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7)
- 2023(4174)
- 2022(3441)
- 2021(3258)
- 2020(2719)
- 2019(6136)
- 2018(5921)
- 2017(11885)
- 2016(6684)
- 2015(7184)
- 2014(7206)
- 2013(7214)
- 2012(6792)
- 2011(6266)
- 2010(6264)
- 2009(5839)
- 2008(5962)
- 2007(5499)
- 2006(4824)
- 2005(4513)
- 学科
- 济(28285)
- 经济(28258)
- 业(19781)
- 管理(19355)
- 企(16394)
- 企业(16394)
- 方法(13244)
- 数学(11178)
- 数学方法(11058)
- 财(8867)
- 学(8492)
- 农(7478)
- 中国(7337)
- 制(6950)
- 业经(5918)
- 务(5850)
- 财务(5840)
- 财务管理(5826)
- 企业财务(5702)
- 结构(5428)
- 理论(5388)
- 融(5332)
- 金融(5331)
- 银(5329)
- 银行(5318)
- 体(5174)
- 行(5083)
- 产业(4796)
- 地方(4758)
- 贸(4647)
- 机构
- 大学(105296)
- 学院(103084)
- 济(42763)
- 经济(41984)
- 研究(37090)
- 管理(35650)
- 理学(30835)
- 理学院(30422)
- 管理学(29824)
- 管理学院(29615)
- 中国(27173)
- 科学(23970)
- 京(22109)
- 农(21221)
- 财(21187)
- 所(19981)
- 研究所(18289)
- 财经(17246)
- 农业(16888)
- 业大(16579)
- 中心(15815)
- 江(15815)
- 经(15733)
- 范(14509)
- 师范(14310)
- 经济学(14150)
- 北京(13554)
- 财经大学(13014)
- 院(12761)
- 经济学院(12725)
- 基金
- 项目(67451)
- 科学(53453)
- 基金(50570)
- 研究(46620)
- 家(45595)
- 国家(45243)
- 科学基金(37936)
- 社会(30650)
- 社会科(29219)
- 社会科学(29209)
- 基金项目(26374)
- 省(25609)
- 自然(25059)
- 自然科(24501)
- 自然科学(24492)
- 自然科学基金(24105)
- 划(22186)
- 教育(21610)
- 资助(20986)
- 编号(16987)
- 重点(15863)
- 部(15648)
- 成果(14550)
- 发(14074)
- 性(13921)
- 创(13597)
- 国家社会(13328)
- 教育部(13213)
- 科研(13166)
- 创新(12838)
共检索到15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贵生
1983年我国粮食生产由供求紧张出现了松动。据1982年统计,全国粮食商品需求量为1,920亿斤。1983年由于可提供商品量达到2,300亿斤,供求盈余300多亿斤,这和我国广大农村户户有余粮及某些省发生的卖粮难、贮粮难的“过剩”现象是一致的。 粮食过剩现象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由自食性生产转入商品生产新的阶段之后,国家的粮食对策没有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大幅增加,导致粮食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等问题。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调整粮食品种结构,采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价补分离"等举措,推进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进口 优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瑞娜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制度 市场供求 私营资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大幅增加,导致粮食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等问题。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调整粮食品种结构,采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价补分离"等举措,推进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规模急剧放大,到201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我国粮食生产量的19.81%,粮食进口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多年来在粮食进口领域表现出的品种结构失衡、来源地过于集中及进口时点选择不尽合理等问题也随着进口规模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剖析了粮食进口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当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优化粮食进口品种结构、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及构建有效的粮食国际贸易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进口 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夏薇
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社会上出现了粮食过剩的舆论,有些看法甚至认为应该取消农业补贴,放开土地流转和耕地使用。针对当前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从以下4个方面重新展开分析和探讨:"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供需关系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供需关系的时空变化以及不确定性风险。分析认为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需求缺口,具体表现为功能性缺口、质量性缺口、增长速度缺口和结构性缺口。目前普通认同的"紧平衡"是政府持续高强度扶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市场存在扭曲。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供与需的内涵是动态发展的。短期不平衡是恢复到长期相对平衡的必然过程,是当前粮食供需关系新常态。更重要的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粮食价格 粮食过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作为农业供给领域中重要的一环,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粮食供给侧面临的八大紧迫形势,结合中央提出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改革战略导向,并指出了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势 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立锋 董艳玲
随着国内外粮食发展环境变化,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粮食安全形势既出现新问题,也面临新机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就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新问题,把握新机遇,以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改革切入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和平 王大为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一段时期内,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提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粮食产业的各个方面,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坚持以我国粮食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的发展理念破解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粮食种植结构、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莎 向平安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逐渐走向深度改革优化的道路。由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其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是重中之重,所以农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围绕粮食供给这一主题。中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在满足其本省粮食消费的同时,也为保障全国的粮食供应做出重大贡献。鉴此,本文以我国中原地区的粮食流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原地区粮食流通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指出在其转型过程中的可实现路径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帮助我国中原地区早日实现粮食流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流通 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和平 王大为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一段时期内,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提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粮食产业的各个方面,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坚持以我国粮食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的发展理念破解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粮食种植结构、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晓梅 姚凤阁
我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对农业经济增长逻辑不断深入认识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改革经验借鉴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工作主线。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的重责,研究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作用突出。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基础上,从农民收入构成入手,找出粮食主产区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主产区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霞
[目的]对四川省粮食生产变化、供给侧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政策提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对策,为四川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应用Excel软件对19852016年四川省粮食总产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粮食单产和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粮食总播种面积和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人口数量等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化整理,统计和比较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的动态变化及其供给侧结构特征。[结果](1)总产量基本稳定在3 0003 500万t之间,32年间增产23年,减产9年。近11年来单产连续增长,变
关键词:
粮食 生产变化 供给侧 结构调整 四川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