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7)
- 2023(6252)
- 2022(5452)
- 2021(4982)
- 2020(4321)
- 2019(9472)
- 2018(9584)
- 2017(18437)
- 2016(10396)
- 2015(11734)
- 2014(11869)
- 2013(11760)
- 2012(11087)
- 2011(9992)
- 2010(10276)
- 2009(10302)
- 2008(10780)
- 2007(10289)
- 2006(9335)
- 2005(8903)
- 学科
- 管理(38349)
- 济(37572)
- 经济(37489)
- 业(32380)
- 企(29314)
- 企业(29314)
- 税(21741)
- 税收(20281)
- 收(20108)
- 财(18340)
- 制(14322)
- 方法(13606)
- 中国(10811)
- 数学(10476)
- 数学方法(10260)
- 务(10232)
- 财务(10201)
- 财务管理(10177)
- 体(10019)
- 农(9653)
- 企业财务(9649)
- 业经(9612)
- 学(9500)
- 体制(8501)
- 理论(8228)
- 银(8023)
- 银行(8010)
- 行(7561)
- 融(7488)
- 金融(7485)
- 机构
- 大学(158539)
- 学院(155431)
- 济(61208)
- 经济(59741)
- 管理(54050)
- 研究(51990)
- 理学(44915)
- 理学院(44394)
- 管理学(43570)
- 管理学院(43264)
- 中国(41126)
- 财(40211)
- 京(33650)
- 科学(30527)
- 财经(29191)
- 所(27119)
- 江(26577)
- 经(26059)
- 研究所(23406)
- 中心(23084)
- 农(22212)
- 北京(21534)
- 财经大学(21218)
- 州(20608)
- 范(20541)
- 师范(20332)
- 经济学(19607)
- 业大(19290)
- 省(18939)
- 院(18144)
- 基金
- 项目(89848)
- 科学(70337)
- 研究(67880)
- 基金(65354)
- 家(56250)
- 国家(55761)
- 科学基金(47425)
- 社会(43503)
- 社会科(41123)
- 社会科学(41111)
- 省(33789)
- 基金项目(33369)
- 教育(31474)
- 自然(28937)
- 划(28678)
- 自然科(28274)
- 自然科学(28266)
- 自然科学基金(27767)
- 编号(27732)
- 资助(27241)
- 成果(26077)
- 制(23073)
- 部(20578)
- 重点(20320)
- 课题(19613)
- 性(19530)
- 创(18337)
- 国家社会(18266)
- 教育部(18033)
- 发(17998)
共检索到25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登喜 朱伟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因纳税争议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必须以缴清款项或提供担保为前提条件,这种税收救济立法模式受管理理论影响并集中反映了公共利益至上的绝对主义方法。这种规定既有悖于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精神,又有失对纳税人应有的公平态度,取消这一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纳税争议 复议申请 管理论 平衡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翟继光
《行政复议法》确定的复议申请期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税收征管法》并无意延长该期限,但其确立了纳税前置制度。由此导致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时点增加为两个。《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将其确定为完成纳税前置之日,虽符合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但实际上延长了复议申请期限。实际执法中,税务机关一般要求纳税人在15日内缴纳税款,否则即丧失复议权,这是明显违反《行政复议法》的做法,实践中已有法院对此作出否定判决。为此,本文建议,税收执法中,或者将责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延长为60日,或者允许纳税人在60日内缴纳税款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翟继光
《行政复议法》确定的复议申请期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税收征管法》并无意延长该期限,但其确立了纳税前置制度。由此导致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时点增加为两个。《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将其确定为完成纳税前置之日,虽符合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但实际上延长了复议申请期限。实际执法中,税务机关一般要求纳税人在15日内缴纳税款,否则即丧失复议权,这是明显违反《行政复议法》的做法,实践中已有法院对此作出否定判决。为此,本文建议,税收执法中,或者将责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延长为60日,或者允许纳税人在60日内缴纳税款并申请复议,超过15日的部分可以加收滞纳金但不能剥夺纳税人的复议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佳 冉智勤 毛快
一、基本案情A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18年1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H市税务局稽查局(以下简称“H市稽查局”)向A公司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决定追缴企业所得税10 435 098.03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同时《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A公司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上述税款及滞纳金解缴入库;
关键词:
复议申请 不予受理 纳税争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鲍卫平
税务行政复议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纳税人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如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复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复议申请的期限着手,分析了现行税务行政复议期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取消税务行政复议的税款前置条件、修订相关条款的主张。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复议 复议期限 权利救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志兴 沈春梅 郑开桂
什么是税务行政复议: 所谓税务行政复议: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所做的征税决定及处罚决定不服,或认为税务机关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机关提出申诉,要求税务机关重新裁决的程序制度。这是纳税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根民
2017年6月27日,李某向A省原国土资源厅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其房屋所在地的征地批准文件、一书四方案和勘测定界图。7月27日,该厅向李某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公开了征收土地批复、一书四方案和勘测定界图,但未
关键词:
申请期限 复议申请 复议机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用地预申请制度(以下简称预申请),俗称"勾地制度",是2006年初原国土资源部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引入的制度,并在同年8月实施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予以确立。预申请实施10多年间,由于缺乏有效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着适用范围不普及、发生争议责任难追究等问题。因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柳权
专利申请权是公民(自然人)、法人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专利申请权是取得专利权的前提;专利权不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权利,它必须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请求,经国家批准而产生。由于专利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利,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这就使专利权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就国家而言,将专利权授予谁,具有重要意义;就公民和法人而言,谁有专利申请权,谁就取得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专利权的权利,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这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实践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屡屡发生。据统计,在全国各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专利纠纷中,申请权纠纷占36%,居各类专利纠纷之首,可见研讨专利申请权问题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锴
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规定了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发现法规、司法解释同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的,可以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审查要求的制度,该规定激活了法院在备案审查中的角色,有必要进行细化。通过参考德国的具体审查和法国的合宪性问题移送制度,未来我国法院申请备案审查的条件包括:(1)该法规、司法解释属于案件的裁判依据;(2)法院怀疑其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合法性的疑虑;(3)法院在提起申请前要经过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同意;(4)法院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附理由。法院申请备案审查的路径包括逐级上报和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两种,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法院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中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吴菲
一、基本案情A银行因欠税事宜,于2018年先后收到某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市税务局”)所辖稽查局(以下简称“稽查局”)作出的三份税务文书,三份文书均载有催缴税款与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相关条款。于7月4日送达的《税务处理决定书》载明税款及滞纳金的缴纳截止期限为7月19日,于7月19日送达的《税务事项通知书》(限期缴纳税款通知)载明税款及滞纳金的缴纳截止期限为8月3日,于8月8日送达的《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适用)》(以下简称《催告书》)载明税款及滞纳金的缴纳截止期限为8月16日。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复议 申请期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世君 高睿思
我国已有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的实例,虽然不乏质疑,但税务机关对欠税企业提起破产申请,符合破产程序作为概括清偿程序的价值追求,契合破产法公私法交融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也有助于解决破产程序启动难的困境。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应秉持审慎理念,穷尽各类追偿手段后方可申请欠税企业破产,申请应符合形式条件,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遵循破产程序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
税务机关 破产申请权 欠税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