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3)
2023(12068)
2022(10176)
2021(9274)
2020(7604)
2019(17424)
2018(17034)
2017(31757)
2016(16811)
2015(18570)
2014(18483)
2013(17905)
2012(16961)
2011(15428)
2010(16057)
2009(14841)
2008(14574)
2007(13666)
2006(12365)
2005(11219)
作者
(48371)
(40190)
(40143)
(37637)
(25700)
(19371)
(18138)
(15589)
(15455)
(14505)
(13842)
(13636)
(13283)
(12979)
(12400)
(12310)
(11822)
(11569)
(11479)
(11311)
(10192)
(9864)
(9701)
(9377)
(9261)
(9016)
(8947)
(8932)
(8118)
(8042)
学科
(78184)
经济(78016)
(51031)
管理(50568)
(43295)
企业(43295)
方法(28776)
中国(25797)
数学(22627)
数学方法(22231)
(21516)
地方(20952)
业经(20059)
技术(19584)
理论(15249)
(15075)
农业(14464)
(14335)
(13851)
(13570)
金融(13568)
(13391)
(13388)
银行(13378)
技术管理(13259)
(13066)
(12332)
地方经济(11389)
(11276)
贸易(11259)
机构
学院(242141)
大学(241290)
(100111)
经济(97946)
管理(93261)
研究(85610)
理学(78644)
理学院(77692)
管理学(76211)
管理学院(75721)
中国(64736)
(52222)
科学(50919)
(46509)
(42764)
中心(38717)
(38550)
研究所(38270)
(35911)
财经(35774)
(35739)
师范(35454)
北京(33859)
(32224)
业大(31716)
(31537)
(30506)
经济学(29932)
师范大学(28201)
农业(27117)
基金
项目(155070)
科学(124530)
研究(118371)
基金(110923)
(96086)
国家(94825)
科学基金(82061)
社会(77565)
社会科(72533)
社会科学(72514)
(63280)
基金项目(57636)
教育(55051)
(52293)
自然(50235)
自然科(49171)
自然科学(49165)
自然科学基金(48308)
编号(47549)
资助(44296)
成果(39958)
(38460)
(37373)
重点(34995)
课题(34914)
创新(33872)
(33746)
国家社会(31384)
发展(31256)
(30741)
期刊
(124419)
经济(124419)
研究(80429)
中国(58995)
管理(39719)
教育(37303)
(35425)
(35048)
科学(34730)
学报(34471)
大学(27310)
学学(25070)
(24472)
金融(24472)
技术(24336)
农业(23918)
业经(20710)
经济研究(19314)
财经(18823)
(16360)
问题(15324)
科技(14448)
技术经济(14265)
(13162)
图书(13162)
(12737)
论坛(12737)
(12382)
统计(12331)
现代(11242)
共检索到39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安邦  熊琴琴  
本文深入探讨了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要性,同时由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全社会的项目管理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还需要实现传统社会向项目导向型社会的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剑林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和调整经济布局、形成若干带动力强且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新观点,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整体性与层次性思想 ,从系统、动力、功能、空间、目的五大范畴来分析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制度五大要素在内的一种整体和系统的发展观。国家审计系统的发展是对诸要素构成系统的整体协调和把握 ,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是系统整体性与层次性上的协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陆小成  李兴川  
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征和功能、价值取向等层面具有内在的社会建构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技术创新社会建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整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规范的社会制度整合;构建低碳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为低碳创新提供社会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广华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当代国情提出的,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转变,是国家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标志。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人文贫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出发,在简要阐述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晞颜  
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政府管理的创新必须通过政府的职能转变来实现。它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和谐为价值取向,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运行机制的创新,实现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欧阳峣  柳思维  
正确认识教学科研的辩证关系,促进两者的协调与统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院在1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通过建立科研骨干与教学骨干培养并重的机制,以应用型科研为重的导向机制,健全科研保障与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及时为教学服务的转化机制和学术交流机制,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办学定位逐渐明确,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文华  
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2007年,在强化和落实"以人为本"的事业发展理念、引领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先进性建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江涛  王海兵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审计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与思想武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了审计理论创新发展的双重逻辑选择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同时提出了推进审计理论创新的四种可能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构建当代大学新理念,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真正站在哲学高度,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视角全方位审视。大学理念应是一个“理念群”,包括核心理念 (原生理念或元理念)、基本理念和具体办学理念。核心理念对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大学都具有普适意义;基本理念要鲜明体现时代精神;具体办学理念要遵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的自身特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海波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成体系的发展理论,是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应该因时因事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胡爱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发展观是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深入思考了职业教育理论创新问题及其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对策:包括学术制度建设、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能力建设、跨学科学术合作机制建设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健  
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物资储备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物资储备兼具国防储备和经济储备的双重职能。如何协调这两种职能之间的关系,发挥国家物资储备宏观调控的功能,建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