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3)
2023(2310)
2022(1879)
2021(1820)
2020(1466)
2019(3275)
2018(3364)
2017(6040)
2016(3527)
2015(4095)
2014(4027)
2013(4167)
2012(3998)
2011(3974)
2010(4065)
2009(4001)
2008(4194)
2007(3848)
2006(3671)
2005(3371)
作者
(12727)
(10630)
(10578)
(9910)
(6679)
(5264)
(4768)
(4222)
(4075)
(3856)
(3809)
(3792)
(3703)
(3613)
(3493)
(3157)
(3078)
(3021)
(3013)
(2924)
(2731)
(2695)
(2594)
(2547)
(2454)
(2383)
(2347)
(2242)
(2174)
(2131)
学科
(13979)
经济(13966)
管理(12330)
(8695)
资源(6469)
(6203)
(6175)
企业(6175)
(6074)
土地(5135)
方法(4484)
(4162)
农业(4051)
中国(4024)
理论(3783)
业经(3365)
环境(3312)
(3159)
数学(2977)
数学方法(2932)
(2928)
地方(2748)
教育(2663)
人事(2586)
人事管理(2586)
经济学(2550)
问题(2504)
生态(2482)
(2435)
(2354)
机构
大学(62191)
学院(60890)
研究(23590)
(21699)
管理(21459)
经济(21193)
中国(18518)
理学(17431)
理学院(17207)
管理学(16898)
管理学院(16784)
科学(16633)
(15491)
(14715)
(13421)
研究所(12299)
农业(12293)
业大(11061)
(10543)
(10506)
师范(10484)
(10231)
中心(10196)
北京(9318)
科学院(8475)
师范大学(8464)
(8352)
(8105)
财经(8053)
(7806)
基金
项目(37874)
科学(28976)
研究(27176)
基金(26916)
(25022)
国家(24804)
科学基金(19769)
社会(16422)
社会科(15472)
社会科学(15465)
基金项目(14226)
(14187)
自然(13093)
自然科(12541)
自然科学(12537)
(12525)
自然科学基金(12324)
教育(11662)
编号(11656)
资助(10564)
成果(9968)
重点(8932)
(8512)
(8359)
课题(7705)
计划(7114)
国家社会(7068)
(7058)
科研(6968)
中国(6878)
期刊
(28528)
经济(28528)
研究(17393)
中国(15805)
(13888)
学报(13556)
科学(12039)
农业(9889)
大学(9101)
学学(8243)
(8033)
资源(7402)
管理(7241)
教育(7232)
图书(6270)
(5963)
财经(5112)
书馆(4889)
图书馆(4889)
业经(4566)
(4460)
技术(4403)
问题(4358)
(3854)
(3517)
金融(3517)
世界(3151)
业大(3047)
(3024)
论坛(3024)
共检索到98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波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邹亚锋  刘耀林  孔雪松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越来越突出,粮食供求偏紧运行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储备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储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关键渠道和最重要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然而,从我国目前耕地的现状与走势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亟待深入研析,采取积极措施以保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广宇  蔡运龙  
福建省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质量下降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文中分析了福建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状况。研究表明 ,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 ,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福建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 ,进口是必要的 ,但根本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 ,防治耕地退化 ,立足全部国土 ,广辟非耕地食物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彬  武恒  
利用1978年以来30年的耕地资源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特征,探讨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有呈直线递减趋势,其中耕地资源总量年均减少率为0.24%,人均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率为1.15%。(2)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具有较明显波动性,粮食安全仍将面临着很大挑战。(3)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则主要受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影响。1978年以来,耕地资源数量逐渐成为影响该省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叶宏亮  任婉婉  
本文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框架探讨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内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高强度耕地利用模式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演进路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耕地利用模式在短期会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在长期将导致耕地资源的供给质量严重恶化;在国外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采用虚拟贸易的方法衡量中国耕地资源的潜在供给缺口。结果表明,尽管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战略在短期会带来耕地资源的数量节约效应,但在长期将形成巨大的耕地资源潜在供给缺口,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雅兰  
耕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资源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现状,从耕地保护制度、经济约束机制、农业技术支撑、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护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蓉珍  李龙  
该文以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陕北地区1996~2006年耕地动态变化与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法,在分析陕北地区1996~2006年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的变化特点:陕北地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值是0.219hm2,耕地压力指数的平均值K是1.389。K值远大于1,因此耕地压力较大。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陕北地区耕地动态平衡与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些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雅丽  张常新  
在明确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人口发展态势、人均粮食消费情况相关统计数据,参考了美国、印度等国的实际情况得知,贫困问题的解决、人口迅速增长、膳食结构改变、生物能源开发等引起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威胁粮食安全,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增长潜力不足、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耕地退化等耕地供给减少的发展趋势挑战粮食安全。针对粮食供需矛盾的现实,笔者从维护土地生态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遏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控制人口增长以及改变消费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推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胡敢  郭娴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应采用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防治土地资源退化,加强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建立复合高效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