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5)
- 2023(9356)
- 2022(7665)
- 2021(7554)
- 2020(5996)
- 2019(13735)
- 2018(13234)
- 2017(24166)
- 2016(14192)
- 2015(15971)
- 2014(16030)
- 2013(15056)
- 2012(14161)
- 2011(12649)
- 2010(13610)
- 2009(12716)
- 2008(12299)
- 2007(11376)
- 2006(10535)
- 2005(9907)
- 学科
- 济(43512)
- 经济(43470)
- 管理(42268)
- 业(40954)
- 企(35548)
- 企业(35548)
- 财(29542)
- 中国(28475)
- 融(26190)
- 金融(26189)
- 银(24679)
- 银行(24675)
- 行(23868)
- 教育(20841)
- 制(16512)
- 务(15119)
- 财务(15087)
- 财务管理(15044)
- 农(14566)
- 企业财务(14399)
- 方法(14280)
- 地方(13506)
- 理论(13406)
- 财政(13247)
- 策(11697)
- 业经(11659)
- 数学(11636)
- 数学方法(11409)
- 中国金融(11212)
- 政(10839)
- 机构
- 大学(186539)
- 学院(184877)
- 济(72719)
- 经济(70804)
- 研究(65724)
- 管理(62716)
- 中国(53322)
- 理学(51746)
- 理学院(51136)
- 管理学(50364)
- 管理学院(49954)
- 财(47279)
- 京(40124)
- 科学(34166)
- 范(33318)
- 师范(33191)
- 财经(32546)
- 所(32188)
- 江(31619)
- 教育(31513)
- 中心(30888)
- 经(29183)
- 研究所(28148)
- 北京(26809)
- 师范大学(26736)
- 州(25455)
- 财经大学(23538)
- 院(23258)
- 银(22772)
- 经济学(22764)
- 基金
- 项目(104118)
- 研究(89485)
- 科学(83079)
- 基金(71122)
- 家(58294)
- 国家(57558)
- 社会(54196)
- 社会科(51265)
- 社会科学(51253)
- 科学基金(49241)
- 教育(48279)
- 省(42091)
- 编号(39967)
- 成果(37712)
- 划(36294)
- 基金项目(35159)
- 课题(31474)
- 资助(29740)
- 自然(27207)
- 年(26833)
- 自然科(26551)
- 自然科学(26548)
- 性(26151)
- 自然科学基金(26083)
- 部(25042)
- 重点(24864)
- 项目编号(24858)
- 发(24391)
- 规划(23710)
- 教育部(22812)
共检索到321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久权
我国的高等教育 ,一方面 ,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另一方面 ,体制僵化 ,教育投资渠道单一 ,办学效益不高。因此 ,必须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实施积极的高等教育财政、金融策略 ,加快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产业 财政 金融 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宏
2009—2012年,我国已经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依然是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主旋律。众所周知,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今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随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宾建成
1998年以来,我国利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在管理、政策时机的把握上存在一些缺陷,国债投资在资金的使用及其对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带动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国调整国债投资策略,以便使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更好的功效。在宾建成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有较好的论述,值得一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青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基于中国1998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考察居民消费对政府投资冲击的动态响应,研究发现,政府投资扩张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能产生明显的不对称影响。为理解这一特征事实,本文将金融摩擦嵌入一个多部门DSGE框架,识别金融市场扭曲这一传导机制的显著程度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特征事实,具备使财政政策产生不对称影响的能力;(2)金融市场扭曲是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原因;(3)定向式信贷政策可以有效地矫正金融市场扭曲,缓解这一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消极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时效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其实施与启动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外需不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期实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低效率投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为表现形式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湘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组政策创新的集合,政策扩张的核心是通过“财政姿态”的转变,构建一套知识进步主导型的政策结构以适应全球一体化的生存方式,实现更多就业的有效增长。(一)转变政府“财政姿态”。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政府转变财政姿态基础上的政策集合。“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张晶晶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多重不确定性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降至4%。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财政服务全局的必要保障性举措。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追求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力求掌握好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与推进经济社会转轨三大维度形成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框架,明确提升效能、加强统筹中的相关思路与重点,紧抓具体工作中的五方面要点,并注重利用好PPP创新机制的乘数放大作用,更好提升政府调控效能,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全局。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宏繁 李安东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回复和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经常运用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也是我国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一项特殊政策。从分析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入手,本文将阐述如何采取更有力措施以更好地促进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志伟
199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其长期运用蕴育着极大的财政风险,而且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并根据客观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并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其淡出的问题。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娟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 ;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 ,目前 ,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 ,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关键词:
政府投资 赤字财政 可持续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宏观调控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