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539)
2022(5617)
2021(5665)
2020(4775)
2019(11409)
2018(11673)
2017(20550)
2016(12582)
2015(14647)
2014(14953)
2013(13831)
2012(12808)
2011(11732)
2010(12626)
2009(11612)
2008(11669)
2007(10839)
2006(9794)
2005(8966)
作者
(35246)
(29313)
(28970)
(27941)
(18630)
(14157)
(13369)
(11513)
(11408)
(10761)
(10223)
(9859)
(9578)
(9441)
(9144)
(9142)
(8753)
(8709)
(8628)
(8473)
(7670)
(7345)
(7296)
(6878)
(6741)
(6688)
(6587)
(6567)
(5983)
(5882)
学科
(43481)
经济(43432)
管理(30665)
(26632)
(23451)
企业(23451)
方法(23265)
教育(20823)
数学(19847)
数学方法(19165)
中国(17596)
理论(14632)
(13610)
教学(10501)
(9920)
(9372)
业经(8217)
(7731)
技术(7696)
(7598)
(6868)
(6860)
贸易(6858)
(6752)
(6650)
地方(6499)
农业(6097)
研究(5929)
(5871)
银行(5861)
机构
大学(180474)
学院(174453)
研究(60726)
管理(59245)
(56652)
经济(54943)
理学(50100)
理学院(49402)
管理学(47656)
管理学院(47324)
(41304)
中国(40652)
科学(39501)
(34309)
师范(34092)
教育(33514)
(31696)
(28818)
研究所(28688)
师范大学(27667)
(27605)
北京(27306)
中心(26636)
(25586)
技术(24617)
业大(24396)
(23151)
财经(21563)
(21354)
农业(19997)
基金
项目(106974)
科学(84718)
研究(82684)
基金(72844)
(63257)
国家(62597)
科学基金(52784)
教育(48065)
社会(47147)
社会科(44315)
社会科学(44298)
(43655)
(39149)
编号(37057)
基金项目(36115)
自然(34415)
成果(33909)
自然科(33712)
自然科学(33707)
自然科学基金(33033)
资助(32260)
课题(29274)
重点(25849)
(24611)
(24430)
(22847)
项目编号(22663)
规划(21976)
(21660)
教育部(21584)
期刊
(65125)
经济(65125)
研究(61658)
教育(57871)
中国(46539)
学报(28848)
科学(25547)
管理(23346)
(23111)
大学(22989)
(22437)
技术(22423)
学学(19735)
农业(15801)
职业(14745)
财经(11844)
统计(11716)
(11669)
金融(11669)
图书(11393)
(10280)
(10017)
(9819)
论坛(9819)
经济研究(9598)
技术教育(9512)
职业技术(9512)
职业技术教育(9512)
业经(9316)
决策(9305)
共检索到27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红军  
论科学教育中的模型方法教育●邢红军模型及模型方法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科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需要人们运用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演算,而且还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克服研究对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萍萍  刘恩山  
模型和建模研究目前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越来越多国家的科学教育标准强调模型和建模的作用,并将其纳入学业要求中。深入理解模型是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有效开展模型和建模研究及进行模型相关教学的重要基础。模型定义和模型分类是认识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模型定义的核心内容为模型是事物的表征,事物的内涵广泛,包括实物、事件、过程、概念、观点和系统等。基于模型功能的视角可以将模型分为八类:尺度模型、类比模型、图像和符号模型、数学模型、不表示数学关系的图表和表格、理论模型、概念-过程模型、系统模型。每类模型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用于理科教学之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模型和模型化是现代科学教学中极为引人关注的课题。研究显示,模型和模型化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的认知功能。各国研究者对该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他们对以模型/模型化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的认知特性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所探索的问题和采用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改进我国科学教学策略和对策提供了一种方向和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现昆  
论述教育信息生态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实施层面、理论层面和哲学层面构建一个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理论模型,提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且能够自我发育、自我生长的教育信息生态化发展机制,以期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琴  庞丽娟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羽  
本文从概述的角度介绍了国际上主流的评估教育政策的定量方法——因果推断模型。因果推断模型是借鉴自然科学中实验的理念而演化出来的一整套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随机试验、自然实验、断点回归模型、倾向分数配对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领域中的自选择偏误。基于对因果推断模型的介绍,本文总结了定量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混合方法在教育政策评估中的潜在优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张跃  张洋  
近年来国际基础科学教育领域相当多的研究指出模型在科学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学生需要了解科学模型的内容,也需要了解模型与建模的本质。物理模型在科学模型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本文通过研究中学物理科学模型教育及其分类的基础理论,进一步将物理模型进行归类,实证调查初高中276名中学物理教师,考察他们对模拟式物理模型和理想化物理模型的认识,后者包括理想化实体模型、理想化条件模型和理想化过程模型,并比较其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一致性,以期对我国科学模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科学写作融入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文风自由、形式多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提高科学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媒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史凡  王磊  
