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7)
2023(11493)
2022(9175)
2021(8423)
2020(7063)
2019(15965)
2018(15937)
2017(28805)
2016(15659)
2015(17256)
2014(17292)
2013(16407)
2012(14887)
2011(13492)
2010(13772)
2009(12808)
2008(12667)
2007(11845)
2006(10558)
2005(9730)
作者
(43999)
(36592)
(36264)
(34731)
(23385)
(17298)
(16418)
(13954)
(13916)
(13165)
(12407)
(12288)
(12099)
(11698)
(11323)
(11090)
(10782)
(10703)
(10596)
(10421)
(9488)
(8975)
(8871)
(8645)
(8264)
(8153)
(8138)
(8083)
(7346)
(7293)
学科
(54459)
经济(54377)
管理(49063)
(47169)
(40878)
企业(40878)
中国(21048)
方法(17576)
技术(17418)
(16972)
业经(15726)
理论(14962)
(14928)
(14455)
(14015)
数学(13049)
数学方法(12810)
教育(12414)
技术管理(12081)
(11634)
(11499)
银行(11470)
农业(11302)
(11224)
金融(11216)
(11118)
地方(10941)
(9565)
教学(9400)
(9340)
机构
大学(218277)
学院(216312)
(82309)
经济(80362)
管理(79631)
研究(75455)
理学(67228)
理学院(66453)
管理学(65196)
管理学院(64764)
中国(56969)
(47008)
科学(45320)
(41539)
(37639)
(35770)
(34617)
中心(33986)
研究所(33863)
(32852)
师范(32518)
财经(31764)
北京(29913)
业大(29276)
(28741)
(28241)
(27398)
农业(26853)
技术(26416)
师范大学(25870)
基金
项目(139191)
科学(110607)
研究(107693)
基金(98167)
(85419)
国家(84611)
科学基金(72620)
社会(66925)
社会科(63152)
社会科学(63135)
(56381)
教育(52051)
基金项目(50874)
(47233)
编号(44761)
自然(44737)
自然科(43838)
自然科学(43827)
自然科学基金(43063)
成果(38969)
资助(38149)
(34524)
课题(33084)
重点(32024)
创新(31160)
(30451)
(30265)
项目编号(27843)
国家社会(27480)
(27043)
期刊
(98592)
经济(98592)
研究(70781)
中国(57228)
教育(42396)
学报(34990)
管理(34944)
(33631)
(33076)
科学(31694)
大学(27258)
学学(24634)
农业(22129)
技术(21546)
(20986)
金融(20986)
财经(17120)
业经(16289)
经济研究(15363)
(14965)
图书(13958)
(13125)
科技(12851)
问题(12343)
(12277)
论坛(12277)
职业(12259)
(10909)
技术经济(10459)
书馆(10269)
共检索到348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母小勇  
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早期科学教育与大学本科科学教育是基础,应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进行一体化规划。近30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自传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构建一体化科学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体系。"学前"的"科学启蒙"重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中小学的"科学普及"突出感知科学、诱发科学激情和初步了解科学范式;大学本科阶段的"基本科学训练"最为重要,应重视名师对大学生的指导,让大学生获得足够的"做"科学的基本训练,为大学生提供专业选择和课程选择的自由。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体化基础培养,这些未来的科学家才可能在日后的科学生涯实现科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聪裕  陈宝国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统计入手,分别选取学位分布、焦聚的大学分布两个要素进行统计,并从个性这一维度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得到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思孟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原因在于它较早地完成了从“传授知识型”向“研究型”的转化。本文从其办学方针、师资聘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它是如何走上“研究型”之路的,其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泽静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是一所国际著名高等学府,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该校校友录中,不仅有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包括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金融巨头索罗斯、经济学家哈耶克等政经界名人。正如其前校长达伦多夫所言:"虽然其位于伦敦,但是它是世界的。"在最近一期的全英高校科研评估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科研质量总分超越剑桥大学,位居第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盛博  王博  唐德龙  马翔  丁堃  
[目的 /意义]论文被引频次只能反映论文的宏观影响力,无法揭示论文在他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从引用内容的主题和功能两方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 /过程]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O’Keefe的高被引论文为实例,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引用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对其,影响范围及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次,从引用性质和功能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成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最后,将中性引用进一步划分为3类,分别是研究背景介绍、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共词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论文影响的主题领域;引用内容的分类可以提供一篇论文被引用的多方面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韬  易宪容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的纳什(J.Nash)教授和豪尔绍尼(J.C.Harsanyi),德国的泽尔滕(R.selten)教授,表彰他们把博弈论(Game Theory)运用到经济分析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乃实至名归。近年来在西方,博弈论已成为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a.LowallHarriss  刘晋   张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Peter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成军  王永慧  余晓芳  
自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来,国内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于诺贝尔科学奖的极大关注。纵观诺贝尔科学奖100多年的颁发历程,美国无疑是获奖最多的国家,而日本则是亚洲获奖最多的国家。为此,分析了美国、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多获得性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针对中国科研管理的一些引领性建议和可能性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大学和大师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客体,在国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中,可能更多的人在关注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大学在培养和成就大师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现有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下,我国大学在吸引大师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但如果能够在培养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方面有所突破,则可能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突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毅  乔晗  
英国经济学家Angus DeAton因其关于消费、贫困与福利方面的卓越研究工作,被授予2015年度的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在经济学的众多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微观计量经济学,DeAton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理论与测量紧密结合,并通过特定的统计方法将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联系起来,对与人类福利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实际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对DeAton的主要学术贡献进行梳理,总结其获奖成就对现有研究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希望能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毅  乔晗  
英国经济学家Angus Deaton因其关于消费、贫困与福利方面的卓越研究工作,被授予2015年度的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在经济学的众多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微观计量经济学,Deaton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理论与测量紧密结合,并通过特定的统计方法将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联系起来,对与人类福利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实际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对Deaton的主要学术贡献进行梳理,总结其获奖成就对现有研究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希望能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琳  
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Thaler因其对行为经济学的广泛贡献,被授予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Richard Thaler将人类心理学认知规律纳入经济决策分析,系统展示了人类特性如何影响个人经济决策及市场结果。他采用理论、实证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动行为经济学从边缘且有争议的领域转变为获得广泛认可的主流领域,他的众多发现对微观、宏观以及公共政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Richard Thaler在行为经济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并简要探讨其获奖成就对现有研究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