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75)
- 2022(1817)
- 2021(1620)
- 2020(1380)
- 2019(3048)
- 2018(2998)
- 2017(6202)
- 2016(3498)
- 2015(3927)
- 2014(3798)
- 2013(4052)
- 2012(3737)
- 2011(3405)
- 2010(3527)
- 2009(3622)
- 2008(3909)
- 2007(3773)
- 2006(3569)
- 2005(3394)
- 2004(3188)
- 学科
- 税(21531)
- 税收(20098)
- 收(19933)
- 济(12921)
- 经济(12905)
- 管理(11845)
- 业(9318)
- 财(9056)
- 企(8887)
- 企业(8887)
- 方法(4733)
- 财政(4494)
- 法(4423)
- 务(4142)
- 财务(4132)
- 财务管理(4126)
- 学(3921)
- 企业财务(3846)
- 政(3802)
- 中国(3589)
- 理论(3527)
- 数学(3457)
- 数学方法(3358)
- 和(3222)
- 制(3202)
- 业经(2913)
- 收入(2775)
- 教育(2612)
- 农(2523)
- 策(2429)
- 机构
- 大学(55740)
- 学院(54145)
- 济(20401)
- 经济(19941)
- 财(18975)
- 研究(17231)
- 管理(16393)
- 中国(13568)
- 理学(13118)
- 财经(13064)
- 理学院(12952)
- 管理学(12707)
- 管理学院(12597)
- 京(11642)
- 经(11578)
- 税(11073)
- 科学(10100)
- 江(9699)
- 所(9309)
- 财经大学(9308)
- 务(9178)
- 税务(8536)
- 范(7762)
- 北京(7759)
- 师范(7735)
- 州(7711)
- 研究所(7687)
- 局(7175)
- 省(7135)
- 经济学(6922)
共检索到9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少英 曹晓如
法律解释的目标不在于探求法律文本的原意,而在于将立法中抽象的正义转化为适合于个案判决的具体的正义。税法解释的最终目标是具体的税收正义,而此最终目标必须通过基本目标、规范性目标和法律滥用禁止目标等次级目标的视域融合而实现。据此,税法解释应当遵循以合法性解释为基础,以合目的性解释为补充,以法律漏洞填补为例外的原则。
关键词:
法律解释 税法解释 目标 具体的税收正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修中
税法解释是税收法治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推动税法解释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在税法解释上囿于税收法定主义和行政解释强势的原因使得作为税法解释主体的司法解释处于弱势地位,使得和具体案件关联的解释活动无以展开,严重影响了税收法治实现效果。结合西方国家税法解释理论和实践情况,从理论上把握税法解释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关系,对我国亟待完善的税法解释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税法解释 税收法定 从严解释 从宽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荣国
法律的适用离不开法律解释,作为经济法的一个部门法,税法的适用同样需要法律解释。当前,除了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税法解释更多表现在行政解释方面,基层税务机关适用最普遍的也是税法的行政解释。但是当前税法行政解释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正视我国税法行政解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其与税收法治的冲突,努力提高税收建设法治化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劲松
税法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我国的税法行政解释一向秉承"谁制定,谁解释"的权力模式,解释权由高层行政机关垄断行使,解释形式斑驳繁杂,解释程序随意简单,且人大、法院的监督权严重缺位或虚置。而一般税务机关仍然行使着事实上的执法解释权。因此,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增强税法行政解释的正当性。
关键词:
税法 行政解释 行政执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金育
税法解释实践中,时常面临"对国库有利"还是"对纳税人有利"的两难选择。基于财政需求,实践中多偏向"对国库有利"的方向进行解释。但作为一种类似于格式合同的非典型公法之债,解释机关更须遵循债之解释的普适性原理。故,当遇有税法不明或课税事实不明等情境,且存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时,应该秉持"不利解释规则",做有利于规则接受者的解释,即奉行税法解释上的纳税人主义立场。尽管如此,对于纳税人主义在税法解释中的作用,仍应理性评估、客观对待。不能低估但也不宜过分高估;不能缺位行使,更不能越位适用。仅当对解释对象已经采用"通常理解规则"进行解释,且无法得出确切的解释结论时,方可启用纳税人主义。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不同解释方法而致的错乱纷杂的解释结果之间厘清头绪,找到各方均可接受的唯一正解。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金育
税法解释实践中,时常面临"对国库有利"还是"对纳税人有利"的两难选择。基于财政需求,实践中多偏向"对国库有利"的方向进行解释。但作为一种类似于格式合同的非典型公法之债,解释机关更须遵循债之解释的普适性原理。故,当遇有税法不明或课税事实不明等情境,且存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时,应该秉持"不利解释规则",做有利于规则接受者的解释,即奉行税法解释上的纳税人主义立场。尽管如此,对于纳税人主义在税法解释中的作用,仍应理性评估、客观对待。不能低估但也不宜过分高估;不能缺位行使,更不能越位适用。仅当对解释对象已经采用"通常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金艳 刘春宝
