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9)
2023(7432)
2022(6114)
2021(5503)
2020(4300)
2019(9912)
2018(9587)
2017(17774)
2016(9719)
2015(10973)
2014(11041)
2013(11136)
2012(11091)
2011(10536)
2010(10975)
2009(10210)
2008(10199)
2007(9407)
2006(8937)
2005(8458)
作者
(31449)
(26168)
(26088)
(24690)
(16861)
(12591)
(11810)
(10235)
(10123)
(9611)
(9208)
(8915)
(8690)
(8628)
(8333)
(7996)
(7649)
(7597)
(7534)
(7520)
(6878)
(6514)
(6341)
(6055)
(5941)
(5894)
(5856)
(5841)
(5384)
(5129)
学科
(50207)
经济(50164)
管理(27235)
(24319)
中国(18160)
地方(17841)
(17695)
企业(17695)
(14247)
业经(12188)
方法(11905)
(11543)
(10875)
农业(10206)
地方经济(10113)
(9751)
金融(9750)
(9409)
银行(9397)
(9264)
(9088)
数学(9036)
数学方法(8944)
(8853)
环境(8842)
资源(8477)
理论(7887)
(7850)
(7506)
技术(7495)
机构
学院(151653)
大学(151234)
(61327)
研究(60997)
经济(59851)
管理(51628)
中国(47057)
理学(41773)
理学院(41151)
管理学(40452)
管理学院(40157)
科学(38471)
(35614)
(32790)
研究所(29376)
(29346)
(26933)
中心(26629)
(25728)
(25181)
师范(24979)
北京(23718)
财经(21950)
(21462)
(21453)
农业(20758)
业大(20561)
师范大学(20043)
(19997)
(19656)
基金
项目(90548)
科学(70743)
研究(68903)
基金(62342)
(54680)
国家(54136)
科学基金(44886)
社会(42839)
社会科(40525)
社会科学(40510)
(36426)
基金项目(32104)
(30765)
教育(30540)
编号(28996)
自然(26964)
(26280)
自然科(26130)
自然科学(26124)
自然科学基金(25628)
资助(25237)
成果(25155)
课题(21383)
发展(21202)
重点(21051)
(20835)
(19345)
(18171)
国家社会(17445)
创新(17019)
期刊
(83355)
经济(83355)
研究(53474)
中国(40748)
(26243)
学报(25106)
科学(23796)
教育(23404)
(21652)
管理(21393)
农业(18148)
大学(18122)
(17514)
金融(17514)
学学(16311)
业经(14414)
技术(13104)
经济研究(12815)
财经(12089)
图书(11992)
问题(10983)
(10541)
资源(10347)
(9814)
书馆(8974)
图书馆(8974)
(8284)
论坛(8284)
(8106)
(8004)
共检索到261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镔  罗蓉  
水资源危机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力武器。用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坚持五条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坚持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代际均衡原则;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处理好水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处理好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处理好除害与兴利的关系;处理好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焦华富  赵静  
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职能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以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以全球环境与发展演进过程为切入点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现实地剖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并进一步阐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提出旅游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可行途径的新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栋生  
城市最适合工业以至所有现代产业空间配置的集聚要求,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立市、兴市,中小城市依托特大城市协调、协作,构建城市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兼顾,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嘉  于义彬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依据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水资源论证制度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制度形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现行立法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制度还不完善,影响了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完善相关立法,提高水资源论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是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关键任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玉来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方针,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必须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协调各种关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校科学管理;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促进高校依法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萧鸣政  王霄勇  李鑫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本文重点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海  
一、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是缓解资源短缺的迫切需要。我国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较少。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出发,在简要阐述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玉林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会计理论发展目前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理论无用论"认为,我们现在的工作是按制度规定办事,需要的是制度规定的技术和方法,不是按理论办事;"理论替代论"认为,学理论不如学制度,学规定,学实务,学了就能用,学理论是远水不解近渴;"理论模糊论"认为,理论越学越糊涂,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不知谁有理;"理论深奥论"则认为,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殿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本文旨在矫正多年来我国奉行的“至上”庸俗发展观,通过检查指标的谬误,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囊括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标。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排序按重要性而言应该依次为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继而才是经济发展。今天,政治文化发展在中国已排到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已受到重视。但是,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必须通过一些指数来加以量化,即使是政府行为也可以尽量通过指标体系来进行科学的测定。本文着重介绍了英国的(国内发展指数)这一综合发展指标,以弥补指标的不足。GDPGDPGDPM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