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5)
2023(10418)
2022(8702)
2021(7855)
2020(6318)
2019(14360)
2018(13962)
2017(26293)
2016(14373)
2015(16080)
2014(16295)
2013(15994)
2012(15388)
2011(14251)
2010(14760)
2009(14018)
2008(13986)
2007(12979)
2006(12032)
2005(11461)
作者
(42551)
(35473)
(35467)
(33705)
(22862)
(17059)
(15967)
(13545)
(13540)
(12979)
(12362)
(12113)
(11983)
(11572)
(11309)
(10941)
(10479)
(10433)
(10325)
(10147)
(9373)
(8776)
(8552)
(8259)
(8069)
(8069)
(8060)
(8059)
(7153)
(7035)
学科
(66208)
经济(66114)
管理(44509)
(39964)
(31927)
企业(31927)
中国(22401)
地方(19865)
(18896)
方法(18126)
(17555)
业经(17485)
(16347)
(13597)
银行(13584)
(13434)
金融(13431)
数学(13354)
(13234)
数学方法(13218)
(13139)
农业(12964)
(12092)
(11612)
理论(11319)
环境(11246)
地方经济(10574)
(10447)
贸易(10432)
技术(10114)
机构
学院(215211)
大学(213806)
(88327)
经济(86286)
研究(79897)
管理(75624)
理学(62049)
中国(61885)
理学院(61213)
管理学(60318)
管理学院(59873)
(47463)
科学(46930)
(46788)
(40615)
(36232)
研究所(35885)
中心(35240)
财经(34533)
(33524)
师范(33249)
(32541)
北京(31085)
(30889)
(29099)
(28653)
经济学(27117)
师范大学(26821)
业大(26392)
(26005)
基金
项目(128654)
科学(102104)
研究(99873)
基金(91191)
(78006)
国家(77244)
科学基金(65999)
社会(64554)
社会科(61107)
社会科学(61095)
(51636)
基金项目(47592)
教育(45542)
(42721)
编号(40647)
自然(38822)
自然科(37813)
自然科学(37806)
自然科学基金(37122)
资助(37119)
成果(35410)
(33735)
课题(30349)
重点(29513)
(29109)
(28426)
发展(27657)
(27195)
(26539)
国家社会(26537)
期刊
(117294)
经济(117294)
研究(75432)
中国(53688)
(37044)
(32613)
管理(31631)
教育(30987)
学报(30506)
科学(30252)
(25616)
金融(25616)
大学(24099)
学学(22217)
农业(21688)
业经(19869)
财经(18736)
技术(18368)
经济研究(17925)
(16212)
问题(15274)
(11451)
(10651)
(10487)
图书(10441)
世界(10428)
(10335)
论坛(10335)
改革(10201)
(10201)
共检索到361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廖晓静  
科学旅游发展观实施的关键,是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念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和学术研究的层面,而应将其传播到需要实施这一理念的最前线去。从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小康社会实施的角度,“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切入点,“游”“教”互动、“寓教于游”———强化旅游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相关利益群体中,坚持不懈地将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传播拓展到普及应用的层面上去,培育和完善可持续旅游的教育体系,无疑是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有效推进机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国新  
主动承担危机管理责任是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必须做出的选择。应该通过外部强制力量和内部企业文化的有效互动来构建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以全球环境与发展演进过程为切入点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现实地剖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并进一步阐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提出旅游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可行途径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战略,必须从深层上构建长效机制。笔者从着重论证科学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入手,认为要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循环经济、夯实微观基础以及优化上层建筑等五个方面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配套上下功夫,需要认真探研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博伟  
关于全域旅游,业内外叫好之声很多,批评之声也有不少。任何一个新提法、新举措都会引起争议,这本无可厚非。但更为重要的是,在长远和当下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条切实推动新时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这也许比简单地"划线站队"和打"口水仗"更有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籍振芳  
山西旅游产业规模小、基础薄弱,处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要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 三个转变 、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泽军  
近年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云南藏区的支柱产业,但也随之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香格里拉人文精神。本文试把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考察,探讨了实现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转变是香格里拉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还是发展,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夏婷婷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发展的精神实质、教育基本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寻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和依据,从而提出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命题,认为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包括“三个基本内涵”,具体体现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和“五个统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素权  邰鹏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的发展等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的演化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休戚相关。自组织均衡机制、涨落触发机制、自然选择机制是系统演化发展的重要机制,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用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系统的演化,可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路径与多维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福  
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和全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具体表现为宏观调控机制、均衡统筹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和系统开放机制。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多元整合机制的作用。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搞好公共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张宏磊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万物皆道与生态旅游平等共生观;天地伦理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节俭朴素与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观等五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