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1)
2023(3131)
2022(2696)
2021(2491)
2020(2278)
2019(5066)
2018(4788)
2017(8933)
2016(4923)
2015(5573)
2014(5494)
2013(5379)
2012(5191)
2011(4398)
2010(5139)
2009(5173)
2008(4851)
2007(4561)
2006(4041)
2005(3853)
作者
(13657)
(11169)
(11109)
(10806)
(7473)
(5168)
(5051)
(4323)
(4232)
(4116)
(3822)
(3767)
(3705)
(3557)
(3477)
(3283)
(3225)
(3208)
(3176)
(3115)
(2816)
(2697)
(2690)
(2647)
(2585)
(2534)
(2471)
(2362)
(2207)
(2174)
学科
管理(21184)
(20254)
经济(20232)
(15690)
(15252)
企业(15252)
审计(12083)
(9654)
方法(8502)
(6621)
国家(6490)
中国(6383)
各类(5866)
数学(5855)
数学方法(5820)
(5505)
(5428)
财政(5076)
技术(5041)
人事(4639)
人事管理(4639)
(4434)
财务(4421)
(4401)
财务管理(4353)
理论(4345)
业经(4330)
(4308)
企业财务(4180)
工作(4063)
机构
大学(75580)
学院(72328)
(29132)
经济(28478)
管理(28346)
理学(24021)
理学院(23768)
管理学(23600)
管理学院(23437)
研究(21981)
(19584)
中国(18168)
(16767)
财经(14496)
(13104)
科学(12504)
(11772)
(11074)
财经大学(10658)
(10378)
师范(10340)
北京(10149)
中心(10135)
(9424)
研究所(9150)
经济学(8961)
师范大学(8371)
商学(8295)
商学院(8230)
经济学院(7919)
基金
项目(41618)
科学(33958)
研究(32963)
基金(31347)
(26178)
国家(25934)
科学基金(22967)
社会(22376)
社会科(21232)
社会科学(21224)
基金项目(16374)
教育(15587)
(15353)
自然(13559)
自然科(13211)
自然科学(13211)
编号(13148)
自然科学基金(12998)
(12740)
成果(12702)
资助(12508)
(10181)
教育部(9434)
课题(9412)
(9327)
国家社会(9324)
重点(9320)
项目编号(9172)
人文(9084)
(8768)
期刊
(35422)
经济(35422)
研究(28584)
中国(20184)
(19793)
管理(10779)
学报(9997)
教育(9632)
科学(9333)
审计(9312)
财经(8734)
大学(8195)
(7472)
学学(7421)
经济研究(6461)
(6044)
金融(6044)
财会(5933)
会计(5876)
(5388)
技术(4756)
问题(4649)
图书(4452)
业经(4054)
通讯(3928)
会通(3905)
(3541)
(3450)
论坛(3450)
技术经济(3422)
共检索到12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善平  宋艳  
科学的政府绩效观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想与战略。本文在探讨科学绩效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科学的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地位、模式与标准等基础性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尘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计工作应做到:项目选择应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要围绕监督权力、紧扣监督职责;加大效益审计力度;狠抓审计成果落实;坚定不移地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自身的效率;转变审计业绩观,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希晖  邢祥娟  冯玉瑞  
科学选择绩效审计方法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目标。本文剖析了影响绩效审计方法选择的因素,指出了科学选择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环节及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施青军  
一、结果导向模式是绩效审计的主导模式《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指出:“效益(绩效)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在绩效审计的实践中,各国开展较多的也是事后审计(结果为导向审计)。可见,结果导向(事后审计)是绩效审计的一个主导模式。以下,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1.公共受托责任对绩效审计的基本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祥祎  
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欧盟作为新秀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欧盟的政府审计体系对于其GDP乃至世界经济形势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欧盟政府审计的绩效入手,探讨欧盟政府审计的特征与影响,进而考察其政府审计体系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晓东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管理型政府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凸显,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中国行政改革的首选目标和重大政治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主要评价依据是政府绩效。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具有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而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为了将科学发展观由指导理论转化为提升政府绩效的具体实践,需要构建以"以人文本"为价值核心的绩效管理目标机制、以"全面协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斌  罗文洁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框架的描述以及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下政府行为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得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是多向的、混合的,有时甚至还是负向的。为此,针对我国绩效管理方式、政府行为给绩效审计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改进我国绩效审计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中一  孙亦军  
财政是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和政府政策的直接反映,因此,讨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财政工作,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职能问题。财政管理必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转变,因为政府与财政的密切关系是不容质疑的,财政管理的好坏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对于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财政管理也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余玉苗  何晓东  
决策制定者根据最优的社会效用安排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这个最优的效用就是公共物品的核心效用。政府绩效审计实质上就是审查核心效用与为实现核心效用而投入的公共财政资金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核心效用观为指导思想,通过论述绩效的涵义、绩效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方式和审计报告与核心效用的内在联系,初步勾画出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框架,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指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洪  王素梅  
本文对中美两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对比,详细阐述在两国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绩效审计不同的审计目标定位、不同的审计对象选择以及绩效评价标准、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审计机关适当借鉴美国经验、发展切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曾永生  
绩效审计代表着国家审计发展的方向,它是以评价与监督政府部门所管理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和内容的审计模式。虽然我国审计理论界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引入并研究绩效审计问题,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地方也开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希晖  
我国绩效审计产生较晚,研究力量较薄弱,人们在绩效审计相关概念、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应用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这些不利于绩效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认识误区,澄清了概念,有利于推动我国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甘肃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工具,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发挥内部控制和独立评价的作用。国家审计在促进政府绩效管理方面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开展绩效审计,即通过对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公共项目绩效、公共政策绩效以及机构和人员绩效的评价,实现对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综合评价。此外,本文还通过对"甘肃模式"的介绍,进一步论证了甘肃审计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云秀  
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政府绩效审计为中心、政府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政府绩效审计成为衡量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本文对我国现有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并为绩效审计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