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3)
- 2023(3361)
- 2022(2916)
- 2021(2766)
- 2020(2478)
- 2019(5616)
- 2018(5557)
- 2017(11061)
- 2016(6365)
- 2015(7095)
- 2014(6965)
- 2013(7077)
- 2012(6939)
- 2011(6373)
- 2010(6712)
- 2009(6553)
- 2008(6937)
- 2007(6427)
- 2006(6052)
- 2005(5643)
- 学科
- 济(22799)
- 经济(22765)
- 税(21609)
- 税收(20158)
- 收(19993)
- 管理(19129)
- 业(17846)
- 企(15452)
- 企业(15452)
- 财(11974)
- 方法(9041)
- 学(7959)
- 数学(7013)
- 数学方法(6879)
- 法(6798)
- 务(6357)
- 财务(6346)
- 财务管理(6338)
- 农(6327)
- 企业财务(6040)
- 制(5917)
- 中国(5496)
- 理论(5261)
- 财政(5050)
- 业经(5009)
- 和(4760)
- 体(4307)
- 政(4275)
- 融(4252)
- 金融(4251)
- 机构
- 大学(102166)
- 学院(99262)
- 济(35625)
- 研究(34961)
- 经济(34844)
- 管理(31505)
- 中国(26423)
- 理学(26301)
- 财(26260)
- 理学院(25920)
- 管理学(25332)
- 管理学院(25148)
- 科学(22965)
- 京(21702)
- 所(19777)
- 财经(19141)
- 农(17566)
- 研究所(17395)
- 经(17116)
- 江(16940)
- 范(14290)
- 师范(14156)
- 中心(14063)
- 北京(13997)
- 财经大学(13917)
- 业大(13873)
- 农业(13734)
- 州(13233)
- 省(13106)
- 院(11696)
- 基金
- 项目(57184)
- 科学(43665)
- 基金(41502)
- 研究(40870)
- 家(37315)
- 国家(37021)
- 科学基金(29970)
- 社会(25398)
- 社会科(24018)
- 社会科学(24006)
- 基金项目(21346)
- 省(20886)
- 自然(19102)
- 划(18753)
- 自然科(18629)
- 自然科学(18617)
- 教育(18329)
- 自然科学基金(18311)
- 资助(17496)
- 编号(16643)
- 成果(16445)
- 重点(13166)
- 部(12885)
- 性(12255)
- 课题(11422)
- 发(11276)
- 创(11174)
- 制(10975)
- 科研(10870)
- 教育部(10810)
共检索到160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富强 黎建辉
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借鉴外国税收立法的经验,将我国《合同法》所构建的代位权制度应用到税收领域,从而创设了税收代位权制度。税收代位权制度是将民事制度引入公法领域的有益尝试,不仅可以弥补税务机关行政权力行使在他人责任方面的不足,而且在立法层面上肯定了“税收债务关系”。为保证各种税收制度的协调,必须合理界定税收代位权的行使条件。由于税收代位权体现着社会公益性,逻辑上必然要求其法律效果采用“优先规则”。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行使条件 法律效果 优先规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传华 谭相魁
税收代位权制度是完善我国税收债权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司法实务中,该制度对于税务机关欠税清缴、构建综合治税机制、拓展公职律师职能、创新纳税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举证难度大、行使程序不易掌握、抗辩权易被忽视、缺乏专业审理队伍等现实问题,影响了这一制度的预期效果。完善税收代位权制度的具体措施有:在实施层面,税务机关应增强证据搜集能力、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作用;在立法层面,应完善税收代位权法律条款,进一步明确其构成要件、实施范围和具体程序;在司法层面,应完善诉讼程序,提升审判人员专业素养。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欠税清缴 公职律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翁里 胡俊青
我国新《税收征管法》是在《合同法》的基础上 ,规定了税收代位权制度。法律规定税收代位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税务机关的税款不致流失、确保国家税收收入。鉴于新《税收征管法》中未规定税收代位权的具体法律制度 ,故笔者拟对税收代位权的行使条件、方式、限制及效力进行探讨 ,以利完善该法律制度。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行使条件 方式 限制 效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伟达 陈燕文
税收代位权实体权利的经济法功能和价值决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权利救济制度也应具有经济法诉讼的属性。因此,对税收代位权诉讼的经济法诉讼属性的评析和揭示,其理论价值在于,指导我们获得完善制度的路径选择。从经济法诉讼的视野出发,以现有公益诉讼理论成果和立法成果为基础,无疑是我们选择完善税收代位权制度的正确方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戴芳 孙程 李尚洁
