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4)
2023(4867)
2022(3340)
2021(2864)
2020(2262)
2019(4909)
2018(5115)
2017(9976)
2016(5508)
2015(6469)
2014(6706)
2013(6130)
2012(5312)
2011(4797)
2010(4873)
2009(4715)
2008(4819)
2007(4653)
2006(4351)
2005(4294)
作者
(16613)
(13655)
(13602)
(12995)
(8745)
(6523)
(6217)
(5361)
(5165)
(4963)
(4759)
(4674)
(4577)
(4513)
(4446)
(4160)
(4036)
(4010)
(3933)
(3850)
(3662)
(3422)
(3385)
(3287)
(3151)
(3132)
(3014)
(2991)
(2708)
(2706)
学科
(24509)
经济(24483)
(15642)
管理(15309)
(11289)
企业(11289)
(10706)
中国(9875)
业经(8460)
农业(6679)
方法(6160)
(5844)
(5599)
理论(5556)
地方(5535)
(5435)
(5014)
发展(4838)
(4816)
(4772)
教育(4402)
产业(4206)
数学(4173)
数学方法(4124)
(4059)
银行(4054)
(3933)
(3884)
(3871)
金融(3870)
机构
学院(85776)
大学(84761)
(34101)
经济(33418)
研究(30542)
管理(27512)
中国(23174)
理学(22663)
理学院(22389)
管理学(21954)
管理学院(21791)
科学(18637)
(18631)
(16701)
(16645)
(16046)
(14676)
研究所(14390)
(13902)
师范(13801)
中心(12945)
财经(12937)
农业(12903)
业大(12139)
(11740)
北京(11692)
(11559)
师范大学(10963)
经济学(10779)
(10393)
基金
项目(50232)
研究(39653)
科学(39440)
基金(34908)
(30324)
国家(30020)
社会(25372)
科学基金(25024)
社会科(23940)
社会科学(23930)
(20314)
教育(18146)
基金项目(17847)
编号(17299)
(16620)
成果(14744)
自然(14059)
自然科(13700)
自然科学(13697)
自然科学基金(13452)
资助(13095)
课题(12466)
(11821)
重点(11766)
(10768)
国家社会(10659)
(10413)
(10264)
(9938)
发展(9805)
期刊
(46391)
经济(46391)
研究(31013)
中国(19293)
(17256)
学报(14805)
教育(14064)
(13409)
科学(12781)
农业(11843)
大学(11472)
管理(11096)
学学(10522)
业经(9798)
经济研究(8293)
(8018)
金融(8018)
技术(7856)
财经(7809)
(6808)
问题(6678)
(6180)
商业(5935)
图书(5550)
(5073)
世界(4744)
现代(4685)
(4496)
书馆(4404)
图书馆(4404)
共检索到138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遐见  
本文就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企业面临现代物流的挑战以及粮食流通业具有发展现代物流得天独厚的条件进了行剖析。提出 :根据我国粮食行业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形势发展需要 ,宜组建有中国特色的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战略步骤 :( 1)以大型粮食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为主体 ,以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目标 ,抓大放小进行资产重组 ;( 2 )组建好物流中心性的省级中心批发市场与市县级现货批发市场 ;( 3 )用现代物流技术改组和提升粮食流通产业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 4 )加强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遐见  郭晓东  
粮食流通企业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进一步发展的生存空间,其关键是要尽快确立起现代物流理念,正确估价自身潜力与不足,突破行业局限,合理定位,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粮食物流发展道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遐见  
江苏粮食流通业在中国入世后面临着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和挑战。在2010年之前,政府应遵循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利用WTO有关优惠条件、江苏区位优势以及快速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对现代物流业的市场需求,加强对粮食流通业的引导、发掘和大力扶持,进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粮食企业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开拓市场,对粮食资源开展优化重组和现代物流技术改造,强化体制和机制自主创新,推进粮食物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声俊  
改革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粮食经济的两大主题。指引粮食流通改革的主旨是开创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新体制。贯穿粮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开创粮食经营产业化。实现这两大主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粮食流通改革是粮食经济的根本动力;粮食经济发展又为深化粮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和源  邹永春  何谢带  陆国煌  
实现农业和粮食业的现代化,是广东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找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粮食生产发展缓慢,1993年粮食总产比1978年只增加119万t,增长7.9%,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广东人多地少,加上外来人口近1000万人,以及工业、饲料发展的需要,粮食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1629万t,而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2400万t。粮食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后能否稳定发展广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和源  邹永春  何谢带  陆国煌  
实现农业和粮食业的现代化,是广东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找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粮食生产发展缓慢,1993年粮食总产比1978年只增加119万t,增长7.9%,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广东人多地少,加上外来人口近1000万人,以及工业、饲料发展的需要,粮食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1629万t,而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2400万t。粮食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后能否稳定发展广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遐见  
在中国“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粮食流通业面临着现代物流的挑战 ,暴露出许多弊端 ,同时又有多年累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对其资产进行优化重组和技术改造 ,拓展其功能 ,转换经营机制 ,就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为了把湖南由粮食生产大省转变为加工大省、流通大省、粮食强省,省粮食局提出以新型工业化思路推动粮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理念,谋划"大产业、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杜春  
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然。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小立  周敬明  刘新平  
解决 10多亿人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第一主题 ,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而粮食安全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因此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种粮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粮食转化效益 ,保护和改善粮食生产者和主产区经济利益和经济状况 ;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遐见  
本文研究了我国粮食流通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流通企业应积极整合资源,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中尚存在许多不适应WTO和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弊端。为此,粮食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应共同打造粮食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平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中国粮食流通改革论丁声俊本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粮食史,是一部改革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步早、举措多、成效大。然而,客观而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还急需深化改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条件下,深化粮改更具有复杂性:既涉及经济制度、经济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课题组  
一、目标模式 我们在对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初级的粮食“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模式和“一五”至“六五”时期(1953—1985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国家定购,粮食流通彻底实现市场化;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取消行政定价;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彻底推向市场,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真正成为独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