基于对2007年以来有关模型与建模的1920篇文献进行的热点可视化分析,并追踪其中的关键文献,总结概括近十年来国际科学教育及化学教育研究在模型与建模领域的热点及现状,通过对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的分析,为我国化学教育在模型及建模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建议与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于研究道德的观点,论述了教育研究道德的几个原则,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些原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项贤明  
科学需要实证,但实证并不必然导致科学。在包括教育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无论是发现和描述客观事实,还是揭示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抑或是描述和解释社会规律,实证方法都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人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物而与一般自然物的自在存在方式的根本不同,使得实证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无法获得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普遍有效性。教育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之关键并不在于某种具体方法的运用,而在于其科学精神的建立。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基本概念体系的建立,一整套科学理性的论证方法的形成,一系列严密清晰的思维规则的确立,这是教育科学实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严亚玲  
设计思维作为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体系,为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将设计思维应用于教育领域,又如何评价其成效,是推动设计思维深度教育应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国内有关设计思维教育应用的研究集中在内涵与应用路径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其评价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评价模型与原则探索、评价工具开发以及具体情境的评价实施三个层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为推进设计思维教育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研究者主要从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两个维度建构评价理论模型,并遵循多角度、学习者中心、发展性、全过程原则。研究者设计了量表、图示和测试任务等评价工具。在具体实施中,设计思维教育应用包括专门的设计思维课程、设计思维指导项目实践、设计思维指导课程教学、设计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大情境,覆盖各个教育阶段。评价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的设计思维发展和设计思维的融入成效。评价内容涉及设计与成效,设计维度关注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成效维度关注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认知发展与态度转变。评价方式以混合评价法、质性分析法、调查访谈法为主,以量表法和测试任务法为辅。在混合评价法中,课堂观察、自我(团体)反思报告、设计成果评价是研究者常用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最后指出,教育领域设计思维评价应注意:1)设计思维评价具有过程性和复杂性,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迭代;2)以培养T型人才为价值导向,围绕设计思维的本质特征开展评价;3)加强模型工具与方法的融合,做到评价科学合理;4)理解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融合情境目标开展综合评价设计;5)面向教与学全过程收集数据,保证评价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王瑜  勾学荣  刘洪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借鉴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成熟度评价模型建立了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e2M2,并且以该模型制定了评估指标,试评估了国内12所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此后又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项进行讨论和修订。笔者期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高校间的合作,形成更为完整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为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评估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仕新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计量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根据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教育对经济发展直接贡献的方法,然后本文设定了一个新的模型,专门用来验证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之间的互补关系并确认人力资本是否具有外溢性,最后本文设定了一个计量教育对经济发展间接贡献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计量方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邵亮  殷锡武  
本文基于教育主体追求生活效用最优的观点,通过建立教育活动的生产和效用函数,分析了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3个变量之间的动态优化关系,教育产出最优与主体效用最优不一定能同步达到,教育主体所投入的三种资源的不同组合策略集分别构成效用最优与产出最优的二个资源配置区域,这二个区域的交集便是教育政策与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