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1)
2023(15038)
2022(12606)
2021(11578)
2020(9577)
2019(21581)
2018(21225)
2017(39836)
2016(21205)
2015(23788)
2014(23342)
2013(22593)
2012(20999)
2011(19216)
2010(19739)
2009(18357)
2008(17856)
2007(16222)
2006(14493)
2005(13290)
作者
(60299)
(50044)
(50037)
(47509)
(32065)
(23970)
(22553)
(19246)
(19080)
(18169)
(17053)
(16990)
(16368)
(16084)
(15460)
(15427)
(14709)
(14460)
(14355)
(14171)
(12610)
(12378)
(12130)
(11691)
(11292)
(11264)
(11194)
(11094)
(10117)
(9776)
学科
(94637)
经济(94560)
管理(61790)
(59541)
(50151)
企业(50151)
方法(34240)
中国(29331)
数学(27942)
数学方法(27324)
地方(26849)
(25669)
业经(24317)
技术(21474)
(19078)
理论(17845)
(17364)
农业(17353)
(17207)
(16067)
银行(16047)
(15860)
贸易(15841)
(15665)
金融(15661)
(15620)
(15205)
(14989)
地方经济(14620)
产业(14552)
机构
学院(301262)
大学(297460)
(121060)
经济(118357)
管理(113057)
研究(104293)
理学(95566)
理学院(94436)
管理学(92460)
管理学院(91882)
中国(79383)
(64325)
科学(63678)
(55296)
(52181)
(48432)
中心(47295)
研究所(46942)
(45036)
(44175)
师范(43804)
财经(42502)
北京(41179)
业大(40663)
(39571)
(38141)
(37790)
经济学(36168)
师范大学(34807)
农业(34496)
基金
项目(194357)
科学(154478)
研究(147278)
基金(137134)
(118577)
国家(117519)
科学基金(101443)
社会(93260)
社会科(88513)
社会科学(88495)
(79846)
基金项目(71249)
教育(68281)
(66108)
自然(62948)
自然科(61519)
自然科学(61506)
编号(60811)
自然科学基金(60384)
资助(55258)
成果(50152)
(47495)
(45157)
重点(44524)
课题(44094)
创新(41348)
(40949)
发展(38306)
国家社会(37772)
(37701)
期刊
(146767)
经济(146767)
研究(95304)
中国(69865)
管理(47561)
教育(45266)
(43070)
学报(43042)
科学(42507)
(42029)
大学(33404)
学学(30768)
技术(30420)
(29958)
金融(29958)
农业(29464)
业经(26296)
经济研究(23550)
财经(21684)
(19026)
问题(18529)
图书(17795)
(16785)
科技(16646)
技术经济(16302)
(15453)
论坛(15453)
统计(14904)
商业(14870)
(14816)
共检索到476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建华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进库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经济环境、外部体制环境、特色精品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使文化产业成为三峡库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库区的繁荣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西君  郑苗  吴倩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过去10年来,三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盛三化  
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小额信贷的发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凸显独木难支的境况;农户能用于贷款抵押的财产缺乏,且其价值也远低于贷款额;专门为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极为有限。为此,应在三峡库区组建多种形式的专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新型金融机构;建立与多方利益主体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新模式;创新小额信贷抵押机制,用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替代不动产抵押;构建不同形式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设立小额信贷偿还预垫付基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卫东  汪军  
重庆三峡库区实施低碳农业战略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现的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针对重庆三峡库区资源和环境特点,提出重庆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即从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碳排放固化等源头、过程和终端进行控制。建议建立低碳农业建设的引导机制,建立碳交易平台,建立低碳农业的市场基础;完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提升对低碳农业的吸引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财政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廖和平  卢艳霞  彭留英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世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论文探讨了建设生态农业及旅游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应  
文章在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透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并设计出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运行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陆小成  李兴川  
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征和功能、价值取向等层面具有内在的社会建构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技术创新社会建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整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规范的社会制度整合;构建低碳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为低碳创新提供社会支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剑林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和调整经济布局、形成若干带动力强且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新观点,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宝  
文章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可供选择的4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指导库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臧卫宁  
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企业文化是我国产业工人阶级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一面旗帜。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独具特色的石油企业文化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石油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从回顾石油企业文化发展历史、诠释石油企业文化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油企业文化创新途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岩溶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旱涝灾害频繁,植被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节水型、经济林型、草场改良为主畜牧业型、生态观光农业型、庭院型、小流域治理型六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邦耀  罗有贤  苏维词  
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生态农业启动型、新型工业催生型、政府协调引导型、旅游带动型、园区集聚型和城镇化带动型六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冯仁国  黄金川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