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3)
- 2023(7682)
- 2022(6569)
- 2021(6057)
- 2019(11469)
- 2018(11570)
- 2017(23673)
- 2016(12535)
- 2015(14592)
- 2014(14877)
- 2013(15057)
- 2012(14788)
- 2011(13817)
- 2010(14401)
- 2009(14353)
- 2008(14267)
- 2007(13753)
- 2006(12899)
- 2005(12009)
- 2004(10764)
- 学科
- 济(80006)
- 经济(79844)
- 管理(36300)
- 业(31585)
- 方法(28437)
- 企(26439)
- 企业(26439)
- 数学(23099)
- 数学方法(22905)
- 中国(21049)
- 地方(17101)
- 农(15702)
- 业经(15337)
- 制(15238)
- 学(14512)
- 财(14324)
- 地方经济(12558)
- 银(12439)
- 银行(12431)
- 融(12273)
- 金融(12271)
- 行(12032)
- 贸(11887)
- 贸易(11875)
- 和(11686)
- 理论(11488)
- 易(11457)
- 体(10618)
- 农业(9279)
- 环境(9006)
- 机构
- 大学(211716)
- 学院(207343)
- 济(99041)
- 经济(97068)
- 管理(73834)
- 研究(73711)
- 理学(61145)
- 理学院(60444)
- 管理学(59558)
- 中国(59205)
- 管理学院(59151)
- 财(49195)
- 京(45240)
- 科学(39027)
- 财经(38365)
- 所(37644)
- 经(34496)
- 经济学(32938)
- 研究所(32847)
- 江(32222)
- 中心(32166)
- 北京(29901)
- 经济学院(29278)
- 范(28302)
- 财经大学(28136)
- 师范(28135)
- 农(26036)
- 州(25882)
- 院(24870)
- 师范大学(22744)
- 基金
- 项目(112226)
- 科学(88134)
- 研究(86413)
- 基金(82177)
- 家(69021)
- 国家(68400)
- 社会(59080)
- 科学基金(57816)
- 社会科(54880)
- 社会科学(54855)
- 基金项目(41759)
- 省(40823)
- 教育(39466)
- 资助(35136)
- 编号(34991)
- 划(34395)
- 自然(32838)
- 自然科(32037)
- 自然科学(32028)
- 成果(31650)
- 自然科学基金(31465)
- 部(26634)
- 重点(24817)
- 发(24765)
- 课题(24450)
- 国家社会(24206)
- 教育部(23697)
- 性(22997)
- 人文(22848)
- 社科(22198)
- 期刊
- 济(126936)
- 经济(126936)
- 研究(76426)
- 中国(41313)
- 财(37906)
- 管理(30712)
- 学报(28264)
- 科学(26443)
- 融(26296)
- 金融(26296)
- 农(24852)
- 大学(22647)
- 财经(22622)
- 教育(21848)
- 经济研究(21185)
- 学学(21047)
- 经(19690)
- 业经(17435)
- 问题(17111)
- 技术(17053)
- 农业(16105)
- 贸(14810)
- 国际(12948)
- 技术经济(12484)
- 理论(11652)
- 统计(11289)
- 世界(10942)
- 商业(10774)
- 经济问题(10417)
- 经济管理(10349)
共检索到343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雷士信 夏西征 田忠华
私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私营经济得以产生、发展的客观条件。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私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明路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营经济金明路把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不够的,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直接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的因素是它们的效率,即是否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清秀
十几年改革开放的气候环境使私营经济得以萌生、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又使私营经济跨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天,它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力量。今天,重新认真研讨这一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海英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发展私营经济高海英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之一。党的一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炼成
潘石同志赐寄我一本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一书,由于这是我近几年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这一,因此认真读后深受启发,认为这是一本力作,是我国经济学领域中新结的一个硕果,值得一阅。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延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私营企业广东省川惠企业集公司刘延林一中国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其斐然成果彪炳史册,成为现代历史中最为醒目的一章,其中,尤以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勃兴,令人振奋。这一事实雄辩地证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桂花
发展私营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熊桂花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给私营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壮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私营经济稳步、持续发展有了坚实、牢固的政策基础。私营经济是伴随着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龙云 林文静 龚桂玲
本文认为, 在计划经济时代, 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 人们不敢提及“私化”, 认为这会导致私有制; 甚至认为股份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货色。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 这些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摈弃, 但仍有在理论上予以澄清的必要。文章提出, 公有资本的私化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要求; 20 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就是公有资本私化的过程; 现行的股份制改革是我国公有资本私化的最佳形式和这一实践过程的最终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锦达
资产评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郑锦达一、资产评估的地位和作用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企业已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营主体的变革十分活跃,不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充分发育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塑微观主体,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计划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形成市场规则和运作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代鹏
市场经济不等于商品经济仅管当今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尤如孪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远新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什么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这是偶然的悟性,还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什么而使然?是商品经济,抑或某种与市场机体相对称的经济形式?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假说:礼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个假设如果成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个侧面是商品经济,而另一个侧面则是市场经济。不过,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
[期刊] 改革
[作者]
臧志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经过近百年的争论、70多年反复曲折的实践之后,终于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中。挣脱了集中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一些原则的设想。列宁在1906年明确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就是人们长期认为计划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