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5)
2023(5999)
2022(4995)
2021(5042)
2020(4276)
2019(9690)
2018(10072)
2017(17103)
2016(10549)
2015(12343)
2014(12278)
2013(11252)
2012(10503)
2011(9555)
2010(9869)
2009(9011)
2008(9093)
2007(8568)
2006(7628)
2005(6810)
作者
(28809)
(24058)
(24053)
(22906)
(15682)
(11903)
(10984)
(9412)
(9316)
(9002)
(8388)
(8195)
(8024)
(7654)
(7615)
(7389)
(7198)
(7098)
(7052)
(6984)
(6334)
(6056)
(5849)
(5831)
(5629)
(5406)
(5350)
(5348)
(5044)
(4911)
学科
(30155)
经济(30114)
管理(26121)
(20498)
(17187)
企业(17187)
教育(11770)
理论(11682)
教学(11672)
中国(10693)
方法(10502)
(9729)
(9214)
地方(8797)
数学(7886)
数学方法(7551)
业经(7464)
(6885)
(6764)
学法(6665)
教学法(6665)
农业(6387)
(5956)
工作(5859)
研究(5568)
技术(5542)
学理(5254)
学理论(5254)
(5003)
(4928)
机构
大学(143551)
学院(138960)
研究(46246)
管理(43929)
(41207)
经济(39657)
理学(36619)
理学院(35975)
管理学(34715)
管理学院(34470)
中国(33155)
(32452)
科学(30919)
(27133)
师范(26935)
(24565)
(23724)
(23004)
(21854)
中心(21631)
研究所(21342)
师范大学(21220)
业大(20949)
北京(20626)
(20184)
教育(20177)
技术(19593)
农业(17997)
(16600)
财经(16360)
基金
项目(85505)
研究(67943)
科学(65109)
基金(55478)
(47411)
国家(46840)
科学基金(39469)
社会(36978)
(36813)
教育(36635)
社会科(34458)
社会科学(34444)
编号(30947)
(30697)
基金项目(29602)
成果(28476)
自然(25397)
自然科(24827)
自然科学(24821)
自然科学基金(24332)
课题(24110)
资助(22725)
(21007)
重点(19775)
项目编号(18465)
(18044)
(17972)
(17851)
大学(17803)
规划(17596)
期刊
(54769)
经济(54769)
研究(46418)
中国(41661)
教育(41610)
学报(25119)
(21278)
科学(20468)
大学(19628)
(19164)
管理(17848)
学学(16726)
技术(15405)
农业(14563)
图书(13928)
职业(10564)
书馆(10503)
图书馆(10503)
(9741)
金融(9741)
财经(9193)
(8318)
论坛(8318)
(8249)
业经(8241)
(8238)
(8181)
(8094)
问题(7092)
经济研究(6837)
共检索到229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玲  陶好飞  谢明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与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全面发展"需要"全面过程",而"全面过程"需要"全面认知"。过去30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改进,2013年出现了独立的"第二课堂"二级指标,但"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2016年以来,全国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第二课堂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属性,且因使用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数据积累与挖掘的条件。课题组选取了一所数据年份较长、数据类型丰富、数据记录完整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锥体视点结构,运用多值logit选择模型、负二项回归等量化分析方法,对学生在第二课堂不同课程平台的学习投入对科研发表、奖学金等级、综合测评成绩等学生教育产出的边际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思想引导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学习对各类教育产出的正向关联最显著,国际培养平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四六级成绩提升,校园文化平台学习对学生奖学金获得具有挤出效应,社团活动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与教育产出的关联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课题组提出了三点建议:增强关联,构筑互动显著的一二课堂共育模式;强化牵引,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善用资源,提升第二课堂对外部资源的利用效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庄青竹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创新人才的素质特质、第二课堂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穆泉伶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设置的系统性和技能性,在第二课堂实施中,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创新活动,开展科研训练,以竞赛促进学生实践,以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兵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更多体现学生自我,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知识,有针对性的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得"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智能",最终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王磊  
根据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分析了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阐述了清华大学开展研究生学术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学术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有效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娟  
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李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学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既要通过深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靳凯  苗汝昌  
高校第一课堂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制度体系。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第二课堂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二课堂教育形式灵活、内容广泛,以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出发点,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所发挥的育人作用也是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主要研究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驻青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体系,阐述了第二课堂的概念及重要性,并从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分析第二课堂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践做法,阐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高校第二课堂教育体系解决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支撑体系,以确保第二课堂规范、理性、高效地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应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合校内校外两线实践资源,设置能力导向、职业定向、就业去向课程体系,分适应导航阶段、情商培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就业能力提升阶段实施,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革,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方小京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着眼于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学的需求与教的供给的矛盾,通过对校内体育教育资源实施整合,提出了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设想和措施、步骤,从而论证了在高校开设体育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意义及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巧胤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淑霞  王艳素  边刚  刘磊  闰明涛  
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依托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以实验室为载体,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并以明确的制度和措施加以规范。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发展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建设第二课堂管理制度是开展好第二课堂的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紫辉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无疑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众多高校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以弥补第一课堂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但就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激励机制、运作机制、评价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严重制约着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质量,各高校还需从激励机制、运作机制、评价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第二课堂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妮娜  
当前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延续,要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着眼、从活动整合着手、从培养目标切入,构建包括创业课堂平台、创业实践平台、创业竞赛平台、学生创业组织平台在内的一体化创业教育平台。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应从根本上突破"为活动而活动,为竞赛而竞赛"的第二课堂发展弊病,使一、二课堂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大勇  罗敏  刘清才  
认为第二课堂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