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9)
- 2023(8766)
- 2022(7568)
- 2021(6832)
- 2020(5838)
- 2019(13018)
- 2018(12726)
- 2017(24807)
- 2016(13782)
- 2015(14945)
- 2014(14964)
- 2013(14822)
- 2012(13574)
- 2011(12285)
- 2010(12366)
- 2009(11821)
- 2008(11973)
- 2007(10962)
- 2006(9774)
- 2005(9104)
- 学科
- 济(50048)
- 经济(49963)
- 管理(44415)
- 业(40728)
- 企(34936)
- 企业(34936)
- 税(21708)
- 方法(21469)
- 财(21201)
- 税收(20262)
- 收(20094)
- 数学(18200)
- 数学方法(18003)
- 制(15833)
- 农(13561)
- 中国(13448)
- 务(12223)
- 财务(12197)
- 财务管理(12170)
- 业经(12045)
- 学(11958)
- 企业财务(11662)
- 体(11042)
- 银(9855)
- 银行(9825)
- 行(9339)
- 融(9321)
- 金融(9318)
- 体制(9305)
- 理论(9205)
- 机构
- 大学(201499)
- 学院(198703)
- 济(80579)
- 经济(78898)
- 管理(71483)
- 研究(67083)
- 理学(61327)
- 理学院(60577)
- 管理学(59632)
- 管理学院(59237)
- 中国(50019)
- 财(47588)
- 京(41399)
- 科学(40498)
- 财经(35943)
- 所(34539)
- 农(33835)
- 经(32456)
- 江(31729)
- 研究所(30773)
- 中心(29484)
- 业大(29019)
- 财经大学(26626)
- 农业(26459)
- 经济学(26106)
- 北京(25589)
- 范(25514)
- 师范(25246)
- 州(24318)
- 经济学院(23507)
- 基金
- 项目(128622)
- 科学(101902)
- 基金(95552)
- 研究(93079)
- 家(84024)
- 国家(83343)
- 科学基金(71073)
- 社会(61319)
- 社会科(58283)
- 社会科学(58264)
- 基金项目(50109)
- 省(49245)
- 自然(45064)
- 自然科(44048)
- 自然科学(44035)
- 自然科学基金(43330)
- 教育(43225)
- 划(41873)
- 资助(38513)
- 编号(36105)
- 成果(31664)
- 部(29489)
- 制(29399)
- 重点(29300)
- 创(27055)
- 性(26876)
- 国家社会(26414)
- 发(26255)
- 教育部(25623)
- 课题(25523)
共检索到30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昌财
税制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变迁的结果,交易费用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税收制度的变迁。从历史上看,主体税种的演变、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化、包税制的兴衰等具体的税制变化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规律:社会追求交易费用降低的寻利过程诱致税制变迁。
关键词:
交易费用 税制变迁 诱致性变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宁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引入了物质性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了对国企改革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制度因素。比较外商直接投资条件下国企制度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变化,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国企制度创新的成本,同时使国企制度创新获得更大的利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企诱致性制度变迁。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成刚 田天元
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内部诱致性制度变迁集中表现在任命制和选聘制二种形式上。突破行政任命制,实施人事制度整体强制性变迁是解决国企经营者缺位的核心力,并由此引申出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深化改革的措施应能有效地通过“人大”来确立,并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二是在政府与企业间建造“隔离带”——董事会,它必须是多元利益者的代言人,能够独立地行使经营决策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才明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实施一年来,由于“核定基数超额比例自负”的财政负担 体制和地区间外贸出口动态发展以及增值税多环节多次征的矛盾,改革诱发了政府间转 嫁超基数出口退税负担额的动机,征退税率差也引起了同一出口产品在不同贸易方式间 的利益不均,制度变迁又给了地方和企业新的获利机会,一系列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还将导 致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衡。本文以为,现行增值税条件下出口退税要跳出“谁出口谁负担” 的改革思路,建立将进口环节税全部用于出口退税、节余结转、不足再按国内增值税收入 比例分摊的负担体制。
关键词:
出口退税 诱致性变迁 贸易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本文对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所出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现象进行了总结 ,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变迁模式 ,并且通过构建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模型 ,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本文还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珏 王华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比强制性制度变迁能获得更大收入流,同时付出更少变迁成本,是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三次大规模制度变迁表明,凡是有广泛制度需求基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都能取得好的绩效;而没有需求基础的强制性变迁则成本高昂并最终失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新的大规模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广泛的制度需求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顺势而为,防止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修宗峰
以会计制度较为稳定的2001~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我国地区制度环境渐进改善的经济现实,本文检验了制度环境诱致性变迁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的横向差异影响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地区制度环境越好,其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投资者保护的"后果假说";地区制度环境的诱致性变迁进一步加剧了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程度,随着地区制度环境的渐进改善,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递增趋势;无论是地区制度环境横向差异比较研究,还是地区制度环境诱致性变迁研究,均没有发现净资产与地区制度环境之间存在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它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明显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那种完全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信用制度的“外部收益”性,而政府确立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后使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成为可能,非政府主体自发恢复被政府剔除于制度供给之外的商业信用制度,进而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迫使政府最终设立发展商业信用的制度装置,促成商业信用制度实现诱致性变迁。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商业信用 诱致性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志勇
从市场需求带来诱致性变迁角度对山西票号的变迁、变迁模式以及这一模式给票号发展带来的路径依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代市场变化与企业行为的匹配趋势,并提出主动创新和系统思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
山西票号 变迁模式 路径依赖 主动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正确认识影响税制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方式,在税制改革中十分重要。因为其最根本的影响来自内在制度,所以分析政治制度对税制变迁的影响,能够揭示税制变迁藉以实现的外在制度因由。在此基础上,解析内在制度中的平等义务观及如何影响外在制度在税制变迁中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在这两个制度约束下征纳双方对税制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
税制变迁 政治制度 平等义务观 征纳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璐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关键词:
中日农业合作 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士俊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诱致性 强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