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4)
2023(6655)
2022(5706)
2021(5338)
2020(4412)
2019(9794)
2018(9775)
2017(18291)
2016(10418)
2015(11625)
2014(11825)
2013(11499)
2012(10922)
2011(9804)
2010(10713)
2009(10503)
2008(10436)
2007(9628)
2006(8696)
2005(8256)
作者
(30856)
(25625)
(25527)
(24453)
(16776)
(12168)
(11524)
(9674)
(9606)
(9491)
(9020)
(8800)
(8492)
(8328)
(8302)
(7754)
(7591)
(7496)
(7491)
(7416)
(6756)
(6411)
(6237)
(6103)
(5972)
(5806)
(5737)
(5651)
(5213)
(5055)
学科
(37382)
经济(37295)
管理(34767)
(30100)
(26526)
企业(26526)
(14415)
(14247)
方法(13534)
审计(12208)
中国(11433)
(10257)
(10212)
业经(10117)
数学(9767)
(9690)
数学方法(9593)
(8654)
金融(8651)
(8464)
财务(8436)
(8417)
银行(8398)
财务管理(8364)
体制(8168)
(8037)
理论(8020)
企业财务(7977)
环境(6709)
技术(6652)
机构
大学(160359)
学院(156463)
(61238)
经济(59753)
管理(54671)
研究(54524)
理学(45839)
理学院(45235)
管理学(44478)
管理学院(44167)
中国(42392)
(35874)
(35168)
科学(31964)
(28746)
财经(27234)
(26433)
研究所(25112)
(24407)
中心(23915)
(23751)
(22925)
师范(22741)
北京(21748)
(20442)
财经大学(20000)
业大(19878)
经济学(19330)
(19109)
师范大学(18538)
基金
项目(94676)
科学(74875)
研究(71896)
基金(69147)
(59856)
国家(59335)
科学基金(50193)
社会(46275)
社会科(43705)
社会科学(43690)
(35970)
基金项目(35934)
教育(33944)
自然(30877)
(30865)
自然科(30070)
自然科学(30059)
自然科学基金(29542)
编号(29012)
资助(27673)
成果(27348)
(23550)
(22291)
重点(22018)
课题(21291)
(20039)
(19611)
教育部(19473)
(19467)
国家社会(19239)
期刊
(75256)
经济(75256)
研究(53678)
中国(39541)
(31747)
学报(25138)
(22775)
科学(22596)
管理(21503)
教育(21066)
大学(19573)
学学(18102)
(16231)
金融(16231)
财经(15201)
农业(14790)
(13032)
技术(11484)
经济研究(11182)
业经(10174)
审计(10059)
问题(9942)
会计(8752)
(8748)
财会(8624)
(8212)
世界(7961)
图书(7683)
(7456)
国际(7336)
共检索到254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瑞铧   朱灵通   郑小荣  
研究红色审计法制的特点不但可以丰富红色审计史研究,而且可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制的溯源研究,为推进审计法制现代化提供历史启示。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文献,总结红色审计法制的特点,即人民性、反腐性和因地因时制宜。人民性属于法制的政治属性,表现为红色审计法制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审计法制从群众中来,规定审计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反腐性属于法制的工具属性,表现为红色审计法制的反腐目的、反腐职权等不断丰富和发展。因地因时制宜属于法制的技术属性,表现为不同红色根据地审计法制中审计委托权的灵活性不同,即因地制宜;同一红色根据地的审计法制内容不断丰富,即因时制宜。红色审计法制对审计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从政治属性角度,坚持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从工具属性角度,加强反腐职能,不断深化审计全覆盖;从技术属性角度,与时俱进地完善审计法制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越南与我国同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我国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自1986年起实行“革新开放”,越南国家审计成为重要的监督手段,经历了相关机构监督、制度初创、体制变革、法制深化等建设阶段,伴随着越南《国家审计法》从2005年到2013年的持续更新,法律层面确认了“行政型”到“立法型”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并积极改革了国家审计的范围、原则、任务、职权以及国家审计长的职权。越南国家审计法制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在选择适合国情的审计体制、依法持续拓展的审计对象、增强审计报告的法律权威、持续扩大审计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龙  肖文燕  
中央苏区审计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审计的一次初步尝试。审计制度是中央苏区政府在政权建设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它在维护中央苏区财政纪律、克服财政困难、揭发各种贪污浪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中央苏区审计以其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法制性以及审计的人民性凸显其审计特色。中央苏区审计对当代审计以及今天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合理设置审计机关,提升审计的独立性;完善现有审计法律体系,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审计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寿喜  
从国际上来看,政府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和责任审计扩张正成为一种潮流。我国政府《审计法》修订源于政府的转型和加强对公权运行监督的需要。《审计法》修订的路径选择揭示公法修订要有充分的理论储备、广泛的社会互动和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灵通  李长安  
民国时期的审计清官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清官文化中的清廉、公正、刚正不阿等特点,又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清官文化:从忠君转向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从清官到选拔清官;从礼仪道德到民主法律制度。民国审计清官文化对当代的启示有:传承清官文化,反对"四风";推进制度建设,依靠法治反对腐败;审计领导垂范,推进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府审计思想,本文的目的是归纳它的特点及其启示。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相关历史文献,发现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有五大特点:从简单模仿日本审计制度到结合中国国情;注意事前审计;在机构设置、监察权行使方式和报告关系上实行监审合一;政府审计组织独立于行政组织,实行审计人员限制兼职和回避制度,确保人员独立;规定审计会议制度,推进民主审计。这一时期审计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有:目前政府审计组织的"行政型"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由全国人大审计委员会对财政预算进行事前审计,对于预算支出,非经审计核签国库不得支付;合并监察部与审计署为监审部,提高它的地位至副总理级;在审计法规中明确审计会议制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笑春  
