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4)
2023(9743)
2022(8019)
2021(7621)
2020(6291)
2019(14479)
2018(14062)
2017(26414)
2016(14274)
2015(15775)
2014(15232)
2013(14930)
2012(13821)
2011(12875)
2010(12652)
2009(11955)
2008(11929)
2007(10377)
2006(9568)
2005(8883)
作者
(41231)
(34393)
(34373)
(32787)
(21969)
(16707)
(15455)
(13423)
(13331)
(12115)
(12050)
(11411)
(11208)
(11117)
(11032)
(10626)
(10165)
(10136)
(9869)
(9728)
(8578)
(8465)
(8395)
(7868)
(7823)
(7820)
(7616)
(7273)
(6825)
(6808)
学科
(58029)
经济(57955)
管理(36324)
(33956)
(27073)
企业(27073)
方法(25357)
数学(22618)
数学方法(22496)
(21283)
(20509)
银行(20363)
中国(20158)
(19149)
(15160)
(14938)
(14548)
贸易(14536)
(14281)
(13985)
金融(13984)
业经(12411)
(11907)
制度(11901)
(11581)
(11461)
体制(9915)
业务(9772)
农业(9692)
环境(8558)
机构
大学(207520)
学院(201035)
(93519)
经济(92129)
研究(77488)
管理(72635)
中国(66146)
理学(61793)
理学院(61068)
管理学(60297)
管理学院(59925)
(44636)
科学(44555)
(44477)
(39662)
(39145)
研究所(36247)
财经(35049)
中心(34163)
(32276)
经济学(31298)
农业(31040)
业大(29603)
(29051)
北京(28912)
经济学院(28216)
(26629)
财经大学(26425)
(26346)
师范(26013)
基金
项目(131153)
科学(103463)
基金(99051)
研究(92589)
(89055)
国家(88330)
科学基金(73875)
社会(63142)
社会科(60046)
社会科学(60032)
基金项目(51545)
自然(46541)
(46146)
自然科(45501)
自然科学(45483)
自然科学基金(44760)
教育(42297)
(41219)
资助(40221)
编号(33474)
(31089)
重点(30272)
国家社会(28354)
成果(28029)
(27842)
(27372)
中国(27368)
教育部(26879)
创新(25806)
科研(25287)
期刊
(99417)
经济(99417)
研究(70871)
中国(42785)
学报(36924)
(34499)
(34187)
金融(34187)
(33481)
科学(32748)
大学(27753)
管理(26375)
学学(26153)
农业(21323)
教育(20857)
财经(19739)
经济研究(18090)
(17068)
(14044)
问题(13932)
国际(13411)
技术(13396)
业经(13366)
(12445)
世界(12189)
(9910)
理论(9463)
技术经济(9420)
科技(8385)
业大(8384)
共检索到318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健  
从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历经近40年,伴随着立法变革的整个过程,职能逐渐趋于完善。从仅在某些银行条例的部分具体条文中体现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进步到专门的中央银行行政法规,再到《中央银行法》单行法的制定以及随后具体的行政配套实施办法,本文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中央银行发展的轨迹:由复合式向单一式的演变、三大基本职能的逐步完善、缺乏独立性以及法规实施的滞后性。中央银行的这些特点对其职能的发挥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桂花  
本文认为作为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是银行的银行 ,与一般说的国家银行有所区别。考察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孕育与演进过程 ,中国银行经历了从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 ,进而向单一集中制演化 ,中央银行确立于由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转变的 1 939年 ,而不是公认的 1 92 8年。作者还从经济结构特征、意识形态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央行的独立性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从清末(1884~1911年)、北洋政府(1911~1927 年)到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巫云仙  
在近代中国100多年金融制度的变革中,汇丰银行在客观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成立和发展壮大突破了原有金融体制的约束,成为近代中国多元化金融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洋行、钱庄和买办等中介组织和个人,建立了中外贸易间接融资体制;积极介入权益角逐,垄断近代中国的内外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的变革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既要看到汇丰银行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要具体分析其在近代中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客观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华庆  
在世界已进入了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及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前夜 ,面对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现实和迫在眉睫的金融发展需要 ,我国中央银行必须探索新的金融监管思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提出中央银行应以促进金融发展为前提 ,引导、监督金融机构发挥遵循金融法规、健全内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自身能动性。要充分发挥同业公会委托监管的作用 ,建设信用征信等金融公共基础设施。针对单个和系统的金融风险 ,中央银行要提高非常时期监管的能力 ,建立金融风险事前和事后安全网。此外 ,中央银行还要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加强与其他监管机关的协作 ,鼓励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和相互代理 ,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志刚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措施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崇明  
对我国中央银行改革的几点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行长刘崇明我们所提出的建议,是基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金融宏观监管职能,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现行中央银行组织机构体系适当微调,重点把中央银行监管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安月婷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的会计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央银行会计标准体系。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民银行的会计标准逐步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性,社会对人民银行会计标准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央行会计标准的不足与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改革面临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措施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键钧  
改革我国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建议尹键钧(一)开发非现场监测系统,做到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我国现行稽核在方式上偏重于对金融机构的现场稽核,忽视非现场稽核,我国金融机构点多面广,若对每一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的现场稽核,至少要五年才能轮一次,这样,使得稽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健  何鑫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美国中央银行的作用有多大卢汉川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储委)执行中央银行职能,法律规定它的任务是通过货币供应和利率调控来稳定金融,从而影响经济。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保证是它独立于政府之外,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干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莺飞  李秀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存款准备金制度、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综合信贷计划和利率管理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目前中央银行主要调节手段的产生、发展、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对策。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控制信贷规模,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开始实行的。此后准备金率经过三次调整,发挥了控制信贷规模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目前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福寿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一味强调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提出质疑。文章认为 :相对于中央银行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言 ,央行的独立性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我国央行独立性地位的选择 ,不应该脱离中国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制度环境 ;由于在实际的机构设置和对金融技术的垄断力方面占有优势位置 ,我国央行事实上的独立性水平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低 ;如何解决央行决策的随意性和波动性比简单强调央行的独立性更有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宁  
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与该国币值稳定呈正相关 ,中央银行法定职能与具有国际统一性的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在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已成必然的新形势下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法律上进一步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地位 ,使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政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履行法定职责的坚强保障。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币值稳定的同时 ,应当与政府其他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