境外投资者购买和转让中国境内公司股权的交易正日渐频繁,随之而来的中国税收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下文简称《外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在中国境外转让中国股权的收入是否征税没有明确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目前对《外税法》有关条款的解释也值得商榷。从税收法定主义和税法解释原则分析,《外税法》第19条中的“其他所得”并未包括非居民股权转让所得,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通过修改法律明确此项纳税义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邓峰
自 1789年第 1部关税法颁布以来,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贯穿于美国关税及贸易法案中的主线。从1828年的可憎关税法至 1930年的斯慕特—霍利关税法,美国顽固地推行高关税政策。即使南北战争前的一段低关税时期,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使关税不再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由总统与他国的贸易谈判来确立。但国会在贸易上的立法权直接决定了总统在谈判中的关税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法取代了关税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美国大力倡导自由多边贸易政策,但互惠贸易协定法的局限性使之黯然失色。
关键词:
关税法 贸易法 互惠贸易协定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施正文
比例原则是公法上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被誉为行政法的“皇冠原则”。本文认为,比例原则能够有效地压缩征税自由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恣意与专横的空间,制约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征税裁量权的行使理性化的重要保障。我国税法应尽快确立比例原则,以切实推动依法治税的发展。
关键词:
比例原则 税法 征税裁量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税法主体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和税法的基本要素,是税法上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个方面。征税机关是主要的征税主体,征税委托主体和征税协助主体则是征税相关主体;纳税主体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税务代理人等属于纳税帮助主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桦
从法理角度对税法作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是社会进化到以人为本阶段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本文试从探讨法律一般意义的作用出发,对税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展开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税法作用开拓思路。
关键词:
税法 法理 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东旻 李泰奇 崔孟奇
我国同行业企业间实际税率普遍存在差异,哪些因素导致了差异的产生?厘清其背后的制度成因对于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我国税收征管流程,构建了一个涉及征管全环节的理论框架,指出企业的实际税率差异主要来源于税法法定与地方自由裁量两类因素,并进一步对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差异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税法法定因素与地方自由裁量因素是产生实际税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且前者的贡献度远高于后者;(2)从时序维度看,税法法定因素对于实际税率差异的贡献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小幅波动,而地方自由裁量因素的贡献度则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3)对不同地区而言,两类因素对实际税率差异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中税法法定因素的贡献度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最高,而地方自由裁量因素的贡献度在东北地区最高。基于上述分解结果,文章最终构建了税收法治化程度指标(税法法定因素贡献度/地方自由裁量因素贡献度),其动态趋势反映出2007年至2019年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的结论与发现对于我国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企业税收征管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郁葱 周俊琪
税收法规是需要解释的,经济交易是以解释定性的,解释功能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功能,税法解释是执法的核心环节。本文以三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管理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税法解释面临的种种冲突,进而归纳以税法解释冲突的三种情形,讨论并提出税法解释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
高新企业 案例分析 税法解释 处理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飏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