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8)
2023(4145)
2022(3448)
2021(3448)
2020(2766)
2019(6401)
2018(6476)
2017(10315)
2016(6839)
2015(7777)
2014(8065)
2013(7218)
2012(6747)
2011(6451)
2010(6746)
2009(6066)
2008(6027)
2007(5597)
2006(5183)
2005(4752)
作者
(17745)
(14986)
(14871)
(14176)
(9410)
(7150)
(6812)
(5867)
(5731)
(5529)
(5001)
(4948)
(4886)
(4805)
(4607)
(4588)
(4464)
(4419)
(4288)
(4186)
(4107)
(3757)
(3640)
(3469)
(3402)
(3399)
(3373)
(3366)
(3011)
(2953)
学科
(22780)
经济(22764)
教育(19065)
(16387)
管理(15743)
中国(13361)
(12577)
企业(12577)
方法(10499)
数学(8802)
数学方法(8696)
理论(8526)
(7425)
技术(7143)
(6471)
教学(5990)
(5415)
(5317)
发展(4734)
农业(4658)
业经(4654)
(4611)
研究(4302)
地方(4113)
(3605)
(3547)
(3487)
思想(3446)
(3425)
金融(3424)
机构
大学(100956)
学院(94475)
研究(36876)
(31926)
经济(31039)
管理(29093)
教育(27984)
理学(24802)
理学院(24373)
(24342)
师范(24278)
管理学(23782)
管理学院(23581)
(23262)
科学(21698)
中国(20751)
师范大学(20201)
(18767)
研究所(17034)
(15984)
北京(15779)
(15253)
中心(14529)
技术(13724)
(12752)
(12725)
(12723)
职业(12498)
财经(12165)
业大(11614)
基金
项目(56216)
研究(49246)
科学(46350)
基金(37161)
(31492)
国家(31044)
教育(30949)
社会(28914)
社会科(27104)
社会科学(27099)
科学基金(25722)
(23116)
编号(21997)
(21811)
成果(21137)
课题(18895)
基金项目(18396)
(15959)
资助(14850)
(14534)
规划(14344)
自然(14243)
重点(14139)
自然科(13946)
自然科学(13941)
自然科学基金(13720)
(13501)
教育部(13224)
(13124)
项目编号(13100)
期刊
教育(47293)
研究(41476)
(35978)
经济(35978)
中国(29988)
学报(13629)
科学(12789)
技术(12588)
(11992)
大学(11689)
管理(11065)
职业(11004)
(10896)
学学(9163)
(8104)
论坛(8104)
农业(7639)
财经(7448)
技术教育(7123)
职业技术(7123)
职业技术教育(7123)
(6535)
科技(5798)
高等(5524)
(5403)
经济研究(5211)
(5126)
金融(5126)
图书(5110)
成人(5035)
共检索到15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B·H·图尔钦科  
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不久前某些作者断定,科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间接关系,因为它是智力劳动成果,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从何产生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属社会意识形态,而生产力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这两个范畴往往被视为绝对对立的事物。而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直接生产力的论点,出发于辩证地理解物质与理念的相互联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帅军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这一原则的税收学或税法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其理论基础的核心是税制诸要素及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理配置。准此以观,本文拟对税制诸要素及相关概念的厘清、税制诸要素在税制中的地位即相互关系剖析以及税制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等作一勾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论市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王冰市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繁荣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国家的作用。因而,必须正确认识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客观联系,妥善处理市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市场的正常有效运行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郑少贤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构建了技术能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相互关系分析框架,并选取我国先进聚合物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金发科技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技术能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知识载体、知识流动方面体现出一定的重合性;②技术能力是企业提高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保障,而产业链整合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③企业技术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存在耦合关系,两者的相互匹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立人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兴起和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创新对国际经贸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要迅速地、有效地和持续地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必须从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技术创新的压力(指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即政府的鼓励)这三个方面入手。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技术推动和市场引导交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的压力来自市场竞争,而优胜劣汰则是市场机制的基本法则。政府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必须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政府科技政策的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长来  
当前,科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科技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应用型技术研究和工艺技术创新能够直接促进企业发展;基础性研究和具有强烈外部性的公共技术研究,对企业发展具有间接影响。企业的趋利性造成企业倾向于投资周期短、能够带来直接效益的应用型科技活动,少介入或者避开投资于基础性研究和公共技术研究活动。财政资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忠观  
《人口研究》1989年第6期,刊登了翟胜明同志的《人口适应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我读了以后,认为该文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为什么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物质资料生产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 《新论》认为,在两种生产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人类自身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支配的决定性的作用。“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组成的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作为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登沥  沙德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小革  
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富形式。社会财富中的国家公共财产,同社会团体集体财产、劳动者个人财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是大河、小河相依的关系,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不应是建立在只有单一、片面的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共同富裕上面,应是融进个人财产,实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兼顾和结合的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大战后数十年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呼声遍及各个发展中国家。但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各自的真实涵义是什么,两者的相互关系又如何,则各国政策制订者和国际经济学界却大都一直存在不少模糊观点,在实践中亦往往出现偏差和难题,比如片面强调发展工业或重工业,而忽视了发展农业。本文意在对此进行探讨和澄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灵光  
论税收制度与产权制度的相互关系鲍灵光文章认为,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税收制度对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另一方面,产权制度的有效性为税收制度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故正确处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丽萍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在现代企业里,高效的绩效管理让人才脱颖而出,是人才成长的助推器。文章分析并探讨了绩效管理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勇  
本文以人的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利用辨证、统一的方法,阐述了企业改制与企业中不同职工群体心态的相互影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证明了决策者应该在把握职工的心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