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3)
2023(11346)
2022(9750)
2021(9012)
2020(7593)
2019(17191)
2018(16934)
2017(33258)
2016(17872)
2015(20025)
2014(19975)
2013(19820)
2012(18618)
2011(17291)
2010(17621)
2009(16689)
2008(16446)
2007(14908)
2006(13628)
2005(12259)
作者
(54470)
(45292)
(45113)
(42818)
(28938)
(21644)
(20475)
(17721)
(17037)
(16229)
(15384)
(14774)
(14726)
(14426)
(14042)
(13752)
(13727)
(13472)
(13192)
(13132)
(11379)
(11373)
(11063)
(10406)
(10393)
(10121)
(10079)
(9976)
(8989)
(8954)
学科
(73856)
经济(73772)
管理(55750)
(54773)
(43461)
企业(43461)
方法(32795)
数学(28323)
数学方法(28061)
(24906)
贸易(24893)
(24254)
中国(22759)
(21626)
(20408)
技术(16987)
(16289)
业经(15707)
(14965)
(14314)
银行(14268)
农业(13917)
(13725)
(13581)
金融(13580)
地方(12912)
(12785)
环境(11399)
理论(11342)
(11224)
机构
大学(272469)
学院(271087)
(118250)
经济(115989)
管理(102183)
研究(94258)
理学(87591)
理学院(86629)
管理学(85338)
管理学院(84854)
中国(71711)
(56985)
科学(56151)
(56151)
(48649)
(47055)
财经(44070)
研究所(43878)
中心(41527)
(40470)
业大(40096)
(39935)
农业(37317)
北京(36413)
经济学(36326)
(35295)
师范(34918)
(33256)
经济学院(33023)
(32505)
基金
项目(171127)
科学(134171)
研究(124512)
基金(124259)
(109299)
国家(108356)
科学基金(90983)
社会(80443)
社会科(76525)
社会科学(76506)
(65171)
基金项目(64967)
自然(57760)
教育(57265)
自然科(56424)
自然科学(56405)
(56173)
自然科学基金(55430)
资助(51111)
编号(49560)
成果(41279)
(39083)
重点(38625)
(37276)
(36118)
课题(34707)
创新(33838)
教育部(33470)
国家社会(33375)
人文(32545)
期刊
(130769)
经济(130769)
研究(86079)
中国(50542)
学报(44112)
(41802)
(40765)
科学(39863)
管理(37511)
大学(33170)
学学(31267)
(28859)
金融(28859)
教育(28824)
农业(28364)
技术(22971)
财经(22730)
经济研究(22620)
业经(21433)
(21360)
国际(19961)
(19573)
问题(18900)
(14858)
技术经济(14728)
商业(14167)
科技(13229)
理论(13198)
世界(13177)
(12449)
共检索到414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雷雷  王军锋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金砖国家合作已从传统的经济、政治"双轨并进"向经济、政治、人文"三轮驱动"转变,并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关键在于解决全球发展、全球治理、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复苏、内部机制、公共产品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应从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特点、发展趋势、合作平台、发展机制、路径与对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契合点、寻求共赢数,确保金砖国家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各项建设行稳致远,并以此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同时,这也是我国新型国际经贸关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维炎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从1948年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开始算起,到今年,多边贸易体系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前不久,为了庆祝多边贸易体系成立50周年,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二次部长会议,回顾多边贸易体系50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中  王曼莹  
美欧等发达国家正在主导和推动TPP、TTIP自由贸易谈判,试图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新规则的高标准将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构成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加速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提升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庆波   范欣晨   邹洋婧  
在深度融入全球市场过程中,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但同时,贸易附加值过低、出口市场不平衡、关键技术“卡脖子”、贸易摩擦加剧等经贸关系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从形成机理来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经贸关系失衡主要是由产业低端锁定、市场不平衡依赖和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导致的。我国要打破这种失衡的国际经贸关系,就要塑造动态比较优势,推动贸易市场再平衡,有效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冲击,为优化国际经贸关系奠定基础。为此,我国应该通过重塑发展内生动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制度型开放和参与全球规则治理,构建和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中正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积极迹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中向好,但增长势头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世界经济仍面临不少的风险和挑战。经济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地缘政治风险集聚,此外,英国脱欧谈判进展滞缓,欧洲多国大选以及美国新政府政策具有不确定性等。尤其是自美国新总统特朗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中正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积极迹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中向好,但增长势头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世界经济仍面临不少的风险和挑战。经济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地缘政治风险集聚,此外,英国脱欧谈判进展滞缓,欧洲多国大选以及美国新政府政策具有不确定性等。尤其是自美国新总统特朗普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杰   魏浩  
我国和马来西亚是友好近邻,近年来双方在经贸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之间的进出口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马来西亚已成为我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进一步加强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选择合适的产品开拓马来西亚市场,以合资和代理的方式进入,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充分发挥马来西亚华人组织在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陈家勤  朴光姬  
一、国际经贸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加快,带来国际贸易 的快速发展 80年代后半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而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5.8%。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负增长,国际贸易的增长率也随其下降,1991年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3.5%。1992年后世界经济转为正增长,国际贸易随之反弹,1992、1993和1994年分别为4.5%、4.0%和9.6%,1995年为8%。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靖  黄卫勇  
通过对义乌与美国贸易结构、演变过程与趋势的梳理和判断,以及对义乌小商品所受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对义乌开放经济影响不大,长期影响显著;义乌企业如不具备成本以外其它优势,将导致订单转移;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产能外移应对冲击,需要立足自身的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eWTP"出口新模式,是推动义乌小商品经济数字化转型和对外贸易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可为  
中国与东盟自2003年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货物贸易成倍猛增,双向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合作日渐紧密,经济合作领域逐渐拓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实证分析看,中国和他国GNI、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签订FTA协议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作用,中国与他国的距离对双边贸易额有反向作用。文章最后对中资银行在东盟的经营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齐述丽  白文彪  
当前中日经贸发展面临着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等一系列复杂外部环境,同时存在双边贸易有所恢复但增长乏力、双边投资失衡持续突出等问题。RCEP作为中日双方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经济增长、扩大中日两国出口规模、拓展服务贸易和第三方市场合作、促进双方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应借助RCEP契机,采取推进两国经贸合作、完善对日投资策略、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等策略,不断推进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武增奇  
1.中利贸易往来情况 中利贸易往来始于1951年,50~60年代,中利两国贸易额不大,70年代有了一定的发展。1974年我国对利出口额曾达5745万美元。但是,当时的贸易只有我国对利的出口。80年代,中利贸易发展比较稳定,1983~1991年中利贸易额一直保持在4000~7000万美元。90年代以来,中利贸易起伏较大,1991年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1992年贸易额高达1.76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1992年利受联合国制裁,为增加储备,大量进口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