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0)
- 2023(15139)
- 2022(13131)
- 2021(12272)
- 2020(10641)
- 2019(24100)
- 2018(23998)
- 2017(45539)
- 2016(25047)
- 2015(28638)
- 2014(28942)
- 2013(28506)
- 2012(26898)
- 2011(24572)
- 2010(24897)
- 2009(23067)
- 2008(23178)
- 2007(21195)
- 2006(18477)
- 2005(16812)
- 学科
- 济(110093)
- 经济(109979)
- 管理(70866)
- 业(70246)
- 企(57182)
- 企业(57182)
- 方法(48439)
- 数学(41625)
- 数学方法(40988)
- 中国(30688)
- 农(30126)
- 财(26689)
- 地方(26344)
- 业经(24227)
- 学(22959)
- 制(21197)
- 贸(20459)
- 贸易(20445)
- 农业(20337)
- 易(19747)
- 理论(18944)
- 银(17479)
- 银行(17433)
- 和(17219)
- 融(16952)
- 金融(16946)
- 行(16663)
- 技术(16211)
- 务(16182)
- 财务(16115)
- 机构
- 大学(370679)
- 学院(367874)
- 济(147280)
- 经济(143839)
- 管理(137754)
- 研究(126189)
- 理学(117751)
- 理学院(116286)
- 管理学(113870)
- 管理学院(113178)
- 中国(93452)
- 京(79501)
- 科学(77713)
- 财(68547)
- 所(64435)
- 农(62099)
- 研究所(58165)
- 中心(57933)
- 江(57646)
- 财经(53977)
- 业大(53972)
- 范(53891)
- 师范(53381)
- 北京(50476)
- 经(48742)
- 农业(48576)
- 州(46442)
- 院(44978)
- 经济学(44642)
- 师范大学(42924)
- 基金
- 项目(236807)
- 科学(185946)
- 研究(174283)
- 基金(169275)
- 家(146878)
- 国家(145559)
- 科学基金(124515)
- 社会(108379)
- 社会科(102595)
- 社会科学(102568)
- 省(94363)
- 基金项目(89112)
- 教育(83480)
- 自然(80401)
- 划(79809)
- 自然科(78590)
- 自然科学(78567)
- 自然科学基金(77138)
- 编号(72078)
- 资助(70296)
- 成果(60178)
- 发(54374)
- 重点(53985)
- 部(52676)
- 课题(51242)
- 创(48652)
- 科研(45487)
- 创新(45418)
- 教育部(45276)
- 大学(44625)
- 期刊
- 济(169304)
- 经济(169304)
- 研究(111744)
- 中国(79575)
- 学报(58834)
- 农(56893)
- 财(54881)
- 科学(53479)
- 教育(52952)
- 管理(51677)
- 大学(44913)
- 学学(41811)
- 农业(38643)
- 技术(34591)
- 融(33502)
- 金融(33502)
- 业经(27985)
- 财经(27946)
- 经济研究(25769)
- 经(24075)
- 问题(22473)
- 业(20740)
- 图书(19142)
- 技术经济(18730)
- 版(18151)
- 贸(18097)
- 统计(17943)
- 理论(16942)
- 商业(16868)
- 策(16251)
共检索到561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淳华 杜时忠
竞争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伦理,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场域也未能幸免。本文提出,教师群体内的关系性存在对于教师道德学习进程而言具有巨大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教师道德学习重要表征的教师深度移情,其具体发生将面临弥散于学校场域中的教师竞争性关系的深刻挑战,即教师竞争性关系主要是从起点、过程及目标三方面使学校场域中教师深度移情的发生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为超越此困境,无疑须从个体、关系、环境诸维度切入,推进教师竞争性关系的整体变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苏宏斌 俞圣杰
移情论美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西方美学流派,但这一流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仍是一个美学研究中的未解之谜。本文认为,移情论美学的理论源头是浪漫派诗学,这派理论把艺术作品视为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这就面临着如何把客观的物象与主观的情感联系起来的问题。德国浪漫派诗学主张艺术是对自然的象征,而自然又是精神的产物,这就为物象与情感的联系找到了依据。这一主张为弗里德里希·费肖尔解决19世纪中期德国美学界面临的"形式派"和"理念派"之争提供了契机,他认为艺术就是借助于形式以象征的方式表达理念,而象征则是通过精神向物质的"生气转移"而产生的。他的儿子罗伯特·费肖尔进一步把这种"生气转移"解释成"自我投射",即主体通过想象将自我投射到对象之中,从而使对象成为对于自我及其情感的表达。由此出发,他创造了"Einfühlung"一词来解释自我投射所产生的"内在性情感",之后该词被解释为"移情作用",从而为移情论美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象征 生气转移 移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为几个不同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多重视外部规定性的、非自我的、被动遵守的规范道德,这只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基础境界。拷问良心道德是追寻内在自觉和生成的责任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提高境界;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
教师道德 规范道德 良心道德 幸福道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方安 刘慧
教师道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理性范导。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角色在其所关涉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教师把握教育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示了教师对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理解,也展示了其作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是人对与世界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二者在目的旨趣、方法论、价值逻辑、发展根基、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理性是主体的本质性力量,因此教师道德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即是一个做“好老师”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朝向德性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关键词:
