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0)
2023(4655)
2022(3908)
2021(3283)
2019(6164)
2018(5950)
2017(11993)
2016(6272)
2015(7092)
2014(7162)
2013(7568)
2012(7299)
2011(6967)
2010(7261)
2009(7195)
2008(6990)
2007(6586)
2006(6451)
2005(6135)
2004(5725)
作者
(19217)
(16489)
(15921)
(15752)
(10391)
(7649)
(7263)
(6112)
(6103)
(6090)
(5938)
(5553)
(5484)
(5380)
(5240)
(4989)
(4752)
(4638)
(4518)
(4481)
(4156)
(3961)
(3914)
(3850)
(3835)
(3819)
(3445)
(3328)
(3287)
(3234)
学科
(53275)
经济(53242)
(21600)
税收(20166)
(20001)
管理(18893)
地方(14870)
(14427)
方法(13268)
(12233)
(11907)
企业(11907)
地方经济(11686)
数学(11374)
数学方法(11324)
中国(9866)
(9332)
业经(8505)
(7163)
经济学(6924)
(6506)
(6305)
环境(6235)
(5875)
财政(5807)
(5720)
金融(5719)
收入(5613)
理论(5257)
(5143)
机构
大学(106756)
学院(106113)
(57177)
经济(56276)
研究(39792)
管理(34595)
(31933)
中国(29941)
理学(28378)
理学院(28046)
管理学(27755)
管理学院(27537)
财经(23456)
(21629)
(20937)
科学(20841)
(20560)
经济学(20080)
研究所(17785)
经济学院(17680)
(17520)
财经大学(16805)
中心(15769)
北京(14347)
(13636)
师范(13591)
(13538)
(13085)
(13007)
社会(12248)
基金
项目(55495)
科学(43483)
研究(42998)
基金(40786)
(34318)
国家(34051)
社会(30524)
社会科(29065)
社会科学(29055)
科学基金(28730)
基金项目(20209)
(20206)
教育(18134)
资助(17244)
编号(16568)
(16551)
成果(15374)
自然(14818)
自然科(14434)
自然科学(14431)
自然科学基金(14170)
国家社会(13594)
(13499)
(13402)
经济(13395)
(12511)
重点(12481)
(12461)
课题(11744)
发展(11693)
期刊
(75398)
经济(75398)
研究(47327)
(25155)
中国(18467)
(15513)
(14928)
管理(14522)
学报(14021)
税务(13791)
经济研究(13693)
财经(13567)
科学(11996)
(11826)
大学(10696)
(10375)
学学(10183)
问题(9667)
(9579)
金融(9579)
技术(8654)
业经(8257)
国际(7638)
(7515)
技术经济(7235)
教育(7221)
世界(6543)
农业(6492)
经济问题(6035)
统计(5922)
共检索到18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子荣  
税收分配的政治依据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这在我国财税理论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然而,税收分配的经济依据是什么,至今仍众说纷纭。作者认为,在国家存在的前提条件下,税收分配的经济依据以及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存在税收分配关系的经济根源是区别于国家利益的独立经济利益的存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圣  
以往评鉴税收依据的学说都存在一定缺陷。应从考察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国家起源入手,建立以国家类型、国家与公民关系和不同的观察视角为要素的分析框架。探究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乃因为它是社会组织弥补运行费用的交易成本最低的方式,是国家作为社会组织的最高形态运行的内在经济逻辑要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夏燕  
税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优良的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特别是税收的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因素等,这样才能在一个体系内全面的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税收制度调节贫富差距方面去研究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论税收与收入分配公平郭庆旺,赵志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以其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成为世界各国的典范。然而,当70年代末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艰难曲折的历程时却发现;收入的低差别并非是理想的选择,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也不等于高效率。于是,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明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理财的范畴,是企业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规定和政策导向,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tax savin-qs)利益或税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企业财务筹划活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们更多地是从税收筹划的合法性特征以及于国家、企业和社会的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论证其必要性。税收筹划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单纯从税收筹划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来认识是很不够的,有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孝德  
理论界的一部分同仁都将税收调控的依据归结为:一方面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正确运用各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并推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中税收调控就是当今世界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一方面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劳动要素分配份额迅速下滑,资本要素分配份额逐渐上升。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税收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前者改变了生产中要素相对投入比例,从而改变了税前要素收益率,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税影响到税后要素收益率。本文利用系统GMM估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明显影响:就直接税而言,企业所得税降低了资本分配份额,个人所得税中对劳动征税部分降低了劳动分配份额;就间接税而言,增值税明显降低劳动分配份额但对资本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营业税明显降低资本分配份额而对劳动分配份额的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坚  姚元  
本文结合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重点分析了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科学界定了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定位,并就税收如何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谭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同时,居民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发挥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意义重大。通过对税收调控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完善税收政策的收入调控职能应该从税制设计、完善社会第三次分配的税收政策以及推动流转税和直接税相关税种的改革等方面入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中华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继续保持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有赖于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税收分配政策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一现行税制是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葛惟熹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差距被拉开的局面正在形成和发展。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能够鼓励竞争,推动社会进步;不合理的分配差距,则将给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研究市场经济下分配差距的形成,以及如何运用税收手段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节,已成为众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绍荣  耿莹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税收结构下,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和财产税类份额的增加会扩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市场收入的分配差距,而特定目的税类和行为税类份额的增加则会缩小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所得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份额的增加会提高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税类和特定目的税类份额的增加则会降低经济的总体规模。这说明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中,有必要对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进行结构和职能两方面改革,使这两种税能够体现社会公平的税收职能。单纯地从税收结构的数量调整上讲,目前应提高所得税类的税收份额,并降低财产税类(即房地产税)的税收份额。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任学群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成为必要,税收是其有力手段.但在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税收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需要选择“宏观强化、微观弱化”的中性税收,使之与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地下经济”是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 ,其存在的广泛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如何对“地下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治理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税收和“地下经济”之间固有的紧密联系 ,世界各国都把税收杠杆作为治理“地下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从税收角度对我国的“地下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治理“地下经济”的税收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