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3)
2023(11815)
2022(9679)
2021(8842)
2020(7503)
2019(16419)
2018(16049)
2017(30701)
2016(16554)
2015(18321)
2014(18452)
2013(17936)
2012(16565)
2011(14982)
2010(15544)
2009(15269)
2008(14618)
2007(13678)
2006(12117)
2005(11299)
作者
(47499)
(39527)
(39211)
(37592)
(25137)
(18988)
(18063)
(15119)
(14923)
(14395)
(13554)
(13396)
(12918)
(12676)
(12669)
(12439)
(11524)
(11469)
(11283)
(11207)
(9880)
(9669)
(9558)
(9039)
(8993)
(8973)
(8900)
(8619)
(7987)
(7685)
学科
(61402)
经济(61301)
管理(54701)
(52255)
(44213)
企业(44213)
(28580)
金融(28577)
(27548)
银行(27535)
(26524)
中国(26312)
方法(24120)
(24007)
(22715)
数学(20157)
数学方法(19930)
(16592)
业经(16196)
(16145)
财务(16092)
财务管理(16057)
企业财务(15427)
(13864)
地方(13406)
(13207)
理论(12558)
体制(11920)
中国金融(11479)
(11272)
机构
大学(235180)
学院(233644)
(95196)
经济(92900)
管理(85074)
研究(77831)
理学(70581)
中国(70213)
理学院(69824)
管理学(68624)
管理学院(68178)
(54512)
(49669)
科学(44728)
财经(41258)
(38729)
中心(38640)
(37635)
(37291)
(35665)
研究所(34330)
北京(31664)
经济学(31003)
业大(30885)
财经大学(30873)
(30840)
(28914)
师范(28576)
(27993)
经济学院(27827)
基金
项目(146868)
科学(115649)
研究(109371)
基金(107225)
(92487)
国家(91673)
科学基金(78988)
社会(70522)
社会科(66877)
社会科学(66861)
(57247)
基金项目(55662)
教育(50735)
自然(49636)
自然科(48483)
自然科学(48470)
(47952)
自然科学基金(47652)
资助(44096)
编号(43375)
成果(37614)
重点(33590)
(33117)
(32884)
课题(31503)
(31099)
(30790)
(30528)
国家社会(29567)
创新(29226)
期刊
(109330)
经济(109330)
研究(77802)
中国(54497)
(45655)
(44532)
金融(44532)
学报(36469)
管理(34324)
(33356)
科学(31976)
大学(28602)
教育(26832)
学学(26722)
财经(22621)
农业(20857)
技术(20255)
(19222)
经济研究(16595)
业经(15798)
问题(13753)
理论(12447)
财会(11414)
(11368)
实践(11137)
(11137)
(10888)
图书(10749)
现代(10467)
会计(10449)
共检索到37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性极大,直接影响了经济系统、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信用与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康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控制机制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风险等级评价无论对事前主导性控险抑或是事后督导型化险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能够提高运作金融资源效率,使金融主体的功能达到耦合和高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颜苏  王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宣布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标志着我国现行"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开始按照"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要求进行方向性调整。2017年11月8日金稳会首次会议召开,明确五项主要职责。下一步,应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做实金稳会,使其有序运转,依法履职,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体看,一是在厘清定位的基础上明确金稳会的权限;二是确定人员组成,细化金稳会下设日常支持型组织的具体架构和运转机制;三是优化运作机制,包括确立定期会议和不定期会议相结合的工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品显  
目前,我国学界和业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内涵和传播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和内涵,论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全局性、内生性、传染性、或然性等基本特征,进而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播机制: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来看,银行间拆借市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传播渠道,金融衍生品则成为助推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支付结算系统来看,支付结算系统的崩溃会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进而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瘫痪;从市场信心因素来看,银行挤兑造成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当中跨市场传染,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的投资人大量结清或赎回交易头寸现象也是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资产价格层面来看,在金融机构所持资产高度相关的情形下,资产价格波动容易导致金融机构产生羊群行为,进而产生流动性急剧收缩、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的系统性风险。为此,要准确理解和掌握金融风险传播的规律性,摸清金融风险源,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对于金融体系中源头性、倾向性的风险问题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切断风险传播渠道,降低风险传染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叙果  蔡则祥  
中国客观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却没有转化为金融危机,形成了令西方世界困惑的“中国之谜”,“谜底”就是中国有效的隐性政府担保机制。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担保机制发挥作用的原理,指出该机制的局限性,也提出了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基础的担保机制的修正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妮  
本文构建了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入了外生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测算了我国各省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采取空间溢出效应对该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具备较强非对称性质,风险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省份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意  荆中博  
本文将降价抛售传染机制和破产传染机制同时纳入到银行网络模型中,以研究变动冲击下的风险生成机理。特别地,本文构造了适合分析多轮传染、不同冲击下的时间维度以及机构、资产空间维度系统性风险相关指标,并创新性构建度量机构之间、资产之间的间接关联性指标。研究发现,不同力度的冲击作用下,由于大量银行去杠杆或者存在银行破产现象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呈现跳跃式上升趋势。在小冲击下,主要通过去杠杆降价抛售传染机制生成风险,大冲击下则主要通过银行破产传染机制生成风险。影响因素方面,银行体系间接关联性越强、银行杠杆偏度越低以及杠杆水平越高,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越大。特别地,杠杆偏度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用比杠杆水平指标更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航  颜大为  王蕊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金融科技能够助推金融机构转型升级,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加快系统性风险的扩散,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首先分析金融科技对系统性风险扩散的影响表现,然后基于信息技术的影响机制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机制两个视角研究上述表现的原因。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会增强社会信用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阻碍系统性金融风险扩散,但也会增强金融脆弱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加剧风险扩散。因此,金融机构和组织应加强数据收集处理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货币当局应控制货币结构,更好地防范和减弱系统性金融风险扩散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贤忠  
当前,我国针对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也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金融制度性缺陷,致使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因此,正视金融风险隐患,分析成因和根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央行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靳凤菊  
何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信息中断,融资、清算和支付结算、金融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的丧失;美国考夫曼认为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通  
<正>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必然属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倒闭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提高紧急状态下风险研判的准确性,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2024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对系统性风险要有认定办法”。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定框架。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军  
金融危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总结和反思,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10年6月29日,美国参众两院对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达成一致,标志着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时代。在这些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中,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近年来金融风险不停地在股票、房地产、债券、互联网金融和外汇等市场之间游走,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金融风险高发期。而增长持续减速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下降,催生大量的僵尸企业并推动金融风险的快速积累;同时杠杆率剧升,流动性充裕与投资机会不足同时并存;一些领域的金融创新比如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在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而实施多年的"政府兜底"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建议政府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该高度关注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配合,保持经济与金融的相对稳定。第二,放弃政府兜底,强化市场纪律,及时释放风险点,尽快处置僵尸企业与僵尸金融机构。第三,改革金融监管框架,改善政策协调,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一旦条件成熟走向混业监管,建议考虑采用双峰监管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