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5)
- 2023(13047)
- 2022(10390)
- 2021(9408)
- 2020(7620)
- 2019(17015)
- 2018(16674)
- 2017(32390)
- 2016(17788)
- 2015(19867)
- 2014(20135)
- 2013(19653)
- 2012(18422)
- 2011(16556)
- 2010(17242)
- 2009(16055)
- 2008(16301)
- 2007(14933)
- 2006(13674)
- 2005(12744)
- 学科
- 济(91440)
- 经济(91360)
- 管理(56520)
- 业(51072)
- 企(42038)
- 企业(42038)
- 财(30871)
- 方法(27881)
- 中国(25944)
- 地方(24427)
- 数学(23555)
- 数学方法(23289)
- 农(22443)
- 业经(19787)
- 制(18695)
- 学(17882)
- 策(15068)
- 务(14943)
- 财务(14907)
- 财务管理(14858)
- 农业(14714)
- 地方经济(14415)
- 企业财务(14222)
- 财政(14095)
- 银(14049)
- 银行(14038)
- 体(13504)
- 行(13378)
- 融(13126)
- 金融(13125)
- 机构
- 学院(260986)
- 大学(259646)
- 济(118315)
- 经济(115933)
- 管理(94982)
- 研究(94326)
- 理学(79716)
- 理学院(78819)
- 管理学(77658)
- 管理学院(77115)
- 中国(71675)
- 财(62830)
- 京(54028)
- 科学(53221)
- 所(47849)
- 财经(45741)
- 研究所(42462)
- 江(42205)
- 经(41194)
- 中心(41094)
- 农(38088)
- 经济学(37983)
- 范(35283)
- 师范(35024)
- 北京(34421)
- 经济学院(33655)
- 院(33363)
- 州(33183)
- 财经大学(33166)
- 业大(31799)
- 基金
- 项目(157986)
- 科学(124757)
- 研究(119811)
- 基金(114354)
- 家(98299)
- 国家(97411)
- 科学基金(83247)
- 社会(78946)
- 社会科(74837)
- 社会科学(74815)
- 省(60745)
- 基金项目(58146)
- 教育(54101)
- 划(50535)
- 自然(49565)
- 自然科(48426)
- 自然科学(48414)
- 编号(48232)
- 自然科学基金(47574)
- 资助(46703)
- 成果(42217)
- 重点(35793)
- 发(35757)
- 部(35134)
- 课题(34693)
- 国家社会(33394)
- 性(33184)
- 创(31816)
- 教育部(30682)
- 人文(29944)
- 期刊
- 济(146558)
- 经济(146558)
- 研究(90192)
- 中国(54560)
- 财(53374)
- 管理(38367)
- 学报(37131)
- 农(36454)
- 科学(34708)
- 大学(28980)
- 融(28968)
- 金融(28968)
- 教育(28216)
- 学学(27286)
- 财经(25420)
- 经济研究(24826)
- 农业(23931)
- 经(22026)
- 技术(21855)
- 业经(21144)
- 问题(18897)
- 贸(15371)
- 技术经济(14006)
- 国际(13182)
- 世界(12986)
- 现代(12786)
- 图书(12762)
- 业(12037)
- 版(11979)
- 统计(11890)
共检索到42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玉刚 俞忠英
本文研究权威主导型策略性市场化改革与财政公共化转型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一个基于我国改革实践的动态分析框架,笔者得出:政府供给范围的"越位"与"缺位"作为经济转轨中前期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条件合理性"。而这一条件就是权威主导型改革承诺的动态可信性。"职责同构"的"权威+官僚体系"执政模式有利于保障可信性问题,但不利于最优公共政策的竞争性发现和弹性调整。强化权威推动型的二次改革,从政府派生型"无形之手"到市场自发型"无形之手",并完善横向的党内民主和竞争机制,理顺纵向的政府内分工机制,才能真正顺利实现经济市场化转轨与财政公共化转型的协同演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经济增长目标所引致的策略性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将会产生长远影响。利用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策略性财政政策与产业协同集聚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压缩社会服务性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和扩张土地财政等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以及落实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负面影响。此外,空间视角下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对本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深化政绩考核机制、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完善制度环境等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民众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兴华
略论转轨时期财政投资职能程兴华一、财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的关系,首先取决于固定资产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其次取决于社会再生产与财政的关系。固定资产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重要而特殊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杰长
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先后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转轨基本上遵循了所谓“休克疗法”。只有部分国家后来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时才作了一些微调。这些国家的“休克疗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政治动荡、生产滑坡、财政状况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崇明
财政与“公共经济论”邱崇明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如何正确评价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论,这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下财政理论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公共经济论”是一种财政模式,而非财政本质的理论财政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财政理论的基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结合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效果角度对我国的财政干预与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发现在转轨背景下,我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实质上使得财政政策衍生出了许多西方政策所不具有的效应,使财政干预除影响到经济增长以外,还作用于经济结构、发展基础等许多方面。基于此前提,本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 政策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辜秋琴 恩佳 朱方明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时代所需,环境所迫,而且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层次性以及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的策略性问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行为 层次性 策略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本文基于财政视角,利用省际数据实证分析了为获取竞争的相对优势,辖区政府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及其随时间的转换特征,以及策略选择对FDI增长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竞争的外部性使辖区间财政政策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策略性,其中,粗放式的税价竞争一直是我国辖区间竞争的主要特征,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竞争策略正在由单纯的税价竞争向财政支出领域扩展。不仅如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辖区在竞争对象的选择上较竞争初期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辖区间激烈的财政竞争一方面使辖区内财政支出对非税收入的依赖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也使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辖区间财政竞争不仅使辖区吸收FDI溢出效应的能力下降,降低了...
关键词:
辖区间竞争 策略性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霜北 韩玲慧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财政分权能够通过增强制度约束来缓解动态过程中因事前事后承诺不一致而导致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地方上及地方间的竞争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软预算约束问题。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 财政分权 转轨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再平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预算软约束问题普遍存在。财政分权在通过地区竞争逐步缓解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同时,却使政府预算软约束愈演愈烈。解决的办法在于规范财政分权。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财政改革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环节,30多年财政改革之中蕴含着政府以目标为导向的决策逻辑。在经济增长和财政能力双重目标约束下,财政体制与政策内生于财政—政府框架之中。从实践历程看,中国财政改革经历了双重目标主导以及经济增长主导的两个阶段。在目前的经济增长约束主导期,其决策逻辑及偏好使财政制度及其改革逐渐呈现出资源配置失衡的路径。对失衡问题的解决要从改变政府决策逻辑及偏好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