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1)
2023(11256)
2022(9363)
2021(8602)
2020(6856)
2019(15227)
2018(14741)
2017(26456)
2016(14926)
2015(16888)
2014(16690)
2013(15783)
2012(14939)
2011(13839)
2010(14117)
2009(12722)
2008(12455)
2007(11390)
2006(10308)
2005(9440)
作者
(45189)
(37545)
(37530)
(35268)
(23851)
(18299)
(16868)
(14728)
(14376)
(13516)
(12943)
(12515)
(12241)
(11819)
(11651)
(11559)
(11353)
(11239)
(10860)
(10811)
(9705)
(9451)
(9102)
(8724)
(8664)
(8650)
(8412)
(8327)
(7646)
(7386)
学科
(61441)
经济(61379)
(37956)
管理(37714)
(27816)
企业(27816)
中国(22815)
地方(19441)
(19244)
方法(19089)
数学(16061)
数学方法(15848)
业经(15250)
农业(13794)
(12793)
(12637)
(12325)
贸易(12314)
技术(12261)
理论(12111)
(11874)
教育(11655)
(11425)
金融(11424)
(11394)
银行(11356)
(11029)
(10973)
教学(10941)
地方经济(10819)
机构
大学(215660)
学院(214330)
(83640)
经济(81854)
研究(78631)
管理(73610)
理学(62483)
理学院(61621)
管理学(60325)
管理学院(59936)
中国(56835)
科学(50127)
(46938)
(42435)
(40920)
(37528)
研究所(37170)
中心(34747)
业大(34339)
(34225)
(33913)
师范(33461)
农业(33283)
北京(30350)
财经(29347)
(27937)
(27740)
师范大学(26686)
(26553)
技术(25476)
基金
项目(138645)
科学(107330)
研究(102469)
基金(95076)
(84242)
国家(83398)
科学基金(69797)
社会(63113)
社会科(59717)
社会科学(59701)
(57801)
基金项目(50410)
教育(48959)
(48399)
自然(43854)
自然科(42833)
自然科学(42818)
自然科学基金(42033)
编号(41533)
资助(37309)
(35594)
成果(34731)
重点(32042)
课题(31503)
(30290)
(29303)
创新(28059)
发展(27987)
(27512)
大学(27298)
期刊
(99359)
经济(99359)
研究(70543)
中国(54459)
教育(42311)
(39639)
学报(39112)
科学(33723)
大学(30128)
管理(28632)
(28091)
农业(27267)
学学(26911)
(20687)
金融(20687)
技术(19612)
业经(18026)
经济研究(15836)
财经(15660)
(14438)
(13579)
问题(13389)
科技(12983)
图书(11657)
(11301)
论坛(11301)
(11056)
(10526)
职业(10237)
商业(10231)
共检索到34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超中  金吾伦  
整体论改变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路径和特征,一方面能够促进物的科学向人的科学的转型跃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个性化科学的建构和发展。因此,未来科技的人文特征将越来越显著,并将出现人类自觉选择下的限制性发展。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方法是一种成熟的整体论,能够促进未来科技与文明的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也显  
教学论发展之我见●吴也显教学论是以揭示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为其研究对象的,它对教学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在观念上应该是先引的。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教学论应在教学领域中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方面提出可行性预测,并对此进行系统、科学的论证。但是由于种种历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洪  李超玲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有关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尝试对大学科技园进行了概念的厘清和本质的界定;并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创新能力角度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对大学科技园的未来进行了简单描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丽丽  
本文主要从科技进步对区位论发展影响的角度对区位论的发展作了初步探讨与分析,提出科技进步导致产业部门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促使区位论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区位理论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区位论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林申  运迎霞  潘昆  
科技革命之于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哲学传统启迪、学科诞生先导、方法路线推动与热点主题引领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直接性与间接性、同步性与滞后性、全面性与局限性、单向性与双向性的特点。新的科技革命影响下,现实、公共、物理空间之外的体验、私人、虚拟空间或许也应成为关注点,城市社会规划或许将成为编制体系重点之一,超尺度空间重构或许将成为可能:城市规划学科应努力摆脱实证技术困境和"科学价值"困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宋晶  宋莹  
金融科技最积极的作用来自其整合无缝实时支付、分布式商务、更复杂客户定位和更准确信用评级的潜能;为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必须升级监管方式2016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报告称,英国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水平目前处于世界领先。2015年,该行业总收入高达65亿英镑,吸引了超过5亿英镑的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宋晶  宋莹  
金融科技最积极的作用来自其整合无缝实时支付、分布式商务、更复杂客户定位和更准确信用评级的潜能;为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必须升级监管方式2016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报告称,英国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水平目前处于世界领先。2015年,该行业总收入高达65亿英镑,吸引了超过5亿英镑的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一个国家的强弱和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而科学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综合国力的各个领域。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物化于商品和服务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的竞争,而现代战争已经是高科技的较量,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论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潘燕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一些高校逐渐认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广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评等活动。由于高校不同于社会心理健康机构,更不同于医疗部门,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祖斌  王茹  
如果把教师发展视为一定文化中发展的生态系统,大学教学文化则是影响教师发展生态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关联性、动态性、协同性、平衡性等特征,同时也面临功利化的学术生态、压力过重的心理生态等问题。改善大学教学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生态,反过来,可持续的大学教师生态发展有利于大学教学文化的建设。构建教师发展的和谐生态环境,需要树立教师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观,以教学文化优化教师发展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创造健康的心理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严格意义上的我国近代大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当我们从历史视角来看待今天的大学,常常感受到许多理论和制度的缺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学文化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润   郭卉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工科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实践学习活动,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其对学生工程能力发展的影响发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能显著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发展,并表现出工程设计等“硬能力”和沟通交流、职业伦理等“软能力”的双重促进效应;任务挑战度、自主探究度、教师互动频率、学长互动频率与同伴互动频率是科技创新活动育人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以自主探究度与同伴互动频率最为重要,前者指向“硬能力”发展,后者是“软能力”发展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冷畅俭  罗广宇  马晓东  
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34年创办之初奠基大楼(三号教学楼)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学校代表 性、标志性建筑物三号教学楼的风格与特点。在经历70年之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又一座具有新时代校园标 志和建筑特点的八号教学楼精心设计并建成,通过对八号教学楼所体现的历史精神的延续及对新时代的诠释,探 讨了校园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探索了校园建筑的永恒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