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9)
2023(2264)
2022(1948)
2021(1867)
2020(1692)
2019(3550)
2018(3548)
2017(6084)
2016(3275)
2015(3757)
2014(3982)
2013(3932)
2012(3702)
2011(3534)
2010(3679)
2009(3645)
2008(3565)
2007(3523)
2006(3218)
2005(3010)
作者
(11870)
(9944)
(9765)
(9352)
(6260)
(4739)
(4395)
(3864)
(3736)
(3696)
(3469)
(3372)
(3370)
(3249)
(3181)
(3145)
(2892)
(2839)
(2836)
(2680)
(2639)
(2444)
(2386)
(2357)
(2336)
(2260)
(2212)
(2061)
(2015)
(1982)
学科
(14007)
经济(13997)
(11099)
管理(10932)
(9165)
企业(9165)
中国(5764)
(5389)
技术(4991)
方法(4741)
(4368)
(4161)
金融(4160)
(3967)
银行(3963)
(3836)
理论(3828)
(3678)
地方(3585)
业经(3314)
数学(3288)
(3260)
农业(3254)
数学方法(3208)
(2898)
教育(2803)
(2340)
环境(2123)
生态(2040)
(2029)
机构
大学(57882)
学院(55585)
研究(21086)
(19069)
管理(18988)
经济(18519)
中国(17014)
理学(15431)
理学院(15215)
科学(14954)
管理学(14724)
管理学院(14621)
(13757)
(11527)
研究所(10460)
(10263)
中心(9740)
(9434)
(9416)
(9355)
师范(9326)
北京(9208)
业大(8174)
(8032)
财经(7687)
师范大学(7544)
(7394)
农业(7184)
(6999)
(6825)
基金
项目(34021)
科学(26605)
研究(24566)
基金(23580)
(21223)
国家(21032)
科学基金(17359)
社会(14122)
(13452)
社会科(13365)
社会科学(13362)
基金项目(12057)
(11889)
自然(11478)
自然科(11189)
自然科学(11185)
自然科学基金(10979)
教育(10763)
资助(9690)
编号(9465)
成果(8934)
重点(8027)
科技(7699)
(7531)
(7365)
课题(7173)
创新(7061)
计划(7015)
(6993)
科研(6219)
期刊
(24549)
经济(24549)
研究(19494)
中国(14614)
学报(11357)
科学(10045)
(8849)
管理(8545)
大学(8396)
教育(8105)
(8083)
学学(7609)
(6391)
金融(6391)
技术(5829)
科技(5517)
农业(5356)
财经(4990)
图书(4937)
(4382)
论坛(4382)
(4277)
书馆(3713)
图书馆(3713)
(3309)
业经(3283)
问题(3271)
技术经济(3225)
经济研究(3207)
理论(2972)
共检索到94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晓刚  
随着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的逐步深入,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科技力量与经济力量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的崭新的对等关系。科技力量也不再一味追随经济力量的地理布局,而试图在更为博大的时空参数场内寻找自己的最佳坐标。如今科技力量的地理迁徙已完全有能力策动经济力量的重新聚集,这种动向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全新的形势下,“科技地理学”将成为现代地理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科技选址决策与资金、人才的投入一样,是科技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璐莎  
近年来,保险科技成为新的风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给传统保险业带来了新渠道、新模式、新业态近年来,保险科技成为新的风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给传统保险业带来新渠道、新模式、新业态。保险公司作为投资布局保险科技的重要力量,根据自身能力和优势,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采取自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光文  
“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价格制度的支持,一是要协调并解决“又好又快发展”与物价稳定的矛盾;二是改革“又好又快发展”的资源价格计量体系;三是建立“又好又快发展”的资源价格管理机制。本文就“又好又快发展”价格支持系统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实施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张立莉  
国有存量资本的有效激活是国有资本良性运营的关键,而如何保障其激活的有效性更是重中之重。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等是构建激活国有存量资本支持系统之原则。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无形资本是激活国有存量资本支持系统的关键要素。企业必须对支持系统中的各要素在内部环境、政策法律环境、资本市场环境良性运行环境下进行统一的调配和运作才能保障国有资本的有效激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波  
当无人驾驶、AI工程师、刷脸取款、AlphaGo战胜棋手柯洁和李世石等人工智能(AI)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AI正在掀起一场新的革命,革命的力度和深度将不亚于当年的蒸汽机、电气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分析中提到,AI对全球GDP的增长贡献将达到1.2%,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活动带来13万亿美元的额外增长,它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海军  
科技布局的一般原则武汉大学赵海军科技布局原则,是指人们依据科技布局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在科技布局实践中应当贯彻执行的基本准则。它是科技布局条件和科技布局规律要求的一般反映,是科学技术在各地区、各部门间得以科学、合理布局的基本保证。在具体的科技布局实践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毕玉修  
本文首先提出了图书馆内科学布局的目的,然后展开论述了科学布局的具体内容及理论依据,最后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中齐  田明华  
该文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用材林再认识 ;在分析用材林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用材林布局应树立满足社会多种需要、适应林产工业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 ,应遵循树种选择上因地制宜、空间布局上集散结合、正确处理农林牧结构和各林种结构、重视布局中的经济区位的原则 .该文按照我国东北、南方、西南、华北与西北四大区域 ,对我国用材林基地建设布局进行了区位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设计了用材林考核指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维慰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产业布局中传统区位因素的重要性降低,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自然生态环境、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作用性增强。世界产业布局的范围扩大,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布局的指向性弱化,形式灵活,产业布局从以集聚为主导逐步向以扩散为主导转化,但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新一轮集聚依然存在,世界产业的转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产业投资和布局的重要选择。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周娜  宓为建  姜波  
引入设备多单元系统概念,将设备混合布局问题转化为多单元系统布局设计问题。利用模糊理论将设备划分为多个设备单元,利用"田"分形理论设计设备单元内和设备单元间的最优布局方案。实例表明,该方法不限设备混合布局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设备混合布局问题,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庞景安  
文章简要介绍中国科技论文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 :系统目标与功能 ,系统数据组织与控制 ,系统数据流运行框图 ,系统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以及系统应用发展前景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炳才  
科技中介服务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在中国,随着人们对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视日渐升级,人们对创新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和政府对中介服务组织的控制就都显现为制约创新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障碍。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改善研究与开发中介服务、加强创新体系研究、倡导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大力推进中国创新体系发展和区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职业教育具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以提升中职学校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是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领域。经过3年时间,国家重点建设了1103个专业,430个特色项目,形成了120个典型案例,优质资源布点覆盖了全国半数城市。辽宁:提高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产业集群能力创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模式。辽宁省将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转换成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