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0)
2023(6371)
2022(5441)
2021(5318)
2020(4493)
2019(10356)
2018(9966)
2017(19384)
2016(10938)
2015(12221)
2014(12401)
2013(12083)
2012(11200)
2011(10055)
2010(10680)
2009(10095)
2008(10208)
2007(9133)
2006(8229)
2005(7453)
作者
(30254)
(25187)
(25068)
(24053)
(16284)
(11784)
(11377)
(9689)
(9493)
(9410)
(8493)
(8420)
(8273)
(8211)
(8131)
(7648)
(7416)
(7335)
(7208)
(7121)
(6365)
(6201)
(6185)
(5889)
(5871)
(5723)
(5585)
(5437)
(5146)
(5020)
学科
(43786)
经济(43750)
管理(38413)
(33581)
(28909)
企业(28909)
(25521)
方法(20947)
数学(18628)
数学方法(18191)
中国(13008)
财政(12867)
(12007)
(11507)
财务(11477)
财务管理(11434)
(10973)
企业财务(10880)
(10449)
(9706)
地方(9142)
(8769)
理论(8673)
业经(8422)
(7767)
(7766)
贸易(7761)
银行(7761)
(7570)
(7281)
机构
学院(155129)
大学(153959)
(63850)
经济(62484)
管理(58866)
研究(50791)
理学(49939)
理学院(49442)
管理学(48313)
管理学院(48023)
(40363)
中国(39905)
(31792)
科学(29900)
财经(27505)
(25935)
(25217)
(24686)
中心(23012)
研究所(22792)
(21501)
(20834)
师范(20708)
北京(20348)
财经大学(19763)
(19671)
经济学(19394)
业大(19352)
(17975)
经济学院(17308)
基金
项目(94216)
科学(74597)
研究(71272)
基金(68057)
(57921)
国家(57415)
科学基金(49753)
社会(44467)
社会科(42219)
社会科学(42209)
(37141)
教育(34310)
基金项目(34134)
自然(31712)
(31117)
自然科(31014)
自然科学(31011)
自然科学基金(30435)
资助(29848)
编号(29651)
成果(26175)
课题(21404)
(21354)
重点(21257)
(19571)
(19132)
(18974)
教育部(18707)
项目编号(18465)
人文(18111)
期刊
(74813)
经济(74813)
研究(52651)
(36045)
中国(32343)
管理(22674)
学报(21615)
教育(19891)
科学(19419)
(19375)
大学(17034)
(16933)
金融(16933)
学学(15845)
财经(14999)
技术(13944)
农业(12814)
(12760)
经济研究(12332)
业经(10869)
问题(9629)
统计(9259)
(8736)
(8363)
技术经济(8141)
会计(8130)
财会(7924)
(7888)
财政(7888)
决策(7705)
共检索到247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朱广俊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争论很多 ,争议很大 ,主要有“同一说”、“趋同说”之分。前者认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 ,后者认为两者都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 ,在刺激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层面上是一致的 ,但认为作为观点提出的是“扩张”而不是“积极”。事实上 ,通观西方经济、财政思想 ,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指鼓励、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却是政府主动、积极参与经济调控的思想 ,落实到政策层面上即包括刺激发展的政策 ,也包括制约发展的政策 ,或者在同一时期将两者一并使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序莹  
本文从宏观经济形势入手,分析了国家财政收支状况,提出了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实施内需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主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既体现在经济强劲增长顺境中各国的相互拉动,也表现在经济衰退危机逆境里各国的共同应对;既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表现为这一进程对各国宏观政策运用效果的制约。而具体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主要体现的就是政策主权运用与国际协调这样一种对立统一。在共同应对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今天,在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能为全球复苏尽力的目标实现上,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深对这一重要辩证关系的理解,并探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用的可能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政策运用是主权,主权运用要协调,协调运作有难度,推进协调促共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肇光  戴玲  
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 ,积极财政政策不等于投资无限扩张 ,因为 ,无限扩张的财政政策 ,也会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 ,如通货膨胀、财政风险、经济结构失调等。因此 ,中国应当按照《决定》的精神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 ,才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并合理有效地使用国家财政支出政策 ,从而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The paper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since 1998 in terms of its expansionary effects and distributive effects.The assessment suggests that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more i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than improving income inequalit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policy should orient more towards income equalization.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爱林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 ,未来 2~ 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为了保证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 1)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2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 3 )严格遵守财政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 4 )坚持稳步推进 ,有效掌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 5 )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6)加强国债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时效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其实施与启动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外需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期实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低效率投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湘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组政策创新的集合,政策扩张的核心是通过“财政姿态”的转变,构建一套知识进步主导型的政策结构以适应全球一体化的生存方式,实现更多就业的有效增长。(一)转变政府“财政姿态”。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政府转变财政姿态基础上的政策集合。“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张晶晶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多重不确定性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降至4%。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财政服务全局的必要保障性举措。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追求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力求掌握好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与推进经济社会转轨三大维度形成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框架,明确提升效能、加强统筹中的相关思路与重点,紧抓具体工作中的五方面要点,并注重利用好PPP创新机制的乘数放大作用,更好提升政府调控效能,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全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