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2)
2023(9740)
2022(7726)
2021(7137)
2020(5708)
2019(12699)
2018(12661)
2017(24099)
2016(12804)
2015(13970)
2014(14211)
2013(13443)
2012(12121)
2011(10992)
2010(11462)
2009(10905)
2008(10613)
2007(10084)
2006(9274)
2005(8557)
作者
(35979)
(29937)
(29696)
(28371)
(19311)
(13979)
(13367)
(11350)
(11339)
(10947)
(10124)
(9956)
(9866)
(9684)
(9360)
(9348)
(8968)
(8658)
(8632)
(8521)
(7631)
(7286)
(7182)
(7005)
(6846)
(6797)
(6727)
(6581)
(5948)
(5913)
学科
(48562)
经济(48512)
管理(45518)
(45120)
(38529)
企业(38529)
中国(17979)
技术(16811)
(16591)
方法(15031)
业经(14467)
(13390)
技术管理(12074)
(12029)
(11740)
数学(11501)
数学方法(11292)
地方(11112)
农业(10975)
理论(10319)
(10238)
银行(10230)
(10192)
(9855)
(9086)
金融(9085)
(8699)
贸易(8688)
(8445)
(8211)
机构
学院(185189)
大学(183488)
(75983)
经济(74277)
管理(72059)
研究(61418)
理学(60654)
理学院(60061)
管理学(59114)
管理学院(58749)
中国(48138)
(38559)
(37766)
科学(35620)
(30809)
(29815)
财经(28692)
中心(28425)
研究所(26564)
(26007)
(25851)
师范(25789)
(25256)
(24572)
北京(24491)
业大(23077)
经济学(22567)
(22260)
财经大学(20837)
师范大学(20220)
基金
项目(116121)
科学(93637)
研究(90707)
基金(83170)
(70942)
国家(70266)
科学基金(61636)
社会(58152)
社会科(55136)
社会科学(55125)
(46948)
基金项目(42980)
教育(42038)
(38856)
自然(37675)
编号(37317)
自然科(36864)
自然科学(36858)
自然科学基金(36262)
资助(32161)
成果(31950)
(29763)
课题(27208)
创新(26711)
重点(26231)
(26067)
(25115)
国家社会(23707)
(23010)
项目编号(22973)
期刊
(92640)
经济(92640)
研究(61315)
中国(41585)
管理(31660)
(29254)
教育(27535)
(24519)
科学(24136)
学报(23860)
(21153)
金融(21153)
大学(19287)
技术(18775)
学学(17583)
农业(16396)
业经(15815)
财经(15156)
经济研究(14257)
(13197)
问题(11885)
科技(10959)
图书(10380)
技术经济(10298)
(10007)
论坛(10007)
现代(9669)
(9582)
(8701)
国际(8301)
共检索到293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涂俊  
本文分析了泰国近年来的创新政策变化以及相应的国家创新系统转型过程,剖析系统内各活动主体在经济危机前后的转变。泰国政府通过推动以“他信经济学”为特征的创新政策,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创新系统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进步。总结泰国创新系统的转型特征,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创新政策方面的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檀慧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摆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提出了实施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教育创新是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我国的教育创新系统尚未全面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教育领域也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在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实施政策与制度创新是推进我国教育创新的关键举措,创建"5+1"的新国家创新体系、科教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等是建设系统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的可行之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史卫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难"问题,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当前科技政策忽略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微观主体。应尽快推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改革,注重科技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对科研机构专门立法,明确科研院所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尽快完善科研院所保障体系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毅梅  李兆友  孙庆梅  
21世纪以来,为适应国际竞争规则,我国对技术创新政策不断调整,以加快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提高。通过从侧重引进国外技术到注重自主创新的政策转变,从"政府主导""政府推动"到"市场拉动"的技术创新政策导向转化,从技术创新政策的不健全到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形成及日益完善,从传统技术创新到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转变4个方面,探析21世纪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动态演变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昭锋  赵洪  
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政策的特点研究南通工学院经济贸易系陈昭锋海门市三和镇人民政府赵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间市场竞争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和激烈化,使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在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实践证明,高新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佘硕  王巧  张璐  
以创新政策为自变量,以城市综合创新指数为因变量,采用城市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了在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地方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的综合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等级在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驱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对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普通城市的创新政策驱动效果更明显;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虽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并未改善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李金宝  
在对技术创新及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法论意义,并提出把创造适宜环境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及加快国家信息网络和平台建设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俞立平  沈洁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以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尼系数、耦合协调度和重心测度其特征及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创新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各地区创新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创新政策的差距都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之间协调度的提高可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二者在空间上的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协调性有待发展;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好,但各地短板不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