法国审计法院成立于1807年,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议会,属于法国的财经司法系列,是对公共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最高机构。在法国第五共和国成立后,审计法院的地位越来越高。1946年和1958年宪法第47条规定:"法国审计法院协助议会监督政府的行为。它协助议会和政府对财经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社会保障机构执行财经法律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价。它通过公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审计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保证和促进依法审计,推动审计事业蓬勃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适应强化审计监督的需要,应当继续加强和改进审计法制工作。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审计法制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地回顾和思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胡志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审计实践产生了颇具价值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艰苦奋斗、勤勉节约、一丝不苟与一尘不染、坚持原则与勇于担当、实事求是、崇尚学习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艰苦奋斗与勤勉节约是基础,一丝不苟与一尘不染、坚持原则与勇于担当是关键,实事求是与崇尚学习是保障。革命根据地审计精神文化降低了代理成本,保障了战时供给,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根据地审计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启示: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反对"四风";不忘初心,坚持信念,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服务国家治理;强化学习,提高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瑞铧  朱灵通  喻均林  
研究许祖烈的政府审计思想可以丰富民国政府审计思想史研究。许祖烈的政府审计思想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审计对象、审计职责和审计目的上;政府审计是预算执行审计和制用审计,重在审查政府机关履行公共福利情况;精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一览检查法和测验抽查法等六种审计方法各有适用条件,应灵活运用;在现金、票据和财物等财产审计中,应审查财产是否存在舞弊、为企业所拥有、减损原因以及内部牵制制度健全性;在俸薪工饷与办公购置营造等费用审计中,要实地调查签到簿,防止吃空饷,调查不当招待和礼物,实地调查费用回扣和舞弊行为。许祖烈政府审计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有:推进政府审计与制度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制用审计,强化对各种盗用、挪用、占用、侵吞公共资产的审计;灵活运用多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远见  
石油危机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十分重视节能,制定了一整套的节能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保证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一、国外节能的特点。1.突出节能在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对节能实行战略管理。现在,国外无论国家大小,都非常重视节能的战略地位,制订周密节能计划。例如:美国在其能源战略中把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看成是能源的组成部分,同其它能源资源同等对待,政府甚至把节能放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建利  
潘天寿先生是现代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人生"而艺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艺术主张,是其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其一生艺术教育活动和创作实践的结晶,是其典范人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潘天寿先生视教育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将画画视为副业,而这往往为潘天寿研究者所忽视。正视和弘扬潘天寿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今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是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审计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与国民政府山东省审计的比较研究,总结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的特点,可以丰富审计比较史和中共党史研究。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的特点是:党通过对审计机构领导、审计人事领导和审计工作的指导及指示,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审计人员具有积极学习、勇于担当、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可贵的革命精神;采用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书面审计、实地审查、委托审查、集体会审和群众监督等多种审计方式方法。山东革命根据地审计对现代中国政府审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启示有:加强党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继承和发扬审计人员的学习精神、担当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式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相森  
国民政府时期,基于国家审计为财政司法监督的定性,国家审计制度基本按照审计机关超然独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思路构设。在中央设立审计部,在地方设审计处及审计办事处,并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机关的审计。这种由中央审计机关垂直领导、全面管理下级审计机关、统一负责全国审计事务的审计体制有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审计权威,提高审计效率。以史为鉴,当前我国地方审计制度改革应当理顺中央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构建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审计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