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6)
2023(9254)
2022(7817)
2021(7191)
2020(6133)
2019(13462)
2018(13501)
2017(24391)
2016(13662)
2015(15329)
2014(15801)
2013(15007)
2012(14056)
2011(12735)
2010(13063)
2009(12753)
2008(13052)
2007(12336)
2006(10998)
2005(10334)
作者
(40632)
(33771)
(33642)
(32309)
(21493)
(16264)
(15405)
(12941)
(12870)
(12331)
(11619)
(11592)
(11163)
(10933)
(10923)
(10348)
(10097)
(9966)
(9955)
(9712)
(8803)
(8383)
(8264)
(7877)
(7823)
(7734)
(7544)
(7487)
(6849)
(6801)
学科
(49709)
经济(49605)
管理(46467)
(41681)
(34231)
企业(34231)
(17587)
(17146)
方法(17102)
(16930)
中国(15482)
数学(13299)
数学方法(13023)
(13002)
业经(12812)
(12740)
农业(11446)
理论(11287)
(10943)
银行(10920)
(10434)
金融(10426)
(10405)
(10365)
财务(10317)
财务管理(10288)
地方(10060)
企业财务(9750)
体制(9513)
教育(8704)
机构
大学(202322)
学院(200222)
(76323)
经济(74371)
管理(70871)
研究(69019)
理学(59061)
理学院(58375)
管理学(57202)
管理学院(56823)
中国(54087)
(43559)
(42834)
科学(41270)
(35458)
(33394)
(32926)
财经(31932)
中心(31854)
研究所(31340)
(28569)
(28300)
师范(27981)
业大(27711)
北京(27541)
(26434)
农业(25579)
(24752)
经济学(23509)
财经大学(23247)
基金
项目(124268)
科学(97210)
研究(93971)
基金(88567)
(76857)
国家(76144)
科学基金(64646)
社会(59329)
社会科(55975)
社会科学(55963)
(49111)
基金项目(45440)
教育(44300)
(41090)
自然(39588)
自然科(38656)
自然科学(38644)
编号(38575)
自然科学基金(37937)
资助(35886)
成果(34793)
课题(28605)
重点(28445)
(28442)
(27693)
(26136)
(25527)
(24739)
国家社会(24564)
创新(24012)
期刊
(95051)
经济(95051)
研究(64863)
中国(50385)
(37245)
学报(34463)
(32006)
教育(30256)
科学(29437)
管理(29269)
大学(26717)
学学(24864)
农业(20837)
(20614)
金融(20614)
技术(18124)
财经(17800)
(15371)
业经(14572)
经济研究(13865)
问题(12238)
(11665)
图书(10655)
(10245)
会计(10153)
(9926)
财会(9194)
(9187)
论坛(9187)
理论(9174)
共检索到325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一璞  
精准扶贫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之下,我国推行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扶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户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遵循有利于扶贫对象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准确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把握政策实施走向,探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菊  
精细化社会治理是对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引入共享发展理念,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达到协同共治的目标。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种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也应融入分权、合作和参与等治理理念,立足乡村体系,通过要素引进,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和扶贫对象等主体协同治贫。首先,应分析各扶贫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从而探讨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动力;其次,应明确各主体职责,以发挥各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资源;最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海燕  
现在我国在社会救助这一层面上,政府所能给予的职能表现出来是"提供"。这应划分为旧式的被动救济形式,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当代社会的大潮下,社会救助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而政府能做的,是在"供给"后再度"调整",例如:调节单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情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依蔓  刘影  
以多元主体协同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性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的指导,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教育质量内部管理机制、教育质量监督反馈机制、教育质量改进机制等,并从健全多元主体协同的教育质量管理组织和制度、搭建教育质量保障多元协同治理平台、强化多元主体协同的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落实高职院校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法敏  
在信息技术赋能下,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即普遍连接、互动参与和服务创新;在不发达地区,这种模式表现为促进平台广泛连接农户、推动贫困群体及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服务创新型生态系统。以平台为核心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在吸引众多主体参与的前提下,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协调和带动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扶贫。结合京东"跑步鸡"案例,提出电商扶贫的基本模式:在扶贫生态系统中,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发展可持续的特色化产业,并以此构建扶贫服务支点;农户在平台协同下,通过参与产业链获取市场机会以及直接参与生态系统的价值分配,进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积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艳琳  袁安  
科学选择的扶贫产业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对贫困农民更友好的公平分配可以实现产业精准脱贫。以现有的产业扶贫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学的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构建和多主体参与运作为核心,分析并解释了基于不同贫困层级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和内生的利益分享机制,认为持续的产业脱贫是外源性的产业扶贫与内生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统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曹新颖  
在对我国SI住宅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I住宅的涵义及特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根据角色职责及相互促进、制约关系,基于系统学和协同学理论,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多阶段、多参与主体、多目标和过程复杂的特征,建立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动力系统架构,明确影响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内外部动力,为制定促进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媚山  
旅游扶贫是一种借助旅游经济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与融合作用,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乡村旅游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产业推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明月  陈菲菲  汪三贵  仇焕广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但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产业扶贫基金,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参与产业扶贫,是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产业扶贫基金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利用5省10家企业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产业扶贫基金的带动方式及实施成效,进而探究产业扶贫基金模式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基金模式以基金的形式为贫困地区具有发展前景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注入资本,通过产业资本和贫困地区资源的结合,形成"产业基金+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村人口"的运行模式。产业扶贫基金通过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显著提高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与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基金具有资金使用效率高、产业扶贫精准度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产业扶贫基金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中还面临被投资企业经济利益与扶贫责任较难平衡等困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  张娟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施的一项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人民群体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职教集团与精准扶贫之间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职教集团通过推进精准扶贫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而精准扶贫的推进也需要职教集团多方主体的合力。职教集团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有政策、资源、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可以解决传统职教主体扶贫"单打独斗"的局面。因此,职教集团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来构建协同扶贫机制,通过关注精神扶贫来丰富文化、教育扶贫形式,通过整合集团资源来实现产教扶贫协同,进而能够不断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敏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苗头,如频繁检查、虚假迎检、"精准填表"、虚假脱贫、产业扶贫盲目跟风、"垒大户"、"堆盆景"、不切实际提前脱贫等。形式主义的生成机制复杂多元,如压力型体制、政治锦标赛、贫困群体在贫困治理中缺乏主体性、考核机制不科学等。为减少和杜绝形式主义,应适当为基层减压、加强扶贫干部的党性修养、确立贫困群体在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考核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智民  康芳  
乡村治理的效度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之大计。以基层政府、村"两委"、乡村精英和普通村民等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治本之策。对当前乡村多元主体在合作共治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加以聚焦,以参与能力提升、共同利益塑造、治理制度建设和治理技术优化四大抓手为举措推进乡村善治进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基本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文宇  
基于P县"万亩有机茶园"项目的考察表明:项目绩效与预期存在较大偏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农户(贫困农户)等项目主体基于各自的动机与利益诉求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地方政府缺乏约束;参与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难以兼顾;贫困农户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优化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机制必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协调沟通,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强部门间合作和工作人员培训;进一步下放项目权利,增强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户的主体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顺和完善脱贫机制、保障直接扶贫开发人力投入、补偿相对贫困群体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檀学文  
自从确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来,中国扶贫体制机制经历了快速创新和转型,2016年以来大范围地进入实践操作。目前,精准扶贫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合力攻坚、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广泛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机制被概括为六个方面,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对照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与现实需要还有诸多脱节、不适和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而从修补现行贫困识别机制、落实和强化县为主体的脱贫责任制、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