教师道德 实践理性 道德主体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 ,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 ,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
教师道德 教师待遇 社会道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教师道德在最深刻的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这是因为,发生于现实历史情境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部行动和内在意义合一,既指向学生,又形成自我。实践的自我是师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师德的目的。教师通过日常实践确定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关系。这种实践既不是事先预设规则的直接执行,也非不受约束无原则的任意作为,而是持续发问、行动、创新、再反思,尤其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走向自我觉悟的探求过程。文牍化、口号化师德训令抽空道德实践的情境蕴含,只会造成教师反道德;无条件无凭借的自主发展则无方向无坚守,侵蚀道德反思能力,引发教师随波逐流,两种倾向都应否弃。
关键词:
教师 道德 自我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华杰
竞争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机制。但对竞争的信仰和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催生了竞争性学习观,导致了一些不易察觉的道德后果,阻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因而,亟需对这种竞争性学习观进行道德化矫正,构建和谐、健康和道德的竞争关系与学习理念,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胡登良 李云
近30年来,我国基于教师团队组织的教师道德成长经验有: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师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兼及教师榜样示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着力于管理制度建设,强调教师群体互动的作用;21世纪前10年,着眼于教育教学改进,突出教师团队合作的功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凌洋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师的道德领域并非一个"利益虚无特区"。教师道德不仅具有自利性,亦存在成本与收益。趋利是教师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而成本与收益则对教师的行为选择发挥支配作用。教师在道德成本与收益的约束下,作出了自己的行为选择;同时,教师也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重博弈中,选择道德行为或失德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把握教师道德成本与收益,对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道德 行为选择 成本收益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南
由于研发投资的特异性,传统的资本预算分析方法不能适用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研发项目的估价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期权博弈理论构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竞争性研发投资博弈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检验模型的适用性。
关键词:
资本预算 研发项目投资 期权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南
由于研发投资的特异性,传统的资本预算分析方法不能适用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研发项目的估价和投资决策,本文利用期权博弈理论构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企业竞争性研发投资博弈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检验模型的适用性。
关键词:
资本预算 研发项目投资 期权博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迎春,王云飞
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测量1999-2003年中、日、韩3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及其变化发现,从总体上讲,中、日、韩3国在美国市场上存在竞争,而且中国和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竞争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日本和韩国的竞争性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总体竞争性还是比较强。3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都集中在工业原料和制成品上,但在产业内部3国间的互补性还是存在的,所以建立自由贸易区对3国都有利。
关键词:
美国 RCA 斯皮尔曼等级系数 竞争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迎春 王云飞
本文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测量了1999到2003年中、日、韩三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及其变化,得出中、日、韩三国在美国市场上存在竞争,而且中国和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竞争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日本和韩国的竞争性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总体竞争性还是比较强。
关键词:
美国 RCA 斯皮尔曼等级系数 竞争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崔英锦 邰琳 樊香麟
教师工作投入是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利他行为与工作投入间的关系,对37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特殊教育教师道德认同(道德内在化、道德象征化)能够显著预测利他行为与工作投入;(2)利他行为在道德认同(道德内在化、道德象征化)与工作投入间起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从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完善师德规范准则、建构专业评价体系出发,把握提升工作投入的三重逻辑,为构建高水平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提供充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