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1)
2023(4022)
2022(3229)
2021(2930)
2020(2418)
2019(5351)
2018(5151)
2017(9041)
2016(4945)
2015(5666)
2014(5665)
2013(5797)
2012(5422)
2011(5126)
2010(5400)
2009(5099)
2008(5088)
2007(4967)
2006(4478)
2005(4211)
作者
(16853)
(14243)
(14171)
(13485)
(9144)
(6718)
(6168)
(5472)
(5449)
(5135)
(5067)
(4791)
(4749)
(4733)
(4436)
(4375)
(4226)
(4146)
(4138)
(3945)
(3776)
(3512)
(3488)
(3314)
(3214)
(3191)
(3180)
(3069)
(2899)
(2828)
学科
(24226)
经济(24211)
(21184)
管理(19440)
(17254)
企业(17254)
技术(11699)
方法(10395)
数学(8203)
数学方法(8126)
中国(7095)
(6915)
技术管理(6301)
(6268)
业经(6186)
理论(5541)
农业(5068)
(4798)
贸易(4792)
(4683)
(4399)
(4382)
教育(4186)
(4151)
地方(3776)
环境(3714)
(3527)
(3286)
(3237)
(3157)
机构
大学(87495)
学院(85624)
(36721)
经济(36027)
管理(32195)
研究(31042)
理学(27077)
理学院(26770)
管理学(26378)
管理学院(26208)
中国(22281)
科学(19836)
(19230)
(16307)
(15222)
(14859)
研究所(14790)
(14067)
中心(13329)
(13109)
师范(13019)
业大(12876)
北京(12156)
财经(12069)
农业(11645)
经济学(11366)
(10971)
(10905)
师范大学(10576)
(10553)
基金
项目(54161)
科学(43264)
研究(41015)
基金(38751)
(34437)
国家(34161)
科学基金(28757)
社会(26382)
社会科(25167)
社会科学(25161)
(21269)
基金项目(19824)
教育(18815)
(18070)
自然(17263)
自然科(16897)
自然科学(16896)
自然科学基金(16618)
编号(16404)
资助(15297)
成果(13756)
重点(12624)
(12301)
(12284)
(12221)
国家社会(11562)
创新(11561)
课题(11530)
教育部(10445)
(10169)
期刊
(41868)
经济(41868)
研究(28551)
中国(19975)
学报(15065)
科学(14436)
教育(13773)
管理(13661)
(13444)
(12309)
技术(11616)
大学(11529)
学学(10510)
农业(9456)
财经(7550)
技术经济(7209)
(6728)
科技(6398)
经济研究(6262)
图书(5951)
(5926)
业经(5839)
问题(5775)
(5735)
论坛(5735)
(5394)
金融(5394)
(4838)
(4578)
世界(4262)
共检索到136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文浩  
全面贯彻党对科学技术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解决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问题。一、要树立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意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类向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中,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总结并认识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进步作用,逐步建立了科学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荣生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引起了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现在,科技工作的重心是使科学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的直接要素。而这一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又往往影响和制约着转化过程的状态和速度。本文试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科学向生产力转化的社会条件作些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涛  
中国大陆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固然反对不正当的竞争,但允许正当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经济。在中国大陆除采用计划方法使企业采用新技术外,竞争也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承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本文试图对这一论断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坚持社会主义是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福长  郭连声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怍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生产力同其他事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娟  万君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由于我国在引进技术方面不成熟,引进技术的使用效果很不理想,重复引进、引进技术与生产消化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选取我国汽车、船舶这两个技术引进规模较大的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到影响引进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因素,为新形势下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同恭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统的旨在通俗简捷阐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生产力定义因有助于我们科学认知生产力而可用,但有的定义中"征服自然"的思想必须修正而要回归到马克思使用过的"改变自然"的提法,进而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必吾  吴绍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世界范围科技革命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巨大意义所作的最新概括,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一原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就生产力的本意而言,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两大要素,即劳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革非  
技术、生产与生产力于革非技术的实体是什么?是物、或包括着物、抑或根本就不包括物?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如何以及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些不仅是技术市场学和生产力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诊断的前提,而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敏 ,李新元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199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头条又发表了题为《向新科技革命进军》的署名文章。此后,理论界迅速作出反应,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这里,我们以最近发表的文章为主,结合过去几年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世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川省社科院科学学所所长、研究员胡世禄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再来回顾这一论断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小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