程序等方面予以立法完善。
关键词:
知情权 纳税人知情权 税务信息公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任强
本文从税收的性质、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和政府职能转变三个角度,论述了为纳税人服务的理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为纳税人服务的经验,分析了为纳税人服务理念下的公共产品提供、税收政策、制度和措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鸿貌
对纳税人认识上的错误定位导致一些税务行政机构在税收征管活动中漠视或践踏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但导致纳税人额外的税收损失,降低人们对税法的遵从度,造成税法公信力的下降,破坏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还破坏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极大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绍伍
论为纳税人服务冯绍伍以1994年的税制改革为契机,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纳税申报为基点,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据,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税收征管格局。这对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的社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需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明星
在税收关系中,国家作为权利主体有依法征税的权利,纳税人作为义务主体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但国家作为税收主体对其征税权利应伴有相应义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应伴有相应权利这一重大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子以足够的重视。在传统税收理论中,被视为区别税与非税标志的税收“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我国传统税收观念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国家对税收只单方面强调强制性、无偿性还远远不够。应以本文的“税收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费用,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观点更新传统的税收理论。
关键词:
国家税收 纳税人 权利与义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平
树立纳税人权利理念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要求,有利于矫正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法律关系,使纳税人的权利得到有效的保证。本文认为,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纳税人权利理念,推动"政府——纳税人"关系从"管理控制型"向"保护服务型"转变。
关键词:
纳税人权利 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翟帅
新税法实施衔接过程中,因税务机关、代扣代缴人与纳税人对于税法理解的差异以及财务处理失当等因素,在税务核算、纳税申报、汇算清缴等程序中产生纳税人溢缴税款的情形。由于税收征收管理法与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所构建的溢缴税款退还制度因权利性质不清晰,配套制度设置混乱,有碍纳税人退税权利的行使。因此,必须明确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公法之债"性质,将纳税人退税权利定位为请求权,适当扩展溢缴税款退还的主体,明确溢缴税款退还情形,对纳税人申请溢缴税款退还制度予以诉讼时效改造,统一溢缴税款返还的范围,以期更好地保护纳税人权利。
关键词:
纳税人 溢缴税款 退还制度 返还请求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涛
税收的本质是人们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内生的对于社会总产品的一种必要扣除,而不是像“税收交换说”所描述的那样,税收是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的价格。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因纳税而拥有的权利,并通过社会扣除得以实现。纳税人权利的落实,关键在于通过政府合法性的重塑,提高社会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保证社会扣除的合理性。
关键词:
税收本质 税收演进 纳税人权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福友
本文认为纳税人的法律地位表现在:处理其自身权利与义务关系时强调权利为基础;对待其纳税义务时强调义务的道德性;在处理纳税人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时,确立纳税人权利为本位的思想。我国的税法应该实现其理念的更新,即纳税人权利而不是纳税人的义务为核心的税法主体性理念;依税收法定原则为基石完善税法制度,依靠纳税人对税法的信仰而不是税法对纳税人的强制去解决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理念;按照现代公法精神去对待征税权的理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正翼
立足于“以数治税”的数字化税收法治时代背景,纳税义务人参与税务调查、履行协力义务却明显缺乏因应数字化征管相对应的权利保障制度框架。通过分析“以数治税”下税务调查面临的变局与挑战,检视“以数治税”下在协助税务调查时涉及纳税人数据权益保障的问题与困境。在以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不同思维模式下展开对协助税务调查的价值坐标定位。对“以数治税”下协助税务调查这一行为进行理念更新与制度再造,以期在数字征管时代更好地发挥纳税人协助税务调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其履行协力义务时所涉权利予以更周延的保护,提高其纳税参与度与遵从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甘功仁
纳税人的权利,可以分为宏观上的纳税人的整体权利和微观上的纳税人的个体权利。其中纳税人对税收使用的监督权是纳税人享有的—项极为重要的整体权利,这是对税收概念作出新的诠释,即从税收征收与使用相统一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本文论述了确立纳税人的税收使用监督权的必要性,并从国家权力机关对财政支出的决策和监督,建立健全纳税人参与监督财政支出的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支出公开制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纳税人对税收使用的监督权的行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