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2)
- 2023(7768)
- 2022(6457)
- 2021(5632)
- 2020(4517)
- 2019(10045)
- 2018(9919)
- 2017(18479)
- 2016(9744)
- 2015(10874)
- 2014(11073)
- 2013(11142)
- 2012(10911)
- 2011(10172)
- 2010(10511)
- 2009(9789)
- 2008(9713)
- 2007(9018)
- 2006(8374)
- 2005(7974)
- 学科
- 济(55254)
- 经济(55215)
- 业(28406)
- 管理(26379)
- 企(21195)
- 企业(21195)
- 地方(20622)
- 中国(18974)
- 农(15822)
- 业经(14735)
- 方法(13668)
- 地方经济(12230)
- 技术(11416)
- 农业(11173)
- 产业(11117)
- 数学(10662)
- 数学方法(10583)
- 发(10449)
- 融(10260)
- 金融(10259)
- 银(9880)
- 银行(9872)
- 行(9730)
- 学(9392)
- 制(9145)
- 贸(8841)
- 贸易(8830)
- 易(8427)
- 环境(8411)
- 和(7959)
- 机构
- 学院(151933)
- 大学(149302)
- 济(66737)
- 经济(65396)
- 研究(58013)
- 管理(54570)
- 理学(44961)
- 理学院(44405)
- 中国(43991)
- 管理学(43837)
- 管理学院(43531)
- 科学(34061)
- 京(33261)
- 所(29863)
- 财(29745)
- 研究所(26538)
- 江(25439)
- 中心(25217)
- 农(23846)
- 范(23219)
- 师范(23046)
- 财经(22512)
- 北京(21933)
- 州(21015)
- 院(20616)
- 经济学(20187)
- 经(20067)
- 业大(19239)
- 省(18433)
- 师范大学(18311)
- 基金
- 项目(91682)
- 科学(72787)
- 研究(72490)
- 基金(63018)
- 家(53540)
- 国家(53020)
- 社会(46402)
- 科学基金(45185)
- 社会科(44170)
- 社会科学(44163)
- 省(38802)
- 基金项目(32690)
- 划(31409)
- 教育(31214)
- 编号(29452)
- 发(27904)
- 自然(25189)
- 成果(24882)
- 资助(24705)
- 自然科(24555)
- 自然科学(24550)
- 自然科学基金(24099)
- 发展(23326)
- 展(22904)
- 课题(22151)
- 重点(21075)
- 创(20591)
- 创新(19261)
- 部(19177)
- 国家社会(18895)
共检索到25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隋映辉
加快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加大知识资本的动作 ,增强科技产业的投入 ,而且需要通过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战略资源和发展格局。本文认为 :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来说 ,科技产业发展对于GDP的贡献率 ,以及在制造业中的主体比重 ,将必然纳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新经济增长体系。②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科技产业竞争 ,实质上是稀缺资源和存量结构调整的战略竞争。在这一竞争发展的过程中 ,显性竞争表现在科技产业在市场领域的竞争 ,隐性竞争则表现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竞争以及科技产业化竞争。③进入 2 1世纪 ,面向全球化竞争 ,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 ,加快...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产业 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科学地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系统准确地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君
现阶段,我国一方面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从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整合,实现人力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就业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论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陈池波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它包括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科技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生态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拟就上述内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伟
论中国西部地区的优区位一产业协调发展付伟西方古典区位理论着重研究的是如何为工农业部门的发展确定优区位,它是为部门布局优化拓荒的,一般来说最优区位都在发达地区,并拥有先进的产业部门.显然,古典区位论涉及面是狭窄的,但它却道出先进产业的重要性。由古典区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岳颂东
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建国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和总的趋势上说,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存在着某些不协调。1.国民经济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建国40年来,由投资周期所决定的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在我国曾出现过8次,几乎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经济扩张、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恶化,从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失衡,随后不得不进行紧缩与调整,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春琦
本文从教育与科技的关系出发,提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在于教育"以及"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提出"明确教育与科技地位""创办研究型大学""加大原创性投入""健全制度法规"四个方面发展机制。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协调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毕克新 王宏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婕,郭斌,许庆瑞
本文以高技术的内涵与特征为依据,详细分析高技术的发展对科技、经济、教育三大社会系统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此事础上,进一步探讨高技术发展条件下,教育-科技-经济采统关联模式的衍化: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松耦合”状态转变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紧耦合”状态以及三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智轩
以2010—2019年西部11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各省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增长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各省的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数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不均衡。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都偏低,说明西部科技和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科技和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偏低、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弱和教育投资激励不足是西部各省共同的突出短板。
关键词:
西部 科技 教育 经济 高质量耦合协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建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长新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出现若干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阶段.就必须把协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协调是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已充分地证明了这是一条重要的、必然的发展规律.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虽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有关的科学论著中,尚涉及的不多.因此,对其中几个理论问题加以讨论,以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注视,并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威莎
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人口与经济两者不相协调的程度加深。因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不是人口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人口的发展。但是,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权晓虹,杨开忠
京津协调发展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制胜法宝。本文阐明了其意义,并从资源禀赋、市场、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及协调发展格局。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的障碍所在,提出几点建议,以助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
协调发展,格局,区域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