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7989)
2022(6885)
2021(6384)
2020(5483)
2019(12371)
2018(12787)
2017(24924)
2016(13709)
2015(15089)
2014(15115)
2013(14798)
2012(13387)
2011(12028)
2010(12390)
2009(12230)
2008(12360)
2007(11299)
2006(10551)
2005(9729)
作者
(35817)
(30209)
(29754)
(28831)
(19063)
(14327)
(13719)
(11446)
(11418)
(11016)
(10515)
(10057)
(9890)
(9865)
(9665)
(9169)
(8707)
(8691)
(8632)
(8537)
(7920)
(7198)
(7189)
(7128)
(6848)
(6829)
(6809)
(6576)
(5955)
(5784)
学科
(52565)
经济(52396)
管理(44271)
(39995)
(35804)
企业(35804)
(21782)
(21465)
方法(20956)
税收(20331)
(20159)
(18226)
中国(17054)
数学(15944)
数学方法(15807)
(15277)
业经(14121)
(12738)
理论(11770)
(11352)
财务(11327)
财务管理(11298)
体制(10800)
企业财务(10765)
(10524)
(10165)
(10037)
银行(10021)
(9619)
金融(9615)
机构
大学(193580)
学院(190279)
(80713)
经济(79003)
管理(69451)
研究(63489)
理学(58692)
理学院(58026)
管理学(57159)
管理学院(56767)
(49478)
中国(49390)
(39983)
财经(36477)
科学(34404)
(32795)
(31517)
(31157)
中心(27599)
研究所(27288)
财经大学(26775)
经济学(26221)
(26050)
师范(25890)
北京(25692)
(24173)
(23898)
经济学院(23324)
(22081)
业大(21766)
基金
项目(113602)
科学(90744)
研究(88868)
基金(83563)
(70437)
国家(69767)
科学基金(60505)
社会(60368)
社会科(56118)
社会科学(56099)
基金项目(43341)
(42753)
教育(42121)
编号(36366)
(35871)
自然(35257)
自然科(34470)
自然科学(34463)
自然科学基金(33887)
资助(33643)
成果(33240)
(28412)
(26974)
课题(25685)
重点(25311)
(25046)
国家社会(24850)
教育部(24338)
(23599)
人文(23311)
期刊
(98098)
经济(98098)
研究(70677)
中国(44825)
(41681)
管理(27915)
教育(27069)
学报(26671)
科学(24286)
(23293)
大学(21668)
财经(19991)
学学(19965)
(19732)
金融(19732)
(17150)
(16638)
(15865)
经济研究(15739)
技术(14759)
农业(14496)
税务(14106)
业经(13923)
问题(12629)
(9973)
国际(9281)
财会(9267)
(9194)
理论(9139)
会计(8920)
共检索到31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大毅  
改革与调整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通过财税手段切实影响和规范当代中国劳动力市场基本规则,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税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完善之间的实际联系进行探索和分析,并对如何通过税制改革的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永现  
税制作为税收各项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载体,一直是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后,全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快,形势好。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合理内核。因此,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税制,已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一大新课题。本文拟从现行税制的作用功效出发,分析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应有调节功能的差距,并提出我们对完善税制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聂景康  
董建才研究员是一位有着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经验的学者。他经长期积累和数年集中研究写作推出的《社会主义劳动论》一书,是一部结构严谨,功力深厚、风格鲜明独特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佳作。 综观本书,其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选择并实践了一条从劳动出发,以劳动为主线的研究新路子。之所以做这种选择,作者提出两点依据。其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劳动为本位的。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一切居支配地位的所有制形式都不过是对劳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养育  
很多人承认劳动力有所有关系,不承认劳动有所有关系。其实劳动是存在所有关系的。劳动形成价值。价值是凝固在产品中的物化劳动。拥有产品,实际是拥有产品的价值,拥有价值必须拥有劳动。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更要研究劳动的所有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陆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流转税制改革,是我国当前税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艳  康宇红  荣海波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定额工作的改革方向□王晓艳康宇红荣海波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在这一总体目标的要求下,目前正处在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进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振一  
税制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各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需要,现行税制与新时期新任务已很不相适应,全面改革税制已势在必行。文章深入分析了现行税制的缺欠,并对新一轮税制改革取向和改革方略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生军  
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当东欧学派的理论观点传入我国时,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研究已停滞了十几年的我国经济理论界引起轰动,以致使得我国许多经济学者颇有点既崇敬又自惭形秽之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从改革实践上讲,我国短短十多年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原苏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巧珍  
传统政治经济学误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决定的原理 ,当作马克思主义完整意义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决定的理论实际上只是抽象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还在劳动对人自由发展的更广泛意义上考察了劳动价值问题。要使劳动价值论适应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研究的需要 ,必须超越狭义的抽象劳动价值论 ,确立广义的劳动价值论 ,确立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内涵和新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劳动是经济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实质上就是对劳动配置,价值规律也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尊重劳动的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重视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培训、平等对待各种劳动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将尊重劳动变为实际的行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晋利珍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宏观层面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概括出三个方面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是以实质上的公平交换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是以整体(或集体)的视角发展的劳动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是对目前劳动关系研究范围的拓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胜利  
伴随着我国非劳动收入的多样化、复杂化,在非劳动收入方面也表现出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保护力度不够、非法的非劳动收入普遍存在和灰色的非劳动收入大量涌现等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是制度不完善,即在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打击非法的非劳动收入和抑制灰色的非劳动收入方面,存在着分配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加快非劳动收入的制度创新,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