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953)
- 2022(3430)
- 2021(3390)
- 2020(2989)
- 2019(6789)
- 2018(6883)
- 2017(12877)
- 2016(7557)
- 2015(8725)
- 2014(8812)
- 2013(9086)
- 2012(8339)
- 2011(7438)
- 2010(7957)
- 2009(7898)
- 2008(8362)
- 2007(8349)
- 2006(7873)
- 2005(7483)
- 2004(6913)
- 学科
- 管理(35158)
- 业(30215)
- 企(28591)
- 企业(28591)
- 济(25299)
- 经济(25263)
- 财(13690)
- 制(12511)
- 方法(9312)
- 务(9289)
- 财务(9244)
- 财务管理(9217)
- 企业财务(8696)
- 体(8034)
- 中国(7780)
- 农(7713)
- 业经(7430)
- 理论(7247)
- 银(7219)
- 银行(7209)
- 体制(7098)
- 行(6650)
- 策(6646)
- 数学(6336)
- 数学方法(6158)
- 学(6104)
- 度(5652)
- 制度(5650)
- 划(5638)
- 和(5435)
- 机构
- 大学(111352)
- 学院(109929)
- 管理(43593)
- 济(40008)
- 经济(38655)
- 研究(34696)
- 理学(33490)
- 理学院(33103)
- 管理学(32657)
- 中国(32499)
- 管理学院(32397)
- 财(26601)
- 京(24983)
- 江(20875)
- 科学(20195)
- 所(18824)
- 财经(18355)
- 中心(17275)
- 州(17071)
- 北京(16845)
- 经(16258)
- 研究所(15941)
- 农(15524)
- 范(15328)
- 师范(15246)
- 省(15150)
- 财经大学(13179)
- 业大(12815)
- 系(12161)
- 人民(12160)
- 基金
- 项目(54668)
- 研究(42632)
- 科学(41762)
- 基金(37579)
- 家(31937)
- 国家(31611)
- 科学基金(26603)
- 社会(24722)
- 社会科(23212)
- 社会科学(23198)
- 省(21220)
- 教育(20349)
- 基金项目(18940)
- 编号(18680)
- 划(18245)
- 成果(17662)
- 自然(16995)
- 自然科(16550)
- 自然科学(16544)
- 资助(16434)
- 自然科学基金(16242)
- 课题(13724)
- 重点(12262)
- 部(12166)
- 项目编号(11778)
- 性(11744)
- 年(11311)
- 发(10577)
- 教育部(10483)
- 创(10442)
共检索到20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菊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过低、定价透明度差、定价动机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定价依据、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定价 问题 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波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麒麟
管理层收购的定价受收购参与各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管理层历史功劳的认定等因素的影响 ,每股净资产不能较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因此不适合作为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基本标准。在管理层收购的运作实务中应该公开竞价、规范收购程序、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监管系统 ,促进市场的有序化。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资产定价 每股净资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娥平
管理层收购定价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全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我国现在流行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的做法不够合理,也不应该考虑管理层的历史贡献。管理层收购定价要以市场化为方向,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一、收购主体不具备合法性 我国现行的管理层收购(MBO)主体在法律上存在障碍。目前,对管理层收购主体形成约束和限制的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政府为规范金融、证券市场而颁布的各种暂行条例等。MBO的收购主体一般是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职工持股会也可能参与到收购活动中来。虽然《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赖昭瑞
近些年在我国曾一度出现管理层收购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金来源问题、法律依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等。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股市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前,应停止国有股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转让。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现状 问题 反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桂芹
MBO是西方常见的企业并购模式,它在改善管理层激励、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模式,MBO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操作障碍。因此,必须为MBO运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融资 定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天荣
管理层收购 (MBO)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 ,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忠辉 舒晓村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日益受到重视,MBO作为一种激励方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MBO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争论,也遇到一些质疑。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地探索相关政策规定以规范MBO的实施。实施管理层收购时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是转让的定价问题,如何定价可能会影响到MBO的效果。本文结合案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贴现现金流量法、市场竞争价法、收益法等定价方法。此外在MBO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管理层融资难问题,可以考虑建立MBO基金的方法来解决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定价机制 融资基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珠明 陈建梁
假设竞争的并购企业之间、成功的并购者和目标企业之间关于协同效应与战略关系的信息不完美,管理者自大,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方法,研究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函数情形企业并购的时间和条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的产业价格增长性越好、波动性越大,目标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参数越高,产出价格弹性越大,目标企业的保留保证金越高,最优并购价格越高,因此实现并购的时间越长。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也会提高并购触发价格。而并购企业的期望协同效应与剥离期权价值的存在将加速并购。模型应用于管理层收购(MBO)的定价表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是可以定价的,只有通过公开市场拍卖,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佳 安峰 徐法
管理层收购在本质上是一种杠杆收购行为,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它在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中有着多种模式,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法律和市场两个方面的障碍。本文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方案设计与模式,重点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杠杆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东莲
本文通过剖析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的现状,揭示了我国MBO操作中的不透明和暗箱操作现象,提出了从收购主体合法性审计、定价审计、信息披露审计以及MBO后的审计等方面,对管理层收购审计的策略与重点。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MBO 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