税收代位权、撤销权是民法的债权保全制度在税法中的运用,正确适用该制度有利于保证税收债权的实现。作为公法对私法制度的借鉴,本应在《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之,以避免适用过程中的模糊性,但是现行《税收征管法》则是一带而过,不考虑税收债权的特殊性而一味援引私法的规定,给税收法律关系双方带来了适用上的困惑。因此,有必要辨析税收代位权、撤销权的含义,探讨其行使要件,明确税收代位权、撤销权与其他征管措施的关系以及行使数额、行使期限等问题。
关键词:
代位权 撤销权 税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聂尚君 白晨航 郑烁
实现保险代位权价值之关键在于确定保险代位权的行使对象。然而,立法的缺失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当前审判实践中确定保险代位权行使对象的标准较为混乱。建立并完善保险代位权行使对象的确定标准应当坚持以损害填补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原则为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限制对象的范围。采取"肯定概括加否定列举"的方法建立保险代位权行使对象的确定标准,有利于统一法律判决,树立司法权威,增强法律的可预测性和正当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刚 程国琴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0条虽然规定了税收代位权和撤销权,但在实践中代位权的行使存在难度,特别是税收撤销权的案件没有出现过。税收代位权与撤销权是具有私法性质的税收保全措施,现行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其适用条件和实现程序,使该制度应有的价值没能发挥出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程国琴
《税收征管法》吸收了债权保全制度的精髓,引进了税收代位权制度,但只作了简单的规定。本文认为,比例原则兼具了原则和规则的功能,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充实并完善税收代位权的架构,而且为税收代位权制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标准和路径。
关键词:
比例原则 税收代位权 正当程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暴平菊
我国政府以《合同法》为基础,颁布新的《税收征管法》,进而规定了现有的税收代位权制度。税收代位权制度的法理依据则是来自债权代位权,而正确行使税收代位权对于完善税收征管手段、保障国家税收债权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文将税收代位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治理视域研究我国税收代位权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税收代位权存在的问题,设计推进国家治理视域下税收代位权推进路径,期望保障国家税收利益,进而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税收代位权 治理能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志忠 徐志光
税收代位权制度对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制度,在实践中如何掌握和运用至为关键。本文对税收代位权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特别是对实务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征管法 债权 债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桂英
我国在税收代位权制度上理论研究热,司法实务冷,案件寥寥。这主要源于《税收征管法》规定简单、实施程序繁琐、行使效率低下以及有关机关与人员的不适应等。该制度走出窘境的出路在于:在立法上,对税收代位权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彻底解决立法之"粗"、"绕"和"超";税务机关有效行使税收代位权;在司法上,建立科学的税收代位权审理队伍和诉讼程序。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税收征管法 实施程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于一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峰
我国《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行使代位权。由于我国在立法时没有探究税收代位权与民事一般代位权的区别,而是进行简单化处理,完全适用民事代位权的相关规定,因此,在税收代位权诉讼中遇到诉讼管辖权、当事人地位、举证责任、申请保全财产担保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对税收代位权诉讼中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除参照适用《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对较为特殊的诉讼管辖、举证责任、财产保全等在《税收征管法》中专门作出规定。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民事诉讼 管辖权 举证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